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方面的损失也挺大,单单一五五榴弹炮就损失了约一百门左右,其它火炮约两百门,另有火箭炮六门,全是因故障而爆炸的,毕竟是新式武器,士兵们一紧张,操作上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出事。士兵伤亡约三千人,其中炮兵约一千五百人。日本黄军的伤亡不大,总共才三五百人而已,都是在与美国人争夺阵地的时候损失的,顺带着还俘虏了近三百名美国大兵,也算颇有斩获吧。
第九部 第十一章 斗智(上)
更新时间:2008…10…29 19:52:10 本章字数:2072
克拉维克镇的东郊,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宽达十几上,除了没了轮子的火炮、只剩下铁架的卡车以及满地的尸体外,就只有一千多个打着红十字会旗号的美国人,正在四处搜索幸存者,并经临时抢救后送到后方。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这是战场上的潜规则,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军人,是绝不会去攻击处理战场的打着红十字会旗号的人。这种事情,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军人会去做,那就是以卑鄙无耻而著称的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只是,现在大日本帝国好象已经没有军队了,他们的优良作风,再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了。偶尔还可以听到几声爆炸声,那是余火引爆了美国人丢弃的炮弹和子弹。一些伤势较轻、无生命危险但却无法走动的伤员,勉强坐了起来,默默地等待着医护人员的到来,战场上,一派萧瑟景象。
在阿克拉维克镇东面约十七八公里的一处临时帐篷里,艾威尔上将坐在桌子边,看着辅在桌面上的地图,默默地抽着雪茄烟。身为一个从军三十多年的老油条,他知道,自己碰上对手了。陈剑在不在哈尔滨,这已经不重要了,不把横在他面前的这支中国部队消灭掉的话,他连跟陈剑面对面打上一仗的资格都没有。打了一天,没有抓到一个俘虏,他还不知道对面军队的指挥官是谁。不过,共和军东北方面军一向名将辈出。成军虽然没有多久,可在这三个多月的战斗中,东北方面军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七个军长中,任何一个都有资格成为自己地对手,都比他更有作战经验,这一点,艾威尔清楚得很。
看着桌子上的地图,艾威尔陷入了沉思。从对方的布置上看。这是一支规模在十几万上下的部队。两翼是日本黄军。中间则是中国军队。也就是说,跟美国人进行了一天炮战的,只不过是中国一个正规军所属炮兵,包括一个炮兵师和各步兵师的附属炮兵。中国军队的编制,艾威尔十分了解,对面的一五五榴弹炮,顶多只有两百门左右。一零五榴弹炮约两百门,还有五百门左右野战炮。炮战进行地时候,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地艾威尔上将显得格外地冷静,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对方火炮的情况,特别注意炮弹爆炸的数量。他算得出来,此次炮战自己虽然损失了一半左右,可是中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估计也得损失一半左右。从整体上看。美国炮兵还占着优势。
关键是那种仿若来自地狱的火炮。关于这种火炮的情况,艾威尔也略有耳闻,那玩意儿叫火箭炮。好象是一个俄罗斯人先提出了火箭炮的概念,并着手进行了实验。这是一种面打击地武器,其原理挺简单,跟中国人春节时放的焰火原理一样,看起来简单,可想造出来,没那么容易,制造难度主要在于,如何控制点火。据说,那个俄罗斯人在经过多次失败以后,终于造出了一个样品,只是不但体积庞大,炮弹的口径小得可怜,而且射程也只有一百多米,还没等投入战斗就会被敌人摧毁,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所以,火箭炮的研制工作陷入了停顿。没想到,中国人不但研制出来并投入战场,而且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炮弹爆炸的情况上看,这种火箭炮的口径也不是很大,顶多只有四十毫米左右。按理说,这玩意儿只能用来对付步兵,可是自己按老规矩把火炮集中起来使用,却正好给了它们发威的机会。事后调查发现,美国火炮大部队是被自己地炮弹殉爆时给炸毁地,火箭炮只能大量杀伤炮兵,却无法给大口径火炮造成多大的伤害,除非直接命中,否则顶多就把它们的轮子炸飞了而已,修一修后又可以投入战斗。
在没有飞机支援地情况下,想要摧毁中国的火箭炮,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不过,如果把炮兵分散布置的话,倒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消极办法。艾威尔注意到,火箭炮每发动一轮攻击后,起码要歇上五六分钟时间,可见这玩意儿装填、操作都不容易。这是火箭炮的一个弱点,想要摧毁它们,这可能是唯一可以利用的一点。
