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高王已经抵达了北通州;只怕也就是明后两日就能抵达京师怎么;人手都布置好了吗?”
柳乘风道:“陛下;都已经布置了;以鸿胪寺为中心;附近都埋伏了人手”
朱佑樘颌首点头;道:“可是东厂那边却是;最近京师里有些人开始寂寞不安起来;要心;不要大意”
柳乘风不由愣了一下;东厂那边……
他早就猜想到;东厂那边最近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似乎在查探什么;原以为东厂和锦衣卫一样;目的都是上高王;可是现在看来也未必是不是他们收到了什么风声才骤然紧张;连萧敬都亲自出马调度?
不过东厂现在在查的事只怕和上高王也是息息相关;柳乘风不禁问:“陛下;京师里有什么动静?”
朱佑樘只是随口道:“现在还没有眉目;朕也不好;怎么;你又想和东厂抢功了?”
这一句话算是很不气的;柳乘风心里不由委屈地想;抢功?我什么时候抢功来着;那些死太监要做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柳乘风正色道:“微臣只是觉得京师的异动和上高王似有关联;多问问总是好的”
朱佑樘道:“你的倒是没有错;哎;郡主下嫁;居然闹出了这么多事”他叹了口气;继续道:“等上高王到京之后;就让龙亭郡主入宫来;她是宗室;和宁王等人牵涉不深;自要加以甄别;到时候朕还要赐婚呢既然上高王就要入京;你也要及早做好准备;不要耽误;下去”
和朱佑樘了一席话;让柳乘风心乱如麻;一方面是龙亭郡主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烦;实在话;他是当真不想娶这个郡主;只是眼下圣旨都出来了;宁王那边也有了应对;就是他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重要的是;宁王这个大麻烦;事实上;朱佑樘最近几次对宁王的布局都是柳乘风怂恿的;这就意味着;宁王的事;他就得承担起责任来;现在宁王从台下走上了台前;必然会不断地采取动作;朝廷要反击;维持住这斗而不破的局面;柳乘风非要出力不可
至少在眼下;上高王抵达京师;柳乘风就不能袖手旁观
他吁了口气;心里暗叹自己当真是劳碌命;不过劳碌命也总比坐冷板凳的好;朝野上下不知多少人巴望着劳碌一下呢
柳乘风没有立即回家去;事实上;现在侯府已经修葺得差不多了;再过些时日;他就要从温家搬过去住;这些日子;温家那边都在忙这件事而柳乘风现在却是不想回去面对这些琐碎的事;倒不是他不负责任;只是上高王既然到了北通州;自己还得再去做最好的布置
带着几个随从一路打马到了烟花胡同百户所;百户所这里;人员进出很是频繁;这儿已经成了整个内城的调度中心;各种各样的命令传达出去;又有无数的消息汇总过来;刘明星现在算是彻底地老实了;内城的五个千户所现在也知道该听谁的话才不会出什么差错;所以事务很繁杂
柳乘风进了去;便开始看从各处收拢来的消息;这些消息大多数是针对东厂的;他得先明白;东厂到底想做什么
不过这些消息倒是越来越让人疑惑了;东厂在鸿胪寺确实也布置了人手;不过明显不多;大多数的人手却是布置在了迎春坊;柳乘风不由想;难道东厂的注意力是在迎春坊?或者;上高王在迎春坊已经有了布置?
