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大摆地饮宴,摆出粮食还非常充裕的假象,然后又大张旗鼓地清点粮食,他让士兵们装了几百麻袋的沙土,只是外面铺上一层粮食,做出粮食很充足的假象来,这个假象终于骗过了北魏,北魏误以为檀道济又在使诈,始终不敢发动进攻。趁这个宝贵的机会,檀道济抓紧时间撤退,他撤退也很有章法,并不是慌忙逃走,而是走一路停一路,慢慢悠悠的,给人的印象是他企图引诱北魏军队追击,北魏再次上当了,任凭檀道济如何表演,北魏始终按兵不动。结果,几万刘宋军队,就这样在北魏的嘴边溜走了。事后得知真相的北魏后悔不迭,尤其是主将叔孙建,气得差点拔剑自杀。此战的结果,是把北魏上下打出了“恐檀症”,北魏的军将们,家里都拿檀道济的画像驱鬼。这位南朝第一名将的声望,也就在此达到了顶峰。

但功高震主的结局,很快就出现了。此战之后的檀道济,加封司空,当时就起了传言,坊间有人造谣,说他是下一个司马懿,意思就是他有篡权之心。而且刘宋皇室——彭城王刘义康常年与檀道济不合,外加宋文帝刘义隆一直体弱,担心万一自己不行了,无人可节制檀道济,所以对檀道济的清算,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此局面,连檀道济的夫人向氏也看得明白。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卧病,召驻守北方的檀道济入朝,檀道济的夫人向氏劝他不要去,认定这次“祸将至也”。檀道济不听,檀道济到建康后,宋文帝病情好转,对檀道济还好言抚慰,极言朝廷对他的信任,然而就在檀道济觐见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诏书却突然下来了,以檀道济收罗叛贼,图谋不轨为由,将檀道济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檀道济的11个儿子,唯独幸免的,是他的幼子檀扈。临刑之前,檀道济悲愤异常,将头巾愤怒地摔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大喊:“你们这是在毁灭自己的万里长城啊。”事实证明,他最后的遗言,对于整个南朝而言,可谓一语成谶。当他的死讯传到北方后,身在山西大同的北魏皇室弹冠相庆,纷纷说:“檀道济一死,南方再也没有可怕的人了。”14年后,杀害檀道济的刘义隆兴兵北伐,先前牛皮吹得震天响,说这次要“封狼居胥”,结果却被北魏打得头破血流,甚至一度被人家打到了建康城下。就在建康城头上,刘义隆懊悔万分,感叹道:如果檀道济在,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啊。可问题是,有他在,檀道济能活下来吗?

檀道济的死,对于整个南朝政权来说,打击是沉重的,不仅是失去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更从此“天下冤之”。更遗憾的是,刘宋立国后的前20年,是著名的盛世“元嘉之治”,这时候的北方,长期陷入战乱,经济大幅度倒退,只要南朝任用能将,休养生息,统一是早晚的事情,后来的“元嘉北伐”,也说明了这一点,可惜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没有檀道济这样的名将,统一北方也就是痴人说梦,北强南弱,南朝被动防御的局面,也就这么延续到了整个南北朝时代。至于担心檀道济篡权自立的刘宋王朝,最终也没有逃脱大将篡权的宿命。宋文帝刘义隆没死在权臣手里,却死在了亲儿子刘骏手里,刘骏包括他之后的几代刘宋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也一个比一个残忍好杀,最后激起了下面的激烈反抗,公元479年,大将萧道成造反成功,再次改朝换代,这就是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南齐。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个形成共识的观念,即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的发展,然而穿越历史漫漫的尘烟,我们却发现了种种逆向的情景,许多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恰恰是人类社会处于严重的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墨子的科学成就,诞生于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国土上;而20世纪中叶开始的人类科技革命,同样是以历时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先导;第三次科技革命几乎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萌芽并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特殊的历史年代,特别是特定的战乱年代,也许会对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毁灭和冲击。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混乱的年代同样可以成为文明进步的强心针与催化剂,在巨大的冲击力面前,人类文明正常演进的过程遭到了无情地打破,也许会出现历史的倒退,但是也很有可能出现文明发展的巨大跃进过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奴隶社会秩序的土崩瓦解,正是由匈奴骑兵的入侵造成的。蛮族的破坏摧毁了欧洲的奴隶庄园和奴隶制经济体系,并为新生产关系的蓬勃生长提供了广阔的土壤。而对于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来说,那让我们不堪回首的南北朝时代,同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转型时期,划江而治的分裂局面绵延数百年,非但没有阻隔住中华文明的蓬勃生长,相反却缔造了一系列让世界叹为观止的文明成就,而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的一例。

