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载(2096)
——“夷狄之人,不知信义,无足怪者。”
这是对金国败盟的评价,定性为不懂事没礼貌,属于没开化的种群,像精神病一样,不管做了什么,一律免责;
——“士大夫不能守节,至于投拜,风俗如此,极为可忧。”
这是对各位留守大人们的评价,士大夫临难不死节,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连基本的君臣协定都不遵守,真是让人担忧。
下面就没有了,他严苛地批评别人的投降,绕过自己的投降,把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失策都忽略掉。什么,这很无耻吗,不,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
在外敌侵犯时,保持领袖的光辉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此这般,南宋迅速做出应对,经分析,战场分成了东、西、中路三分部。西部战场由吴玠迎战老对手完颜撒离喝;东部韩世忠部主动出击,攻击京东路一带;中路战场形势最险峻,面临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十余万重兵临境,要由岳飞、张俊两大将合力迎战。
这有困难,两大将的防区宽阔,越是兵多将广地大,集结起来就越有难度。完颜宗弼不按章出牌,搞得南宋这边也人仰马翻。
这些在进行中,没有人去关注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已经渡过长江,进入了敌占区。
东京副留守刘锜率领八字军从临安出发,以九百艘船装载,走水路渡长江,向开封进发。当金军铁骑漫延整个北中国时,他已经进入淮河流域,临近一座叫顺昌的小城。
顺昌,今安徽阜阳市。它“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泉河、颖河穿境而过,是姜尚、甘茂、甘罗、管仲、鲍书牙、稽康的故乡,宋朝有晏殊、欧阳修、苏轼在这里为官。
看着很隆重,可实际情况是城既小墙又矮没军械没人手,当年就是个小县城,这时经过十多年的兵火洗荡,更加破败不堪。
摆在刘锜面前的选择题是,他是进呢还是不进呢还是进呢。
连载(2097)
不进是理智的,这时刘锜的兵力在两万左右,与金军中路战场上的十余万重兵相比,实在悬殊过甚,无异于螳臂当车。
奋一时血气之勇,赔光南宋本就不多的一部分军队,尤其是开战之初,就全军覆没,这对士气是无可挽回的打击。
难道刘锜敢说他必胜吗?!
这是一番道理,可从另一个层面上考虑,上面这些就都是些糟粕。什么是理智,什么是大局,没有局部哪来的大局。面对侵略,必须要做到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一寸山河一寸血,像几百年后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那样,每一个中国军人都抱定随时战死的决心,才能在长江西陵峡谷的石牌村顶住日军攻势,保住中国西南方最后一块国土。
大局是领袖考虑的,局部是军人的职责,历史只会记录决战时的胜负,可之前的每一场角逐,都是决战胜负的基石。
刘锜选择进驻顺昌,就在此地阻击金军。时间是公元1140年,宋绍兴十年的五月十八日。进城之后,刘锜真切地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说冷,每个八字军都有点发抖,顺昌城年久失修,根本谈不到什么城防,身在淮河区域,能生存下来就是奇迹了。
说热,顺昌城知府陈规是一位热血男儿,他毫无保留地帮助刘锜,除了派人立即修筑城防外,他给出了一个绝对意外的惊喜。
此时顺昌城内居然有数万斛米!这是事先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好事,最起码可以支撑八字军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
军情紧迫,这时金军的前锋部队距顺昌已经不足300里,刘锜不仅要在尽可量短的时间里准备好攻守战备,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士气,让每个士兵都有必胜必死之心。
办法很简单,刘锜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寺庙中,在院墙外堆满了柴草,之后集合全军将士,对他们说此战必胜,如果城破的话,请弟兄们帮忙点火,我的家人义不屈节,绝不做金人的俘虏!
连载(2098)
全军感愤,连随军的女眷家属们都帮着磨刀喂马,她们说,平常时人都看不起我八字军,今日八字军为国家破贼立功!
