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王爷这个人,什么都好,会打仗,会做生意,但是,不知怎的,居然也学会了敲诈勒索这一套,他在大同城内,让那些鞑子官员,掏出一万两的银子来。有钱的,无罪释放,没钱的,就一直关着。
陈王爷手里,按说不缺那几个钱吧,他这么做,恐怕就是在玩弄那些鞑子官员而已,但是,他这么做,却是严重地触犯朝廷的律法的。
你陈风当王爷又怎样,那也不能知法犯法!而李善长现在提出来,其实也是在给皇上出难题,反正现在鞑子也赶走了,就看皇上有没有胆量跟这个陈王爷对着干,如果有,那以后,就有反目的可能。
朱元璋一听说,脸一沉,问起了刘基。
毕竟,整顿吏治,这是刘基的任务,刘基惩治了那么多的贪官,现在,轮到了陈王爷,那也得有个说法。
难题,一下子就摆到了刘基的面前。
刘基自然知道,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他能够说吗?
刘基负责官员的廉洁问题,自然也注意到了陈王爷,在大同,陈王爷对那些鞑子官员的作为,刘基是在前几天就知道了的。而这样的事情,如果说给了皇上听,那陈王爷的做法,是非常欠妥当的。
但是,如果在这里说了出来,那皇上肯定要让自己彻查此事,陈王爷!现在,全天下,谁敢去查陈王爷,搞不好,会让刚刚建立好的大明朝,再次陷入分裂的边缘啊。
这个李善长,简直就是没事找事,他的眼睛,只盯着这种事情,却不顾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啊!
刘基在心里不断地嘀咕着,但是,嘴上怎么说,还真是没有想好。
“青田,李爱卿说的是真的了?”朱元璋看刘基不说话,嘴里终于吐出了这么几个字。
“陈王爷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主意,微臣想,陈王爷肯定是为了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考虑…”刘基的话没有说完,就听到一旁的李善长开口了。
“刘大人,陈王爷勒索那些鞑子官员,每人一万两银子,这也是为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啊?”李善长说道:“那些鞑子官员,只要降了我大明,那就是我大明的子民了。”
每人一万两!这句话,在所有人的耳边奏响。每个人,勒索一万两银子,这可是自从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贪污案啊!
现在,就看皇上怎么处理了。所有的官员都无语,他们知道,这其实是丞相在向陈王爷挑战了,也算是在向皇上挑战了。
朱元璋眉头猛地跳了一下,听到李善长说每人一万两银子,朱元璋就知道,这本来不是李善长的职责,李善长调查得这么清楚,就是想要把陈王爷扳倒。可惜啊,现在的时机,根本就不到,这个时候,自己怎么能和陈风对立。
但是,在这大殿之上,自己若是不表态,那又是绝对不行的,大明朝,吏治清明,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否则,以后怎么对待别的官吏?
“启禀皇上,陈王爷送来奏折。”就在这时,一旁候着的李公公,接到了一名太监的报告,过来向朱元璋说道。
本来,一般人的奏折,都是要先送到中书省去的。但是,陈王爷比较特殊,很多奏折,直接呈到皇上这里来,而今日这奏折,来得还真是时候。
朱元璋一听,立刻说道:“呈上来。”
下面的李善长搞了个没趣,本来,皇上若是不表态,自己还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但是现在,他只能感叹,这陈风的奏折来得太及时了,但是,不管如何,这贪污的事情,都是要有交代的。
看你怎么躲过这一劫!李善长暗暗地想到,一边用眼角观察着皇上的动作。
朱元璋在龙椅上,打开了奏折,只粗粗一扫,就脸上一阵喜悦。
顿时,李善长心中一沉,就看皇上这表情,李善长就知道,这次,自己的计划,肯定又白费了。
不过,就算是陈风他怎么解释,能够说清楚这勒索鞑子官员之事?