把目光转向阵地后面两公里处的针叶林,艾威尔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中国人可以把火炮藏在树林里并进行了有效的伪装,那么,为什么不能把他们那可怕的坦克也藏在里面?如果这个推断可以成立的话,那阵地前面没有埋地雷的疑问也可以得到解释了。他们不埋地雷,并不是因为运力上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在北极圈内埋雷太过于麻烦,而是为了保留通道,以便坦克和装甲车辆可以随时出击,当然,跟着出击的,肯定还有日本黄军的摩托车了。地雷阵挡不住坦克的出击,但是却可以对日本人的摩托车造成伤害,没有步兵的支持,坦克部队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埋地雷的话,对中国人更加不利。但是,他们显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攻击方向,这完全得看战场上的情况而定。所以,阵地上处处无地雷,这说明,中国人的机械化部队处处都可以出击。
现在,后继部队还在大熊湖的富兰克林堡一带,离此地还有八九天的路程,就算他们拼了老命地赶路,起码也得七天以后才能到达。在后继部队没有到达之前,自己最好还是小心一点儿的好,不能再着中国人的道了。艾威尔站了起来,朝着帐篷外望去,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可外面还是很亮,近处的景物还清晰可见。艾威尔苦笑了一下,想在这个地方搞偷袭,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样子,这个法子也是行不通的。
第九部 第十二章 斗智(下)
更新时间:2008…10…29 19:52:11 本章字数:2086
九一六年九月四日凌晨,阿克拉维克镇郊外的中国阵
卓志军中将拿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美国人的一举一动。寒风瑟瑟,吹得他附近的共和军陆军军旗哗哗作响,军旗下,他那笔挺的身体更是显得高大魁梧,肩膀上那两颗闪闪发光的将星,在北极圈凌晨那柔和的光线下格外耀眼。在他的旁边,站着参谋长蔡兴少将和黄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员森口次朗大将,他们也都拿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美国人。唯一不同的是,蔡兴少将观察得是那么入神,那腰杆子跟标枪一样,笔直笔直的;而森口次朗则是时不时的放下望远镜,观察了一下两个人的脸色后,这才接着干自己的事情。在中国人面前,这个日本雇佣军大将的腰杆子,从来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挺直过,估计自他这一代开始,子子孙孙几十代人的腰杆子,在中国人面前都别想挺得直直的。
卓中将保持着这个姿势已经有一个小时左右了,整整一个小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手中的望远镜也没有放下过,看得森口次朗咋舌不已,这个卓将军的坚毅还真不是盖的,看了这么久也没有感觉到累,怪不得陈剑大将会把防守这个布鲁克斯岭山口的重任交给他,果然是慧眼识珠啊。几年前的中日战争,日本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败在这个卓志军手下,看样子并不是偶然,只要侍候好了这个年青将军中的佼佼者。说不定自己以后将会财源滚滚,仕途顺利。想到这里,森口次朗地腰弯得更低了。
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卓志军说话,实在忍不住了,森口次朗终于鼓起了勇气,小心翼翼地问道:“卓将军,美国人这是准备干什么?这么个大清早的。他们就出动了这么多人。以阿克拉维克镇为中心大搞工事。而且工事的规模相当庞大,估计可以放下十几万人的部队。难道,他们想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与我们打持久战?要知道,再过一个多月,这个地方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了,温度会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甚至更低,除了半地下工事里面。任谁也没有办法在野外度过北极圈的冬天。”
摇了摇头,卓志军终于放下了望远镜:“不,艾威尔是个聪明人,他绝不会傻到跟我们打持久战的。他正在做地事情我也猜不大准,不外乎几点。第一,他们在昨天地战斗中损失惨重,被打得没有了信心,只好构筑防线。等后继部队地到来。不过依我看。这一点不成立。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