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大人物-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革命军招降的条件实在苛刻,军官们早开口投降了。
刘森想来想去,决定和革命军谈判,看能不能争取好点儿的条件。
城北门打开,刘森的弟弟刘林举着白旗,往革命军阵地走去。
前沿阵地的人接到刘林后直接送到了军部。
诧异于谢念诚的年轻,刘林鞠了个躬:“谢军长,我是刘帅的弟弟刘林,前来商谈议和事宜。”
谢念诚道:“条件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吧?放下武器,保证你们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保证你们在成都、在老家的财产完整……难道这个条件还不够吗?”
刘林道:“若放下武器,贵军要是翻脸,我们找谁说理去?再者说了,我部军官都是军人出身,要是离开军队,就没了活路啊。”
谢念诚不想浪费时间:“刘林,你要知道,我给你们投降的机会,是因为我不想沾同胞的鲜血……我以革命军的信誉担保,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一定保障你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至于说以后的出路,你们这些军官都有家产,怎么会没有活路?你回去吧,我的条件,一个字也不会变。”
“你们三天后不投降,诛灭九族、没收全部财产,我说到做到,送客!”
听到刘林带回来的杀气腾腾的话,刘森和军官们也真是有些无可奈何。
“那姓谢的算什么东西,给汪中正、给江卫发报,说我们愿意参加革命,请他们给我们番号!”
刘森下令。
社会党几个大佬的回电措辞不一,但意思都一样:四川的事,谢念诚全权处理,想要改编,找谢念诚。社会党的人也不是傻子,没人会给川内几个军阀番号。
收到这样的回电,刘森和部下无可奈何。
十月二十九日,刘森按革命军的要求,把队伍集合,赤手空拳走出了北门。
三万多刘森部队,十七军收编了其中二万六千,其余吸大烟或者是身体状况不佳的都发给路费,遣散回家。
十七军全军集中到成都附近,开始整编。
在革命军强大武力的震慑下,原刘森和田歌尧地盘上的地方政权都表示服从革命军的领导,各地旧官僚都自动离职,到成都接受审查或者是举家逃离,而各地的警察局和武装部都在最短的时间顺利建立,掌握了地方的治安。
刘武光等人的特使,也放弃观望,准备求见谢念诚。(未完待续。。)


 第一三五章 整军

十月三十日,刘武光、杨鄂和邓东侯几个人,分别代表各部通电参加革命军。
在此之前,他们几个的特使在成都见到了谢念诚,但谢念诚给他们的答复和给刘森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几个军阀的家小可不在谢念诚手里,自然不肯放弃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思来想去,这几个军阀便使出了这一招。
“烽烟四起、山河破碎,同种残杀,尤足痛心!吾等军人,宁死外敌,不伤同胞;今革命军兴,中华复兴有望,吾等改旗易帜,愿为革命军马前卒……”
看着杨雨薇递给自己的电报,谢念诚露出轻蔑的笑容。
这几个家伙怎么想的,通电说自己是革命军,那你就是革命军了吗?
“拟电:中华革命军第十七军告天下书,刘武光、杨鄂、邓东侯等旧军阀,残害乡里,鱼肉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革命军起,革的就是这班为非作歹的旧军阀的命,望几部将士早日认清旧军阀假革命、真军阀之丑陋面目,弃暗投明。”
“谢氏小儿,假托革命,进川以来,民不聊生;吾等真革命军誓与其血战到底!”