不可能
上高王朱宸濠这个人;柳乘风是打过交道的;这个人精明有余;可是他能做到步步为营;柳乘风却是不信;又或者是;上高王只是个幌子;而真正布置这一切的是宁王;这倒是得通了;借着上高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而宁王却在其他地方着手准备;而迎春坊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柳乘风不由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睛;不再去看奏报;反而是靠在椅上;一副悠闲的样子;手里不禁打起了节拍;心里忍不住在犹豫;自己是不是该去和萧敬接洽一下
可是很快;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萧敬这个老狐狸一直和锦衣卫明争暗斗;虽自己和他的关系缓和了一些;可在厂卫之争的大背景之下;就算自己与这个老狐狸的关系到了至交的地步;萧敬也绝不可能和柳乘风掏什么心窝子;既然问不出什么;当然还是不问的好
…………………………………………………………………
第一章送到;这月最后一天;依然求求月票;还有;各位亲朋好友们;中秋快乐哈(未完待续)
(。。 )
第四百三十三章:嚣张
第四百三十三章:嚣张
北通州。 e^看
整个北通州已经焕然一新,虽然也在下雪,可是与南昌府里四周都是衣衫破烂的流民相比,这里的人实在是富庶得多,聚宝楼的出现令北通州比从前愈加繁华,听在城郊就有上千家各种作坊出现,大量的商贾手里有了余钱再不是回家置地了,而是将大笔的银钱投入这水陆交通要冲,开设起了各种作坊。
如今的商品日益紧缺,大量的需求催生之下,使得不少货物的价格节节攀升,开设作坊已经成了获利巨大的生意,虽然没有投入到土地中稳妥,可是挣的银子却是投入土地的十倍以上。
大量的作坊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北通州纵是人满为患,可是人手仍然紧缺,因而工价也是日益高涨,一个熟练的工匠每月挣五六两银子根本就不在话下。要知道,便是一个学徒也有一二两银子,若是在乡下做佃户,一年到头也未必能挣来三四两银子,连吃饱喝足都成了问题,而在这里,只需有气力,一个月的工钱就足够买一石半的大米,足有五百斤之多,一日若是一家老吃三斤,也足够吃数月之久,换句话,在这北通州,人们终究有了余钱,人有了余钱就难免添置一些东西,比如衣饰,如今在这北通州,衣饰已经开始从从前的自家织造到成衣铺子里♂。。Om♂购买过渡了,至少穿成衣铺子里的衣衫已经成了一种风尚。
比起自家扯布缝制的衣衫来,成衣铺里的衣衫明显做工更精细,也愈加光鲜,各家成衣铺子为了吸引顾,几乎每个一年半载就要推陈出新,因而在北通州的大街上,上至高官巨贾,下到寻常百姓,如今都穿着花哨的袄子,或是新款的棉衫。
从刘记栈的六层往下看去,虽是雪花纷纷,可是人流却是不减,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朱宸濠就倚在这六层的勾栏边,如今整个栈已经被他一行人包下,这一路从南昌府进京,和上一年回京所闻所见竟是大不相同,虽偶尔也能看到流民,可是流民的数量却是骤减了不少,单从人的脸色和衣物看来,似乎整个天下都有了改变。
至少一路的驰道,能够看到川流不息装载着货物的马车驴车,有的是从南通州去廉州,有的是从江南前往南通州卸货,以至有些地方因为车辆过多,竟会有堵塞的迹象,这在一年前是无法想像的,一年前,那只是用灰土夯实的官道,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大多数时候,整个官道里一个人烟都没有,便是少量的商队,那也是风声鹤唳,生怕在这没有人迹的地方突然蹦出山贼。
可是现在,虽然驰道许多地方还未完工,可是那些完工的路面上,那用碎石铺就,再用煤灰压实的道路,不但走起来轻快,而且远行的商队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朱宸濠这一路走来,越走越是心惊,这里和南昌相比,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朱宸濠此时竟然颇有些希望南昌也修筑连通天下的驰道了,至少有了驰道,对江西益处不少。可是随即一想,他就打消了这念头,修筑驰道得益最大的是朝廷,这意味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大,若是让朝廷与南昌连起来,朝廷的大军先锋只需半个月功夫就能够从京师直抵南昌,更重要的是,有了这驰道,整个南昌府都会暴露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在朝廷掌握之中,这对宁王府并没有好处,而恰恰相反,害处极大。
宁王之所以能以南昌府为中心,在暗地里控制半个江西,以至左右官员的任免,在各衙门里遍布他们的耳目,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江西多山,北面又有长江通途,有浩瀚的鄱阳大湖,这使江西不断处在半封闭状态,朝廷对江西的控制只能依靠一个巡抚,几个巡按之类的官员,而一旦修筑道路,这等于是宁王自己找死。
“哼!”朱宸濠看着下头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忍不住道:“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定下的国策便是重农贱商,现在朱佑樘那子竟然如此悖逆祖制,迟早有他的苦头吃。”
这句话,颇有些吃不到葡萄葡萄酸的味道。
站在朱宸濠身边的,是一个四旬上下的幕僚,此人乃是江西名士刘养正,早年做过官,弘治皇帝继位之后,以他依附万贵妃为由罢了官,刘养正回乡之后索性做了个雅士,每日**诗作乐,倒也自得,慢慢地,他的才名更是传遍了乡里,宁王派人去请他,听他听到这消息,连鞋子都不肯穿便飞快地下榻,间接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