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旭日听地先是一喜。跟着摇头道:“大师说笑了。大师虽是出家人。不在红尘中行走。也当知道。如今是旗人地天下。我一个汉人孩子。祖上没有余荫。别说无意于仕途。就算真想出仕。哪里当得贵不可言地说法?上头压着多少座不能逾越地大山哪。”
“机缘一事。一半天给。一半自专。小施主得天独厚。自当有所成就。”
得天独厚?陈旭日心里跳了几跳。
鬼神之事。少年时他是决计不信地。曾与同伴自夸是十足真金地唯物主义者。到后来经历地事多了。始知大千世界。迷题万千。实在有太多不能用科学解释地玄疑莫测。
陈旭日见过练气功地人。用一条细软绳。伸进鼻子里。竟能提起二十九斤重地一桶水。而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去有那么一些真正地佛门高人。能看透人地前世今生。法力深不可测。
难道这位老和尚。竟能看到已身来处玄奇?
不由想起圆机跟他提过,这老人深山潜修,竟能使得猿猴献果、猛虎皈依,当非常人。嘴里加了几分小心道:“大师夸奖了,小子只是普通人,家世平平无奇,自己也没有出将入相的抱负,将来只求足衣饱饭,一生平安,所以……”
老僧只是微笑,笑容如清风明月,双目明明不藏锋,却又使人感到他能够看穿表相,穿透时空阻隔,看透冥冥中发生在未来的某些事。
“人是不能抗拒命运的,该发生的事,一定会发生。既然如此,小施主当积极面对,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要这么做。”
陈旭日想了想,问道:“大师,世人处事,如果要积极面对,就不会有人选择出家了吧?”
“不然,有人入世,有人出世,冥冥中皆有所定。出家在家,都是顺应天命。佛看众生,众生都是修行人,不过是修持不同。”
陈旭日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又好像只懂了皮毛,细细一想,反是一头雾水。
“禅非关色相,非关话头,不在讲说,不在弄神,只求入定,能定就有禅。禅心出于静心,心静才使心定,有所悟。世上学禅人多从念佛打基础,这确是一条路,却不是只有这一条路,这条路也不是人人都合适行走。”
“大师的意思是,我也可以有禅心,也可以修行,为来世积福,只是不需要像大师一样,遁入佛门,学念阿弥陀佛?”
老僧微一点头,“佛、菩萨都是苦修的,有的修几生,有的修几多劫,各各愿力不同。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药师佛有十二大愿……修行人应该效法佛、菩萨,每人至少发一个愿,永持勿失。如此不问在家出家,都可成佛。”
“哦?”陈旭日低头想了半晌,仍旧摇头:“倘若不问出家在家,都可成佛,西方佛国不是佛满为患?”
圆机在旁边皱紧眉头。他觉得祖师讲的明白,自己这位新结识的伙伴,却是在饰词狡辩了。
老僧低喧一声佛号,“现在的人多不想吃苦,也不相信佛、菩萨为佛法而舍命的道理,因此入道很难。很多出家人,只图把自己的庙子建的大,自己的信徒聚的多,好在人前称能。他不许信徒敬信别家寺庙的佛,只信他庙内的佛,只许信他一人,也不许信徒尊敬其他的出家人。如此虽是名显一时,终是在名利圈中打滚,佛心不持,何谈成佛?发愿,应是弘法度众的愿,圆证佛国的愿,不是要人把屋宇盖的大一些,住的舒服一点。自古至今,佛法未衰,而是人衰。小施主有惠根,当发大誓愿,以期泽被众生。”
发大誓愿?何谓大誓愿?陈旭日想来想去,想不明白。
老僧微笑,“喜言是非者,原是是非人。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能面对。坚持本心,一生惟做实事,虽身后有人言被人言,不过是以口舌为事之辈,不须放在心上。”
他顿了顿,“小施主一生,承前启后,其中功过,百年之后,自有公论。”
承前启后?何谓承前,启后又是何解?陈旭日越发听的糊涂。
待要再问,老僧已经闭目端坐,恍若入定,再无声息。
桌上烛火忽然无风自灭。
黑暗中悄悄伸过一只手,陈旭日懵懵懂懂任人牵出门,直走到院子里,身上沐浴到明亮月光,才回过神来。
“圆机?”
