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货为什么不能守住呢?”朱元璋顿悟,立即答道:“皇后之意,莫非是指得贤才为宝也?”马皇后拜谢道:“陛下所言极是,有了贤才,可以与之共保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大宝。怎能专门以物为宝呢?”视贤才为大宝,充分显示了马皇后的卓见远识。她提出“愿得贤人共理天下”的建议,被朱元璋奉为至理名言。

朱元璋称帝后,多次提出要寻访皇后的宗族亲戚封官赏爵,马皇后坚决不同意。她主张用人当举贤而不能举亲。她还强调指出,帝王举贤授官,还是搞裙带关系,其后果截然两样。有明一代,外戚遵纪守法,没有出现汉、唐时期的外戚之患,这与马皇后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

马皇后临终之时,情意深长而又言词殷切地对朱元璋说:“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难。”她从夫妻关系推及于君臣关系,从治家之道推及于治国之道,考虑得极为细致周到。马皇后留下这份忠告是有其重要缘由的。就在马皇后死的前两年,发生了丞相胡惟庸案,诛杀万余人,牵连者达3万余人。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使许多机灵人士辞官引退,开国谋臣刘伯温、朱升等人就是如此。对朱元璋的这种做法马皇后很不满意,她极力主张对下属不能过于苛刻,而要仁厚以待之。所以,她留下了“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难”的遗言。

马皇后有一句名言:“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又称国子监)回来,马皇后问他太学学生有多少,答曰:“数千人。”马皇后说道:“数千太学生,可谓人才济济。但太学生虽有廪食(生活补贴),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明建国之初,社会残破,政府财政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将应天府学改为国子学(太学,又称国子监)。文武百官子弟及百姓通文墨的子女都可入学就读,每个学生发给生活费用。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一般人家,家有父母及妻子儿女,生活负担沉重,难以安心读书。针对这种情况,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后,征集了一笔钱粮,设置了20多个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太学生年纪大而未婚者,可从红仓取粮娶亲,政府还发给结婚聘礼钱。另外,所娶新娘每人发给新衣两套、每月给米2石。太学生家住远方,家有父母或父母亡而有叔父叔母者,每年安排回家探亲一次,探亲费用全从红仓中支出,每人还额外发给探亲衣一套。红仓制度一直延续到明代中后期未变,是明代发展教育的重大措施,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明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马皇后。

马皇后非常重视对宫廷子女妃嫔们的教育。朱元璋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这些皇子公主的教育大都由马皇后亲自负责,特别是自己亲生的5个儿子,马皇后对他们管教极严。一次,皇子的老师李希颜因小孩顽皮不听话,用笔管戳伤了他的额角。小皇子哭着上父皇那里去告状,朱元璋大怒,马皇后急忙从旁劝解道:“李先生以圣人之道教训吾儿,有何过错?制锦的人受剪刀之伤,可以责怪其师傅吗?”朱元璋深感有理,不但没有惩处李希颜,反而提升他做了左春坊右赞善。马皇后还经常亲自给皇子、公主、王妃们讲述百姓疾苦的事例,教育他们勤俭发奋。

勤俭贤慈名垂青史

马皇后虽身居深宫,也从未改变勤俭本色。她常常劝勉丈夫:身处富贵,莫忘布衣。她常常告诫子孙,生长富贵,当知耕田种地的艰难。她自己则躬行节俭,言传身教,堪称一位德行高尚的贤妻良母。

平时,马皇后穿的是粗丝织的衣服,而且洗了再穿;穿了又洗。衣被破旧了舍不得更换。宫里每次缝制衣服,她把剩下的边边角角都拾起来,拼成被褥,供严冬御寒,织工治丝,她也不让丢掉一点乱丝败缕,而且要织工将那些坏乱的丝疙瘩织成次等的绢帛,赏赐给王妃、公主,并严肃地对她们说:“虽然是次等绢帛,在民间仍然难得,赐给你们,使你们知道蚕桑之不易。”