……
今天你一封通电,明天我一封通电,倒是热闹。
谁都明白,川事的解决,最后还是要用枪炮说话。
云、贵两地的革命军,见四川这边形势非常微妙,整军转向去了两湖方向。
汪中正通电支持第十七军消灭旧军阀。江卫那边则是态度**,没有明确表态。这也让谢念诚从心底恨上了江卫。
十一月整月,第十七军都在忙着整编部队。到十一月底,部队编成如下:
第一师徐庚、第二师彭德、第三师粟怀玉,每师八千人,由一个满编德械团、两个简编团和一个炮营组成,其中简编团使用的是旧川军的装备;
第四师苏祥志、第五师张承岳、第六师吴永强,每师六千人,各辖三个简编团和少量炮兵。
另军部直属炮兵团,装备105毫米榴弹炮、85毫米野战加农炮和120毫米迫击炮,团长文德云。
特务团团长莽子。
全军近五万人。
这一个月。几个军阀也是纷纷拉壮丁扩军,刘武光所部一口气扩编到了八个师、二十六个团接近六万人;杨鄂部扩军到五个师十六个团,三万八千人;邓东侯三个师十个团,二万四千人。
三路人马合计十二万多人。
从兵力上看,第十七军落了下风。
在外人看来,十七军恐怕是凶多吉少。原因看起来也很简单,十七军五万人马里面,就有四万是新降之兵,一支军队里八成的士兵是投降过来的。还能有战斗力吗?
谢念诚的军官们没有这个担忧,因为他们的统帅,又一次拿出了让人震撼的办法,迅速地收拢了军心。
请看时任六师一团一营营长黄石对部队整编的描述吧:“从眉山回成都。我被任命为营长,我可高兴坏了,虽然我们这个营是简编营。没法儿和老营相比。”
“我这个营有四百多人,到部队后。我和教导员就和三个连长见了面,教导员是四川本地人。年纪轻轻,很有文化,是救国会派到部队中来的。三个连长中,一个是以前我手下的班长,一个是从苏家部队过来的,一个是华兴过来的。大家出身不同,但见面下来,互相都很对脾气,这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干部差不多都是靠得住的自己人,战士里面那就是新参加革命军的多了。刚和这些战士接触的时候,感觉他们参军没有明确的目的,用教导员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我们几个军事干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是带着战士训练军事技能。”
“军里对如何提高战士的革命觉悟有一整套办法,我们营在教导员的组织下,也按照军里交代的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战士们的文化素质都不高,所以我们最先进行的,就是诉苦运动。”
“诉苦运动以排为单位,把战士们集结起来以后,我们的排长、班长首先发言,一个个讲自己的出身、讲自己小时候的遭遇。我们的战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听排长、班长们讲述参军之前如何被地主老财、军阀盘剥的经历时,个个都感同身受,经常是听着听着就哭成一片。”
“战士们在听班长、排长讲完之后,就开始轮流发言,我听了都差点儿掉下泪来:有些战士实在是太惨了。有家里人被活活饿死的,有兄弟姐妹因为穷,被爹妈卖掉的,有在旧军队里被官长当众羞辱的……”
“诉苦完了后,营教导员、连指导员就开始给战士们讲课,宣传我们革命军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军队作风,宣传革命军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老百姓的生活纪律,宣传革命军军官带头冲锋的战场纪律,宣传革命军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过好日子而战的战斗目的。”
“诉苦会开下来,不少基层官兵纷纷找到教导员、指导员,要求参加救国会。”
“整编中思想工作的最后的活动是参观荣军农场和大黑山烈士陵园,当看到过去重伤的弟兄都能够有安稳的生活,牺牲的烈士们也能够有个好的归宿后,战士们心里最后一点担心都没有了。”
“为革命军打仗,就是为了自己的爹娘打仗,就算是死了,也光宗耀祖。这话不光是大家口头说说,我自己本人,也是坚信这一点的。”
“政治教育搞的好,军事训练我们也没拉下。”
“军部发下来‘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通通需要掌握。我们营是个轻装营。练的最多的就是三三制和三猛。”
“这一个月练下来,我们营猛打、猛冲、猛追的气势够了。在全师大比武中,我们营可算是露了回脸。军长亲口表扬,‘这个营不错,有点儿猛虎下山的样子’。听了军长的话,我们全营官兵兴奋激动之余都在心里憋了口气,一定要在战场上打出威风,争取拿个‘猛虎营’的称号。”
“为了激励战士们的士气,我经常给部队讲,‘看看我,黄石。现在是营长,可我这个营长,是一刀一枪干出来的……之前我为什么能当排长?是因为在西山我参加白刃战、挑死了五个敌人,立了特等功!我为什么能当营长?是因为在德阳,我带队抓了两百多个俘虏,又立下特等功。’”
“在咱们革命军里,想升官不难,只要你在战场上立功,立一次特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