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他认为他勇敢、机灵、有胆略之外;还因为郑和既是回教徒,又信奉佛教,有利于同西洋各地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交往;同时,郑和又是宫廷内官兼太监,也可以兼为皇廷从海外采购奇珍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模型异宝。

郑和七下西洋的具体情况是:

第一次: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1405~1407年)。郑和为主使,王景弘为副使。郑和出使西洋的主要人员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郑和的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船队中较大的船舶称为“宝船”。宝船最大者长44丈、宽18丈,中者长37丈,宽15丈。仅舵就重4810公斤;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宝船船队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航行路线为,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福建——占城——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亚齐即南浡里)——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苏门答腊、古里、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小葛兰(今印度奎隆)、阿鲁(今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等国国王遣使随船队来中国“朝贡方物”。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保庙第二次: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1407~1409年)。在郑和刚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郑和还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做永久纪念。

第三次:永乐七年至永乐九年(1409~1411年)。此次仍由刘家港启航,至福建开洋。这次郑和途中曾遇险,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发兵妄图劫持郑和船只。郑和临危不惧,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头目。回国后,献俘于朝。群臣主张杀掉他们,成祖宽大为怀,把他们遣放回国。海外闻之,无不感服。

第四次: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三年(1413~1415年)。此次,郑和远航至阿拉伯—波斯湾、红海、东非海岸一带。此次出使,郑和曾亲自到西安羊市大清真寺聘识回文者哈三担任通译,还有马欢也任通译同行。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至永乐十七年(1417~1419年)。郑和此次到了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柯枝、古里、阿丹(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剌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亚丁附近)、木骨都束(今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卜剌哇、忽鲁谟斯、苏禄、彭亨、沙里湾泥等地。这次出访,满剌加、古里等19国都遣使朝贡。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至永乐二十年(1421~1422年)。郑和此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送忽鲁谟斯等16国使臣返国。这次所到之处有占城、暹罗、满剌加、榜葛兰(孟加拉)、锡兰、古里、阿丹(阿拉伯半岛)、佐法儿、剌撒、溜山、柯枝、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地。由于所到国家很多,多是分批、南洋土著人向郑和贡献方物分队而行。

第七次:宣德六年至宣德八年(1431~1433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属劳民伤财之举,决定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但是一年不到,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继位,决定继续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年)再次派郑和下西洋,27000余人分乘61艘船只从南京起航出发。郑和在返航途中辞世于印度古里,终年62岁;遗体由随船官兵运载回国,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牛首山下。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先后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索马里和肯尼亚,航程10万余里;历时28年。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麦加,最西到非洲东岸。比欧洲航海家远洋航行还早半个世纪。

郑和下西洋(2)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确切原因一直扑朔迷离。有人认为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有人认为是为了搜寻明朝建国前割据东南一方的张士诚或方国珍的余部;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教化异族”,使海外诸国“宾服中国”;也有人认为是为了促进海上贸易,建立海上大联盟。但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史上是一个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战争与和平的纽带与见证:明长城

明代长城遗址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延伸;以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代末年,中国的“长城”前后修筑了2000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纽带与见证。

明朝建立以后,被明军击溃退回到漠北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期以后,东北地区兴起的女真族也不断威胁明朝边境的安全。为巩固北方的边防,有明以来的200多年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明朝初年;洪武、正统、成化各朝;只是对几百年前遗留的长城进行修修补补,多是沿着北齐、北魏所筑的旧长城进行修筑的,大多修筑的是关塞、烟墩,较少筑城,到弘治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增设诸边城堡1000多所。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明朝长城工程之大,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相比的,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结构更加坚固;防御作用更加强大。可以说,明长城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坚固、功能最完善的长城。现保存比较完好的长城即是明长城。

有人做过粗略估计,如果把明长城的土方砖石,筑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多。而当时从备料、运送到施工,又都是在异常复杂艰险的地势下进行的,工程之浩大艰巨,在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上都堪称“之最”。

明长城——八达岭长城明代之所以大规模修筑长城,除和中国以前历代重视修筑长城的传统有关之外,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防御思维有关。在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朱元璋率兵攻打过许多城池,深知城防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他起义后,采纳朱升“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朱元璋即位后动员全国大修城池,州县城墙皆用砖包。明长城可以说是这一政策的有效延伸。

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和成祖通过北伐,不断把明朝边境线向北推进。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修缮的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蒙古瓦剌、鞑靼等部屡屡兴兵南侵,明开始对长城进行大规模的修筑,把增建墩堡作为当务之急。100余年间先后建成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宣府、山西等重镇。值得一提的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继续加固和改建了原来的长城,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1200多公里的长城上修建1000余座墩台;还在长城南北构筑了许多堡城、烟墩。经戚继光重新修筑过的长城最为壮观。

明后期;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九个防区被称“九边”或“九镇”。每镇设总兵把守;每镇有许多重要关口,多者至数百座;九镇长城的关口总数上千;其中著名的就有数十座。长城沿线九镇的设置,使长城的防御作用更加强大了。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在明朝以前,城墙大多是用土筑或石砌的,明长城在不少地区已经改用砖、石砌筑;在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重要的是,在一些重要地带设多层次的“重城”;如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等地,都有几重长城,最多的地方达20多重。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上筑城楼和箭楼。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也有个别设在城墙外面。在明长城的东端,北起角山、南到海岸之间的山海关,就是洪武十五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