在饮食方面,马皇后从不特别讲究,平时一律粗茶淡饭。遇到旱年,她和宫妃们以素蔬为食,若是凶年,便吃麦饭野羹。她安排丈夫的生活,也同样以俭朴为原则。她认为不“忘本”,才能励精图治,帝王不但要自奉简素,还要提倡百姓节约储蓄,才不怕荒歉之年的突然到来。由于马皇后的影响和规劝,加上朱元璋也是布衣起家,使他能注意俭朴,明代开国之初,一切建筑设备都不许过分华丽,凡是雕饰之物,一律禁用。朱元璋还借用马皇后的话告诫臣下:“穿衣要思织女之勤劳,吃饭要念耕夫之劳苦。一切兴作都不得劳民伤财。”

马皇后还亲自带领公主王妃刺绣纺织。她常常告诫公主王妃,身为妇家,要勤于女工。她自己以身作则,常常缝补旧衣,制作新衣。虽处皇后之尊,她一直亲自操办主管丈夫的膳食,甚至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亲自过问。

马皇后与朱元璋忧乐与共30年,无论是在动乱的艰难岁月,还是在富贵为“天下母”的太平盛世,彼此始终情真谊灼。她不仅时刻留心政治,帮助丈夫治国安民,而且在生活上对朱元璋十分体贴关心,每日穿衣吃饭,她都亲自侍奉。遇到丈夫心情不畅时,她总是问长问短,细语相慰。朱元璋对她尊重信任,充满深情。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恸哭不已,命令设立普度大斋,亲自烧香祭悼,从此再也没有册立皇后。

作为母亲,马皇后对子女以严为爱,她常常教育子女戒骄戒纵。特别是太子朱标,要求他仁慈友爱,以便将来做一名开明君主。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皇后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朱元璋还将兄子朱文正、姊子李文忠及定远孤儿沐英收为养子,马皇后亦将他们视为亲生儿子。后来马皇后病逝,已被封为西平侯、升任大将军的沐英来到灵前,哭至呕血,悲恸欲绝,可见他对义母的感情之深。

作为“国母”,马皇后时刻关心民间疾苦。公元1372年,发生严重春旱,秧苗不能入土,百姓忧心如焚。马皇后为此焦急万分,命妃嫔公主同她一道改吃麦饭蔬菜,告诫后宫节约衣食,准备迎度荒年。一天夜里,下了一场春雨,第二天,她亲自上朝庆贺,并高兴地对朱元璋说:“妾事陛下20年,知陛下念虑之间全是爱民之心。”朱元璋也感动地说:“皇后能同心忧勤,真是天下百姓的洪福啊!”

公元1382年秋,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病重期间,她自知难以痊愈,怕因此连累医生,坚决不肯服药。临终嘱咐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溘然长逝。朱元璋放声恸哭,文武百官无不垂泪,连边陲龙州(今四川江由)百粤也上表悼唁。九月,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仪式,将马皇后葬于孝陵(今南京明孝陵),赠谥号为“孝慧皇后”。

公元1403年,成祖朱棣即位,给马皇后上尊谥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公元1538年,嘉靖皇帝又追赠马皇后尊谥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氏明太祖朱元璋淑妃

姓名:李氏

生卒年:?~1384年

籍贯:寿州(今安徽省寿县)

婚配:明太祖朱元璋

封号:淑妃

封妃时间:公元1368年

李氏,出身将门,为广武卫指挥李杰之女,她生性温顺、贤淑,处事宽厚、大度。

公元1368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布衣之士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市)登基称帝,是为明太祖。在此之前,朱元璋战将李杰死于北伐,留下女儿李氏。朱元璋称帝,遂召李杰遗孤李氏入宫,并对其恩爱有加。

公元1382年,马皇后患病,不久去世。此时后宫之事,暂由李氏掌管。太祖朱元璋正式册封李氏为淑妃,位比皇后,总摄六宫之事。她是太祖后宫的第二任掌权者。

此时,太祖朱元璋借鉴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大胆改革旧制,由地方到中央、自上而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国务政事十分繁重。李淑妃为减轻太祖的负担,经常没日没夜勤于内治,从而把六宫治理得井井有序。她常以马皇后为榜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带头遵规守纪、贞洁朴实,不脂粉打扮、不穿华丽衣着,所用之物多为破旧,所穿衣服也都像马皇后那样,穿了再穿,洗了又洗,总是舍不得扔掉。她对太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