【一】

我第一次知道祖冲之这个名字是在初中几何课本上,他的姓名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讲圆周率的时候,另一次是在讲几何图形的时候。那年头岁数还小,只记住了两件事,第一就是他在1000多年前就成功地把圆周率推算到了第七位,另一件事情就是他的那本数学著作《缀术》。这两样了不起的成就,被追求升学率的老师在课堂上蜻蜓点水一般一带而过。虽然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熟悉了这个名字,虽然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他大幅的头像,但是在今人眼里,传统文明的精华早已是史册里那一抹淡淡的尘烟,似乎没有多少现实作用,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巨匠早已经如庙堂的佛龛一样被高高地供奉了起来,我们为他点燃一炷心香,却发现距离他是如此遥远。

与张衡生活在大一统的汉朝不同,祖冲之生活在一个纷乱的时代,甚至对每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来说,南北朝都是一个不忍去提及的时代,汉民族远退长江以南,中原的大好河山任游牧民族的战马肆意奔驰。汉朝开始形成大一统的中国社会局面被无情地打破。而在这偏安江南的小朝廷里,同样充斥着腐败的士族阶层和无能的帝王,这大概就是今天的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完整印象了。然而这个时代也同样诞生了一批科学巨匠,贾思勰、祖冲之、葛洪,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姓名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一位西方的哲人曾经说:“如果你把你要认清楚的人与他身边的环境孤立开来,那么你将永远无法清楚地认识他。”对于祖冲之的认识同样如此,虽然我们把他和张衡都称为科学家,但仔细分析的话,从本质上说,张衡首先是一个优雅的儒者,一个豪情的文人,然后才是一位科学大师,按照现在的教育观点看,他仿佛是当今大学里从文科跨到理科的插班生。祖冲之则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一个真正意义的研究人员。如果张衡的成功更多依靠了他全面的优良素质和惊人的才华的话,那么祖冲之的成功则依赖了他低调扎实的科学态度。张衡的成功来自他天才的洞察力和发现力,祖冲之的成功则来自于他务实耐心的工作精神。与张衡相比,他所从事的是更为枯燥的研究工作,绝无赋诗作对的闲情雅致,相反却要忍受难以想象的寂寞与枯燥。如果我们把张衡定义为发明家的话,那么祖冲之则是一个理论科学与基础科学的人才,虽然他的成就不如浑天仪或者地动仪可以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抓人眼球,但是他就像一位严谨的设计师一样,一砖一瓦地奠基,构建着中国古代科学的千年大厦。

【二】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历史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我们对人类作为每个个体的集合所做的决策后果,来反思今天的社会应当在未来所做出的选择。事实上,当我们对南朝的士族制度充满种种否定的时候,我们却充满趣味地发现,祖冲之的家庭,恰恰属于南北朝时代一种另类的“士族”阶层。他的家庭就是当时南朝有名的科学世家,祖冲之的祖父祖昌,在刘裕时代就担任大匠卿的官职,而祖冲之在南朝社会的崭露头角,同样依赖于其家族的位置。祖冲之的家庭世代都是以科技为工作的,在南朝的朝廷里,无论政权和皇帝怎么变化,祖冲之家族的位置始终没有改变。而这种奇特的现象,也恰恰属于士族政治的一部分。今天的人对于士族阶层垄断地位的抨击,是因为其扼杀了寒门的晋身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