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大赦归大赦;大赦的也只是从犯再已;那些主凶之人却是一丁点不能手软;这也是刘大夏去北通州的主要目的。
除了刘大夏;到了次日的清早;朝堂上;朱佑槽又颁发了旨意;令各部堂由吏部shì郎王鳖牵头;立即赶赴北通州处理善后事宜。
若刘大夏是去唱黑脸;那王鳖就是去唱白脸的;穿了;就是去安抚的;杀人是要杀;可是该抚慰的还是要抚慰;至于北通州的损失也要统计出来;这叫双管齐下;否则是要闹出乱子来的。
穿了;柳乘风那边确实是稳住了局面;可是真正擦屁股的事;朝廷还得去做;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到最好;杀贼不如防贼;就是这个道理。
朝堂上;朱佑樘一言不发;朝臣们倒是发表了不少意见;有的了些善后事宜;有的要求各地对这些余孽加强防范;也有不少人索xìng开骂;弹劾是大明朝的老传统;这么大的事没人背黑锅;这还了得?
结果最倒霉的就是顺天府府尹了。本来这黑锅是让北通州知府来背的;奈何人家知府周泰很硬气;在这次乱党事件中经受了考验;非但如此;还立下了不的功劳;自然没人再去挑他的错处;如此一来;这责任自然落到了顺天府府尹的头上。
原因很简单;北通州是在顺天府的治下;顺天虽然也是府一级的设置;可是级别大致相当于巡抚;下辖京畿各府县;这北通州也算是顺天府的辖区;这黑锅总有人背;当然就是你了。
于是都察院这边走马换灯地出来;不知搜罗了顺天府大官员多少的罪证;纷纷弹劾顺天府府尹以及以下宫员玩忽职守;顺天府府尹辩无可辩;虽然明知道这事儿真不是自己的责任;却也不敢争辩。
朱佑樘倒是当机立断;直接免去了顺天府府尹和顺天府丞的宫职;顺天府府尹是直接责任人;若是他不顶罪;那谁来顶罪?总不能让内阁来顶这黑锅吧。至于府丞;其实也是冤枉;不过他敲分管顺天府的邢狱事务;这种事儿;他一个玩忽职守是跑不掉的;现在秋后算账;自然少不得找上他算账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该查办的查办;该安抚的安抚;该追究的也追究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约莫着是该封赏了;毕竟这一次弹压乱党;确实有不少官员出了不少力;这些人也该论功行赏了。
不过这些有功的官员大多数在朝廷里也没人认得;大家也没多少兴致琢磨这事儿;行赏就行赏;大不了挪出几个空缺职位给他们;也没有什么妨碍。
甚至;这朝堂里的衮衮诸公;对那些有功的地方文武官员;心中也不免有点儿歧视;这里头就有典故了;在大明朝;读书人是分为三六九等的;别看好像都是进士;可是进士和进士又不一样;至少这进士里头区别就很大;比如每次科举;都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一甲是进士及弟;二甲是赐进士出身;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这字面里的意思也有点儿意思;首先;进士及第才是铁杆的进士;二甲呢;多了一个赐字;意思是;你还不够资格;不过不要紧;皇恩浩dàng嘛;赐你一个就是。到了三甲;又多了一个同孛;这意思是你更不够资格了;不但要赐;还要多个同;就是赐给你进士同等的身份。
字面上的意思不一样;真正落到了实处也是不一样;一般一甲的进士直接入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这些人叫庶吉士;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将来定是要一飞冲天的;大明朝历来的内阁阁老和尚ì郎;也大多是从庶吉士里选拔。可是你要是考中的是二甲末尾或是三甲;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也会先让你实习一下;会把你调入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里实习;不过这些人叫观政士。
一般的情况;庶吉士是一辈子呆在京师的;而观政士过了一两年就要打发出去;先从县丞做起;慢慢地熬资历;若是运气好;又有机缘;那也最多做一个封疆大吏;这已经是顶天了。
所以别看京官清苦;可是未必就羡慕外放的官员;在他们眼里;这些个观政士出身的官员总比自个儿矮了一截;论前程、论出身、论学问;京宫们都要压他们一筹。
正因为是这么个想法;所以大家对论功行赏的事很不在意;论功就论功嘛;这些人只是走运而已;反正也是微不足道;没什么可期待的。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衙之外;朱佑栓并没有让吏部、兵部拟出升赏的人员;随异便大手一挥;散了朝。
