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宸濠淡淡一笑;道:“会的;陛下这一次是动了真怒;只怕已经对百官们生出不满了;此时正需要刘吉;既可以为他分忧;同时也可以借助刘吉来平衡朝中的刘健余党;不出三日;刘吉必定入阁。”
………………………………………………………………………………………………
第四章送到;月票告急;求月票了。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章:厚颜无耻大学士
朱宸濠闻言;顿时大喜。
刘棉花这个人;人所共知最是利益熏心;此人很有手腕;可是对权利很是热衷;当年刘健取代他为内阁首辅;想必此人早已怀恨在心;再加他从一个首辅重新入阁;按资历来;他应当排在内阁第一位;可是实情却又不同;毕竟头还有个李东阳和谢迁;这二人素来不与刘棉花为伍;刘棉花入阁;肯定会挑起腥风血雨。
对朝廷来;若是内阁不稳定;或者阁臣相互拆台;那弘治盛世只怕也就完了。
大明朝的内阁大臣们能跻身入阁的;哪个不是才华出众的人物?可是内阁里最成功的三大内阁也只有三杨内阁、刘健内阁和张居正内阁而已;这三内阁之所以如此成功;并非是阁臣们能力出众;其实基本历代的阁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如徐阶、如夏言人等;这些人的手段只怕比刘健更加高明一些。
但他们之所以没有刘健内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却是内耗;内阁阁臣之间相互拆台。而这最成功的三大内阁却是不同;三杨内阁与刘健内阁能够做到同舟共济;内阁阁臣之间空前团结;所以能同心协力;共度时艰;便是天塌下来;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弥补施政的错误。张居正内阁虽然未必团结;可是张居正一人几乎压制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一手遮天;虽然这种团结建立在强力之;可是也算是团结在了一起。而其他历代的内阁。阁臣之间既没有刘健等人这样的同舟共济;也没有如张居正怎样的铁腕人物;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的心力都用在了内耗;大家各自结成一派。相互攻讦;出了灾荒;不是想着尽力去救灾;反而是拿着这灾情大作文章;尽量的借此来整倒自己的对手。碰到这种内阁;就算是阁臣再如何厉害那也是白瞎。
朱觐钧要制造的就是这种局面;而现在;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刘棉花一旦入阁;整个内阁也势必会四分五裂;此前空前团结的大好局面也会随之不在;朱觐钧才有火中取栗的可能。
“眼下你我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刘棉花虽然不是我们的人;可是和我们一样;都是李东阳、谢迁等人的仇敌;一旦他入阁。这朝廷肯定要乱起来。”
朱觐钧喝了口茶;显得有些兴奋;整倒刘健;确实给他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快感。不过他也明白;要彻底坏了这弘治之治的局面却还只是第一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因此也尽量地克制住自己的喜悦。
朱宸濠道:“方才父王不是皇已经病重了吗?若是弘治一死……”
朱觐钧摇摇头道:“只怕没这么容易。皇这一次至多只是气坏了身子而已;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这头。”
朱宸濠点点头。
…………………………………………………………
京城。
一个又一个消息几乎让整个京师沸腾起来;先是传出皇重病;紧接着刘健回家养老;蔡昌获罪下诏狱;一时之间;天下震动;为刘健、蔡昌疾呼的人大有人在;原本蔡昌只是罢官倒也算了;可是这一次却是下了诏狱就完全不同了;弘治皇帝继位之后;从来没有命锦衣卫捕过朝廷大臣;而现在;终于还是开了先例。
再加刘健的突然倒台;更是让人嗅到了一股不详的气息。
此后;又是一封圣旨出来;命刘吉入阁;立即赴任;不得有误。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朱佑樘在病榻之中深思熟虑的结果;刘健经营内阁十几年;树大根深;现在既然让刘健回家养病;而自己身体又是虚弱到了极点;君臣之间既然已经产生了裂缝;那为了以防万一;就只有拿出一个人来制衡刘健了。