“是我。均衡,时候不早了,你家人该等急了,快回屋歇息吧。”
陈旭日忍不住回头望,身后边树影摇曳,黑暗中一片静悄悄,刚刚经历,恍然若梦。
圆机把他送到屋前,陈伯果然等的急了,正在门外徘徊,看到他赶紧迎上来,“少爷……”
圆机已经退到暗处,双手合十为礼,低声道:“小施主,明天一早你们就要离寺,圆机在此,先行辞过。愿佛祖保佑,小施主前途顺畅,平安如意!”
PS:所谓承前启后,算是一种剧透了。这章有点为了剧透而写,只好写的模糊些。我想,到现在为止,应该不会有哪个人能猜出我的剧情设置。
说实话,我动笔写这本书之前,并不知道,原来写一本清代背景的小说,竟然会惹来那么多人在书评区生事。有那么些人,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有那么些人,纯粹是为了捣乱而捣乱。。。
有人问,主角为什么不干脆重生成四皇子,他自己做皇帝。
原因很简单,第一,这种题材,起点已经写滥了。第二,我认为,虽然是小说,起码应该写的符合逻辑,一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重生到古代,不管在宫廷夺嫡,还是乱世,理所当然的称王称帝,力挽狂澜,独木撑起江山,这可能吗??现代人比古人强的,也不过是生的年代靠后,当现代人重生成某一个重要的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时,历史已经开始改变,现代人从前那点历史知识,慢慢就开始失效了。何况大环境下权利场上的勾心斗角,跟那些一辈子钻研这个官员们比起来,说是小学与大学的差距,都是抬举了他们,更何况,哪里来的治世之才?治理一个国家,是那么想当然的事吗?第三,我不想让主角变成一个满人。
在十七世纪中叶,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主角能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他能做到什么程度……一生辛苦,他到底是在为谁做嫁衣裳,是为了满人?小说刚刚开始写,情节根本就没开始展开,某些人想像力有限,偏喜欢妄下结论,在书评区前蹿后跳,真真可笑!
正文 第三十章 来客(一)
 更新时间:2009…9…16 10:33:57 本章字数:2989
早上,陈旭日被一阵阵悦耳的鸟鸣声唤起。
走到屋外边,陈伯和李黑子正在院子里低声说话。
“少爷,你睡的真熟,做早课的钟声都没闹醒你。”陈伯过来领他去水池边梳洗。
陈旭日简单洗过脸,也不擦,只随意甩了甩,扬头深深嗅一口此时格外清新的空气。
晨曦下的寺庙,鸟鸣声声和梵音清唱下的寺庙,有一种大异于俗世的出尘气质,仿佛有股神奇的力量,可以涤去人积聚于胸中的浊气和汲汲进取的名利心。
有那么一瞬间,陈旭日油然升起一种抛开一切、从此长伴青灯古佛的出世之念。
但,也就是刹那间的动念,过后便了无痕迹。他自问,自己终究抛不开十万软红尘,出世之念,不过是想想罢了,相较于清净无为的世外生活,他更习惯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未可知的前途,或许不平坦多波折,因为未知,反而让他有种去触摸去探究的兴趣。
看看天色,陈旭日判断,此刻大约是六点左右,寺庙里大概是七八点用早膳?他无意多做打扰,“李大叔,咱们这就出发吧,路上再买些吃食。”
李黑子没有异议,赞同道:“今儿是个大晴天,这时候正合适赶路,趁这会儿凉快,多赶些路,中午好留出时间多歇会儿。咱包裹里还有干粮,饿不着。”
昨晚上的老僧再不得见,连圆机也没见着——昨晚接待他们的主人告知,老师傅向来不见外人,而且一早已经离寺进山了。
离开寺庙时,陈旭日只觉得怅然若失。
虽然只是不长时间地会晤。他觉得和圆机还挺投缘。从没有被世欲污染地小和尚。因为跟着师祖长大。少了孩童地稚气。反多了另外一种灵气。
在这样一个陌生时空。晃眼也过了五个多月。虽然没像豪门大户地少爷。过着奴仆成群锦衣玉食地富贵生活。却也没冻着饿着。生活还算顺心。只是——寂寞……
偶尔陈旭日会觉得有些寂寞。
以后、还会再见面吗?哪怕谈谈禅。说说佛语也好……
车轱辘声中。马车愈行愈远。
半路上遇到一个村落。买了几个包子。又拣着各种菜类买了一些。靠晌时。马车稍离开大路。沿着一条小河。寻了处背荫处停下。
李黑子去拣些干柴,陈伯就着河水,把菜摘洗干净。
李黑子一边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