在这种氛围里顺昌城迅速变成了一座临时战垒,七天之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五日时,金军终于逼近到离顺昌30里远的白涡口。领军的是刘锜的老朋友韩常,对,就是在富平之战中被射瞎一只眼睛,还能拖着金兀术冲出重围的那位猛将兄。
没有资料显示这时韩常知道顺昌城里的是刘锜,他按照常识在攻城前先缓解长途行军的疲劳,打算在白涡口稍事修整。
之后就出事了,刘锜是当年西军中的精锐,南渡之后多年官场的排挤并没能消磨他的锐气。只有30里吗……刘锜在当天夜里派一千人突袭金营,韩常出其不意,一万余人的营盘居然被冲破,被迫连夜后撤。初战告捷,金军前锋没见到顺昌城就被击败。
三天之后,金军的后援部队上来了。领军的人物名声显赫,号称“龙虎大王”。他是谁呢,在宋史、金史里找不出具体的姓名,但是频繁出现,此人是大殿下完颜宗瀚同一时代的人,灭辽破宋期间非常活跃。后来据多方考证,此人很可能叫完颜突速合。
龙虎大王非同凡响,比韩常强多了,两者合兵达到三万多,他在大白天里全军向顺昌逼进,终于顺利抵达城下。
三万多精兵攻顺昌,回忆一下,当年破开封时金军不过五万多而已。要说突速合有什么缺陷的话,就是数百里疾驰,他手边没有重型的攻城器械,抵近城墙之后,金军箭如雨下,先压制再爬墙。然后很郁闷。他忘了这时是南宋,不是北宋。
破开封时,宋军的所有制式武器,包括神臂弓在内都偷工减料,根本没有性能。这时以弓箭为论,金军早在和尚原时就应该知道后果!
城上城下对射,金军输得一塌糊涂,他们后撤,想到安全距离重整旗鼓,事情就在这时恶化,搞到没法收拾。大王和猛将以及三万多个金军的大脑都没料到,顺昌城里的宋军敢冲出城来,和他们城外肉搏!出城的是步兵,人数在五千之内。
这个数字是极限,顺昌之战从始至终宋军出战的士兵人数从来没有超过五千。至于为什么,这是个秘密……五千对三万,步兵冲击骑兵,怎么看刘锜都是疯了,敌军并没有伤动根本,只是稍微后退而已,这是战机吗?事实让人目瞪口呆,金军的骑兵被阵斩几千人,全军再一次败退,一直退到了顺昌城20里开外颍水之畔的东李村。
当天夜里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中刘锜派500名士兵劫营。金营自相残杀,乱成一团,被迫再次后撤几十里,远远地离开了顺昌。
连载(2099)
开战之初,宋军大胜,导致敌我双方都有些神志不清。比如龙虎、猛将他们,没日没夜地撤退,离着顺昌越来越远,这还算是进攻方吗?
或者说,他们还是女真骑兵吗?
翻开以往战史,金军攻掠如火,只有别人上山下海逃的份儿,啥时这样狼狈过。所以眼前这事绝对有问题,肯定是哪儿出错了。
这个念头产生在每个女真人的脑子里,最强烈的那个就是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阁下。金兀术接到战报之后暴跳起来,他恨不得立即出现在顺昌附近,杀宋人杀刘锜杀龙虎和猛将!完颜昌是女真人里的败类,得杀;龙虎这样的低能儿更加留不得,实在丢脸!
他以这种心情冲向战马,率领10万重兵、无数的辎重,杀奔顺昌。从开封到顺昌很远吧,此人只用了六天就赶到了。
他赶到时,顺昌城、刘锜还都在,原地没动。这就与另一个梦境不符,因为就在这个短暂的战事间歇里,南宋领袖的命令已经悄悄抵达了。
在赵构、秦桧的心里,不管顺昌之战的开端是多么的辉煌,结果都注定了只有一个,那就是八字军全军覆没。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见好就收?由秦首相执笔,盖着赵构帝印的文件上写着——“刘锜择利班师。”
选个好时机,保存住实力,撤。
由此可见,临安方面的工作也是很勤奋的。他们在纷乱芜杂的局面下快速准确地下达这种命令,并且不断地在各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命令,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可惜刘锜没听。八字军牢牢地驻扎在顺昌城里,等到了金国军方都元帅的大驾光临。六月初七日,金兀术与龙虎、韩常等前锋部队汇合,金军联营设在颍水北岸,“连接下寨,人马蔽野,骆驼牛马纷杂其间,毡车、奚车亦以百数。攻城战具来自陈州,粮食器甲来自蔡河。”远远望去,营盘超过30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