李东阳、谢迁人等都和刘健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刘大夏、马文升这些人也和刘健密不可分。可以;整个朝廷都是刘健的人;现在刘健虽然养病去了;可是影响却还在;刘吉这个人虽然素来为朱佑樘不喜;可是刘吉确实是最好的人选;此人能力极强;资历又老;和刘健又不是一党;都符合朱佑樘选为入阁的条件。
只是这一道圣旨出来;顿时又引起天下哗然;刘棉花居然又入阁了;这位纸糊内阁里出来的中坚人物;如今又将成为内阁中枢;若换做是在成化朝倒也罢了;纸糊的内阁、泥塑的尚嘛;大家捏着鼻子也就认了;偏偏这是弘治朝;于是一时之间;京师乱作了一团;破口大骂;反对;甚至还有人索性提着砖头往这刘吉的府丢砖头;更有人放话;刘吉要是敢赴任就有他好看的。
刘吉虽然致仕;老家也不在京师;可谓这位仁兄显然对京师有了感情;致仕之后居然一直没有回乡;反而一直在京师里呆着。于是这刘府一下子不太平了;各种恐吓信纷沓而来;不过大家似乎也看了刘棉花的脸皮;刘棉花接到了圣旨;按道理;朝廷给他这么大的担子;他无论如何也得再三推辞;就算想出仕;至少也得推辞三次才成。而且一般内阁大臣若是被人骂得狠了;大多数就算是在任也得乖乖地递交辞呈;毕竟没有群众基础嘛;读人还是要脸的。可是这位棉花兄倒是实在;生怕圣旨下来自己推辞一番之后宫中改变主意;更怕夜长梦多;居然接了圣旨;当即便入宫去谢恩了;到了下午直接就去内阁当值;脸皮之厚让人叹为观止。
内阁里头;李东阳和谢迁就不太自在了;皇病重;公务都压在他们身;刘健这一去;更是让他们压力倍增;二人眼中都布满了血丝;满是疲态。而刘吉的搀和也让二人恶心不已。他们在从前和刘吉没少打交道;用刘健的评价来;这位刘学士就是个无耻之尤的人;不但无耻;而且还把权位看得很重;这也是为什么在一片叫骂声中;刘吉还能如此欢天喜地赴任的原因。
刘吉年纪其实不算太大;不过六旬而已;若不是当时皇不喜欢他;也不会及早致仕;在家里赋闲了七八年;身体居然还是硬朗得很;一进这内阁;一开始倒也没有摆架子;乖乖地坐在了从前谢迁右手位置的案牍后头。
从前他是内阁的一把手;而现在只算是新人;刘吉显然还是很有觉悟的;真把自己当作是新人来看了。
甫一坐下;刘吉见李东阳和谢迁二人不太搭理他;于是便堆笑起来;微微一笑;抚摸着案牍道:“致仕了这么多年;赋闲了这么久;现在朝廷盛情请老夫入阁;陛下亲下了圣旨;老夫虽有悠悠南山之心;却也知道家国为重;不得不贴这把老骨头;无论如何也得挑起内阁的担子来;只是政务生疏;还要二位多请教。”
见过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还什么朝廷盛情邀请;李东阳倒也罢了;他是素来懂得隐忍的;可是谢迁却是恶心得不行;假装自己在看奏;压根就不理他。李东阳却是抬眸;含笑道:“刘公乃是三朝老臣;如今起复可喜可贺;我和于乔倒还得多多向刘公学习。”
刘吉颌首点头;其实他虽然无耻;可是面相其实还算不错;相貌堂堂;再加两鬓斑白;还真有几分道德老人的气派。他含笑道:“李公气了;是了;内阁这几日都忙些什么?老夫也好出一份力。”
李东阳道:“是为了江西救灾的事。”
刘吉听了;一副不以为然;救灾那是下头做的事;堂堂内阁大学士怎么可能连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都亲力亲为?他淡淡一笑;道:“老夫听;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宣府的事;宣府那边自从那个左丘明获罪之后就再没有巡抚了;大家都廉州侯必反;老夫却是很不认同;廉州侯拳拳报国之心;连老夫都汗颜;再有人廉州侯有反心;老夫是绝不答应的。”
棉花兄倒是什么都看得明白;刘健倒台的原因就在这宣府;虽然和廉州侯的关系不是很大;可是自己不能重蹈覆辙;所以自个儿得先表个态;暂时不能和廉州侯有什么牵连。不过下一句;才暴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他淡淡一笑;捋须道:“不过廉州侯节制宣府;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朝廷该派的巡抚还得派出去;只是不知内阁这边拟定好了人选没有?”
李东阳和谢迁二人顿时四目相对;这老东西还真是精明;廉州侯虽然节制宣府;可毕竟只是钦差的身份;能在宣府呆多长的时间?而宣府巡抚的空缺却是实实在在的;刘棉花一眼就看出了这里头的关键;直接就问起这巡抚的任免了;摆明了是火中取栗;趁着所有人在为廉州侯的事争论不休的时候;想将这宣府巡抚拿下来。
………………………………………………………………………………
昨天更四章;今天更三章;明天仍然四章爆发;大家给点月票;老虎不会求月票;开单章去求也觉得麻烦;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