“陈王爷一直忠心爱国,怎么会做出有违国法之事来,李善长,以后你再当庭启奏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了再说!”朱元璋放下奏折,向李善长说道。
这次,朱元璋连李爱卿都不说,直呼他的名字,可见对于他今日的行为,也算是比较愤慨了。
李善长一听,立刻低下了头,说道:“是,都怪老臣一时糊涂,没有调查清楚,不过,陈王爷勒索的数十万的银两…”
李善长绝对不相信,陈风能够将这事解释清楚。
第884章 画饼充饥
“这也都怪朕,怪不得皇弟。”朱元璋说道,说完,向身边的李公公说道:“将这奏折,呈给李大人,让他读给百官听。”
这奏折,本来李善长还以为自己看不到,现在,听到朱元璋这么一说,立刻就恭敬地伸出手,很快就接到了李公公递来的奏折。
翻开,李善长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接着,读了起来。
“承我朝天威,微臣陈风,不辱使命,来到大同,现在,已经征发了万余劳力,先到河北,河南,山东之地,休整住所,为大批移民准备。现在,山西新附,若强行命令百姓迁移,唯恐滋生内乱,故臣绞尽脑汁,希望可以让百姓们自愿迁移。对于首批迁移的百姓,微臣为每人发放百两白银,免除五年赋税,并且承诺,他们所开垦之荒地,为他们所有,望皇上恩准!”
当李善长读到百两白银的时候,明显地顿挫了一下,语调也古怪起来。
下面的群臣,心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还用说吗?他们这些人,在整个明朝,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跺一跺脚,都得大地颤动。但是,他们的俸禄,哪怕就是正一品的最大官职,一个月,也只有米一百多石,而折合成银子,理论上说是一石米折合一两银子,但是实际上,仅仅有一二钱银子。
也就是说,正一品的大员,一个月的俸禄,才十几两银子。当然,他们根本就见不到银子的模样,朝廷发放俸禄,从来不发放银子,都是发米,或者发钞的,而上个月,发的是胡椒粉。
现在,一个百姓,就给一百两银子,这简直是让他们无法想象的,陈王爷还真是大方!这个时候,他们甚至感觉,自己不在这朝堂之上,跟着去开荒算了。
“只有让首批的百姓主动前往,微臣才有计策,让后续的百姓,能够主动前去开荒。而这初期的银两,微臣深感荣幸,大同原来的官员,主动捐献了出来,他们为之前在鞑子手下做事,深感惭愧,感受到我朝皇恩浩荡,因此,为了迁移百姓,哪怕就是将全部家当都捐献出来,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忠心。大部分的官员,都捐了万两白银。…”
陈王爷的奏折,简直就像是说白话一般,可见,陈王爷从小就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这番说出来,却更有一种亲切感。
虽然陈王爷说的是这些鞑子官员主动捐献,但是,毫无疑问,肯定是陈王爷勒索来的,如果这些银两,进了陈王爷的腰包,那陈王爷这贪污的罪名,绝对是坐实了的。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陈王爷不是贪污,那是在为朝廷办事,朝廷不给陈王爷半点银两,陈王爷自己找鞑子官员要,虽然这过程有些不光彩,但是,完全是正大光明的。
皇上都表态了,谁还敢揪着这件事不放?陈王爷没有任何错误。
“陈王爷一心为国,这次迁移百姓,如果能够让百姓主动过去,这也是弘扬我朝天威的一个好机会,陈王爷用心良苦。”刘基说道。
“有皇弟为朕办事,朕非常放心。”朱元璋也说道:“给皇弟传旨,他的这个做法,朕非常赞同,迁移百姓,是一件大事,为了筹集到资金,可以让那些鞑子原来的官员捐献。”
连朱元璋都同意了,李善长自然已经没什么话可说,低着头,一句:“皇上英明!”就算是过去了。
心里,虽然有些不痛快,但是,李善长知道,这件事,自己不能再提了,其实,刚刚的时候,皇上的话就说得非常清楚了,以后这种事,即使再有,自己也不能在朝堂之上提出来,最好是私下里向皇上禀告。
李善长非常无趣。
从山西迁移人口,这种事情如果让李善长来做,那绝对是用士兵押送过去,他没有想到,这陈王爷还动了这么多心思,皇上的意思,是在迁移完人口之前,不让自己找陈王爷的麻烦了。
此时的陈风,并不知道自己这奏折,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在关键的时候,给朱元璋解了围,否则,朱元璋就得不得不派刘基,过来调查自己的行动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压榨出了那么多银两,但是,对于陈风来说,这些钱物,都只是个数字而已。
现在自己有多少钱,恐怕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