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抢来,结果此女的丈夫大恸而死。
王衍还常常到城中酒楼市肆、秦楼楚馆寻欢作乐。每到一处,就题字壁上“王一来”。蜀人好戴小帽,而王衍喜戴大帽,为了不让市民认出自己,王衍又下令蜀中士民必须戴大帽。
乾德四年(公元922年)夏,王衍听说军使王承纲有一美貌女儿,就令人抢入宫中。王承纲上朝请放出女儿,王衍大怒,将他流放茂州,承纲女自杀。此事使武臣旧将人人寒心。咸康元年(公元925年)十月四日,王衍率佞臣韩昭等人由成都出发游乐。次日至汉州,镇守边地凤州(今陕西凤县)的武兴节度使王承捷派人送来快报,言后唐大军已进入关中。但王衍却认为这是大臣们故意合谋阻挠自己北行。
君臣一行且行且乐,刚至利州(今四川广元)就遇到溃逃下来的败兵。原来唐兵已大举入境,武兴节度使王承捷投降郭崇韬。至此,王衍才相信唐兵已来。他留王宗弼率军守利州,自己由绵州返成都。
此时的前蜀,正可谓土崩瓦解,唐军所到之处,前蜀守将或降或逃,几乎无抗拒者。十一月六日,王衍回到成都。次日,在文明殿召集群臣,君臣相对涕泣,无一人能有救急之策。十五日,王宗弼也逃回成都。王衍及太后前去劳问,宗弼骄慢无礼,拥兵两侧。当晚,发兵幽禁王衍及太后、诸王,收取玺印,自称权西川兵马留后。十七日,唐军至汉州,宗弼派人送牛酒前去慰劳,又使王衍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起草降书,遣兵部侍郎欧阳彬奉表请降。二十六日,后唐西川面行营都统、魏王继岌至汉州,宗弼前去迎候。次日至成都,二十八日,在升仙桥旁举行了受降仪式。前蜀灭亡。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正月,王衍并宗族、百官一行数千人被押往洛阳。三月,行至长安,唐庄宗下诏令他暂驻此地,不许东来。
四月三日,向延嗣至长安,杀王衍及其一家。王衍时年28岁。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唐明宗追封王衍为“顺正公”,葬于长安城南的三赵村。
第四十八卷 十国(后蜀)
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祖孟知祥
孟知祥,字保胤(亦作保裔),刑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生,后蜀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卒。
孟知祥初随其父事晋,渐被晋王李克用赏识,嫁之以弟克让之女。存勖嗣位,擢知祥为中门使,典掌枢密,中门使一职权重位轻,与晋王接触频繁,知祥的几个前任都因故受诛,无一生存。因此,知祥屡求改任他职,并荐郭崇韬代己。存勖任知祥为马步军都虞侯,存勖称帝后,改太原府为北京,任命知祥为太原尹、北京留守。郭崇韬受命辅魏王继岌伐蜀,荐知祥镇西川。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知祥由洛阳西行,当晚,行至新安西的石壕村,中使马彦珪赶了上来,向他宣示庄宗诏令及皇后教令。皇后令继岌杀郭崇韬。知祥叹道:“乱将作矣!”兼程赶赴西川。
17天后,知祥入成都,但郭崇韬已在4天前被杀。蜀中人情汹汹,局势不稳,知祥选择廉吏,安慰民心,减免前蜀的苛税杂赋。不久,魏王继岌北返,庄宗又被杀,李嗣源(明宗)即位,继岌自杀。知祥见中原动乱,暗自准备据蜀称帝。
曾经出使前蜀的泗州防御史李严,毛遂自荐,被任命为西川都监。李严上次出使前蜀后,即建议庄宗伐蜀,因此,行前老母对他说:“汝前立灭蜀之谋,今又入蜀,恐怕要以死报蜀了。”知祥闻知又有监军到来,大怒道:“诸道皆废监军,为何独西川置之。”但又听说是李严前来,心中松了一口气,在庄宗时代,李严一次因激怒庄宗,被喝令推出斩首,知祥当时是教练使,他先令行刑的刽子手不要下手,然后急急入殿,劝庄宗从轻处罚,庄宗免李严死罪,只笞二十板了事。李严因此一度对孟知祥感恩戴德。所以孟知祥认为,这次只要稍稍向李严示意,他就会折返洛阳。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正月,孟知祥先派属吏到剑州迎候,并转达自己的意思,又派出甲士全副武装迎接李严,想代李严制造一个折返的借口。谁知李严根本不理会这些。一次酒宴上,李严令孟知祥杀掉原西川监军焦彦宾,知祥不从,并厉声责问:“公前次出使,归后请兵伐蜀,今公复来,不知用意何在?”说毕,揖手送客,示意部将王彦铢将他杀掉。李严威风尽失,连连叩首,向知祥告饶道:“严之罪大,虽死不免,但请恩公放我西还,老死洛中。”知祥道:“众怒难遏。”还是杀掉了李严。这时唐明宗为笼络知祥,刚刚放知祥留在洛阳的妻儿去成都。他们走到凤翔,李严被杀的消息传来,当地官员便将他们扣押下来。唐明宗得知消息后,不想因此激怒知祥,诏令凤翔放还知祥家眷,对知祥擅杀李严一事也未予究责。孟知祥在西川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独立势力。