皇上的举动;这时候就有点儿暧昧不清了;在大家看来;皇上不提这事儿;这是打算把论功行赏的事当作大事来抓;理由很简单;这赏是一定要赏的;若是平常的赏法;都是让内阁或者吏部、兵部拟出一个章程;然后皇上过目一下;甚至有的连看都不必看;直接让司礼监批红就是。
大多数的升赏;其实都是这个路数;这是规矩;大明朝历来都是如此;毕竟皇上日理万机;升赏的官员又多;也不可能一个个过问。
可是现在朱佑栓不在廷议的时候谈这件事;这就明朱佑栓摆明了是要sī底下与相关的官员商量着来办;这样的举动;就值得玩味了;皇上要和臣下商量有关官员的升赏;这就明皇上对这一批功臣很是重视;甚至打算亲力亲为。
一般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宫里近几日要将这事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这一次的升赏只怕很是丰厚;不定在这些人里头;有不少人要官升三级也是未必。
面对朱佑樘的态度;不少朝臣有点儿坐不住了;都认为皇上太过题大做;这些人的功劳当然是有的;可是这般优涯;未免太庇护了一些。
不过现在皇上正在兴头上;也没人敢什么;大家各自散了朝;议论纷纷地去了。
这些官油子们的猜测果然成为了现实;到了正午;宫中传召内阁大臣刘健、吏部尚书马文升入宫觐见;看样子还紧急得很;而传召刘健倒也罢了;偏偏还搭了个吏部尚书马文升;这里头的意味就更加深长了;陛下果然是要亲力亲为了。
………………………………………………
今天第二更更得还算早吧;老虎争取第三更更得更早一些;九点前吧。。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无戏言
这一次诏入宫中的;除了内阁犬学士刘健;还有就是史部尚书马文升;其实听到皇上传唤;无论是马文升还是刘健;心里都有些不快。
倒不是刘酵马文升反对论功行赏;只是觉得皇上这么做;实在有点儿“过;了。
这种事皇上亲力亲为;制定升赏;也只有在文皇帝靖难之役之后;亲自为靖难功臣们拟定赏赐;这一次平叛的功劳虽然不;可是和靖难之役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
其实刘健已经猜测出了皇上的心思;天子脚下;北通州出了乱党;皇上的面子是有些挂不住的;当今皇上虽然不至于好大喜功;可是毕竟为政这么年;自诩也有点儿政绩;可是这眼皮子底下的乱党;却将皇上推入了尴尬的境地。
既然如此;那么皇上只能在论功行赏这事儿上做文章;不管怎么;柳乘风的密旨是皇上给的;柳乘风这千户也是皇上选定的;这么一来;柳乘风等人越是居功至伟;也正印证了皇上的眼力非凡。
所以皇上很聪明的选择了模糊掉造反的yòu因;干脆果断的免除了顺天府尹和顺天府丞的职务;却又大张旗鼓的论功行赏;这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当今皇上选要用能;治国安邦。
另一个原因;或许就是柳乘风了;刘健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柳乘风的圣眷;这个家伙;到底靠的是什么;让皇上对他似乎越来越喜爱的;刘健琢磨到这里;就苦笑起来;他不是李东阳;论琢磨人心;李东阳更胜他一筹;与其琢磨这个;还是做好这北通州的善后的事宜再。
到了正心殿;二人行了礼;朱估樘拿着柳乘风送来的奏书正不吭声的看着;微微抬眸;只是朝他们点了点;又继续埋首在这奏书。
良久;他抬起头来;淡淡的道:“宋庄千户所千户朱海德;临危不惧;不为乱党所迫;后又奉命骗开城池;功劳不;这样的人;朕岂能不用?调入京师吧;五军营那边;效义营那边不是缺一个营步军把总吗?就让他来补这个缺吧。”刘健不由呆了一下;心中的骇然可想而知。
那朱海德是什么人;不过是个千户;可是五军营就不同了;这五军营是京师卫戍三大营之一;若是算上禁卫;整个京师有五大营;可疑论起权责;五军营的权力最大;五军营由马军、步军组成。太祖皇帝在的时候;设大都督府;以节制中外诸军;可是到了文皇帝继位;认为大都督府的职权过大;就是便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称为五军。
除在京卫所外;每东又分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兵旧万人;轮番到京师操练;称为班军。
也即是;五军营的编制在十万以上;是保卫京畿最重要的力量;而效义营是五军营之一;下设马军把总、步军把总二人;马军把总辖制三千骑军;步军把总则是辖制步兵二十卫;二十卫;若是满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