自天成元年(公元926年)起,孟知祥苦心孤诣经营6年,终于占有了东西两川,已届老年的他松了一口气。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二月,知祥又被封为蜀王,闰正月二十八日,知祥即帝位,国号蜀。任命赵季良为宰相,王处回为枢密使。不过,他的健康却日渐恶化,并未因称帝而好转。在六月的一次宴集中,竟无力举觞。但他还是硬撑着料理军政要务。七月七日又在丹霞楼大宴群臣,入夜在楼上看宫女们做乞巧游戏,病情加剧。二十六日,立皇子仁赞为太子,召赵季良、李仁罕、赵延隐、王处回等人入宫,受诏辅政,当晚死去。终年61岁。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和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后主孟昶
孟昶,初名仁赞,字保元,是孟知祥第三子,母贵妃李氏。后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生,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卒。
孟昶自幼聪睿知礼,深为父亲所爱。知祥称帝后,他被任命为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处于储君的地位。明德元年(公元934年)七月,知祥病卒前,将他立为皇太子,并遗诏旧臣宿将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王处回等人辅政。
孟昶年少即位,国政大事多委于辅政大臣,当时李仁罕、赵廷隐为前代宿将,手握重兵,王处回长期为枢密使,典掌机要,三人多各行其是,势焰极盛,独宰相赵季良能谨守职分,尽心辅佐。至广政十一年(公元948年),将赵廷隐,王处回罢知政事,赵季良也在此前病死,至此,孟昶方可独立地处理政务。
自孟昶即位到他降宋,中原王朝朝代更迭,内乱不断,而且又有北方契丹的侵扰与威胁,一直无暇西顾。因此,除后周曾一度出兵攻取后蜀秦、凤、防、成数州外,后蜀边境多安虞无事,有几十年的安定局面。孟昶在国政治理上也能实行一些发展经济,改良政治的措施,使后蜀呈现出短期的繁荣与富足。
孟昶即位之初即颁布劝农桑诏,要求各地刺史、县令将农桑劝课作为主要政务,又曾罢免武将们兼领的节度使职务,改为由文臣担任,改善地方吏治。对于聚敛贪污的官吏也从重处罚。
在内外安靖的条件下,后蜀经济文化取得较大发展,史称“蜀中久安,斗米三钱,国都子弟不识菽麦之苗,金币充实,弦管歌诵盈于闾巷,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孟昶并下诏将九经刻于石上,以利传诵。广政十六年五月,又准许宰相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设立学馆,并雕版印制《九经》,颁发郡县,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孟昶虽然有政治清明的一面,但也有着封建皇帝的腐朽本性,即位数年,即迷湎于所谓的房中术,不断地采选民女入宫。
北宋建立后,实行先南后北的方针,先兵锋南指,于广政二十六年三月,平荆南,并积极准备伐蜀。次年十二月,宋军攻入蜀境,蜀将王昭远连连失利,宋军攻下剑门关后,他战战兢兢,卧床不起,汉源一战,蜀军溃不成军,昭远躲到一间仓房中,被宋军抓获。
孟昶得知剑门失利,马上拿出库中金帛,招募士兵,令太子率领北上。太子根本不懂战事,一路携乐器、拥姬妾,加上伶人数十人作为随从。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听说王昭远失败,惊慌失措,奔回东川,沿途焚掠抢劫,无恶不作。宋太祖闻知后叹道“孟昶无股肱爪牙,其亡不远矣。”
广政二十八年(公元965年)正月,宋军大举南下。进至汉州时,孟昶奉表请降。十九日,王全斌至成都,孟昶开门纳降,后蜀灭亡。宋太祖将孟昶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