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南一直是南洋强国;连它都愿意服软;谁还敢再推三阻四?若是违拗;只怕最后的结果不会比安南或是佛朗机人的下场更好;可要是顺从;至少还能保证名义的王族身份和一部分的王族特权;这其中的选择;实在有些艰难。
谁都不愿意承担风险;可是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各国只能再看看风向再。
紧接着;真腊国王被请入了出宫;王宫的使者直接到了迎宾馆前来请人;真腊王刘正哪敢怠慢;忐忑不安的入了楚宫;他原本的主意是先看看再;可是楚人已经点了名;他就是想不也是不成了。
在王宫的路程之中;真腊曾经做过许多打算;权衡了许久的利弊;真腊毕竟和佛朗机人不同;他们土地广葆;并没有海岸线;所以并不怕南洋水师的威胁;可是刘正真正担心的是真腊内部;真腊和安南相比好不了多少;常年的征战;早已大大的激化了内部的矛盾;此前在国中就曾有几次起义;不过真腊依靠着不断向聚宝钱庄贷银;也都度过了一次次的危机;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叠人或者锦衣卫在暗中捣鬼;那楚王又愿意倾力资助国内的叛党;甚至收买一些将军反叛;刘正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了火山口上;稍不留神;就可能万劫不复。
坐在马车里;刘正哀叹连连;等到下车入宫之后;却发现楚王根本没有见他;他被领着直接的是楚国议政府;议政府里;李东栋只是眯着眼看着他;气势十足;随即一份协约摆在了他面前;李东栋倒是没有极力服他全盘接受;只是淡淡道:〃殿下有诏令;真腊与我大楚也是兄弟之邦;楚王殿下一直期望与真腊永结同心;只是不知真腊国王殿下意下如何?〃
刘正的脸都绿了;他养尊处优了一辈子;从未有人胁迫到他这个份上;这还是第一次。
可楚人越是强硬;越是让刘正感受到对方的底气;刘正几乎是微颤颤的拿起了那份协约;心不在焉的看了一遍;里头的内容和安南人的协议并没什么不同;他心中努力在挣扎;时而打算冒险;时而又担心整个王族的命运;整个人晕沉沉的呆立了半晌;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道:〃楚人当真能保证真腊王族的利益吗?〃
〃楚国的宗庙若在;真腊的宗庙就能保全〃
在得到了确认之后;刘正咬了咬牙;终于点了点头:〃既如此;王愿与楚国共进共退。〃
………………………………………………………………………………………………………………………………………………
安南和真腊的妥协;使得事情很快就明朗起来;其余各国只能选择低头;这消息传出;整个楚地都已经疯了;报纸中几乎每日都在述此事;以至于这消息甚至传到了大明;学而报更是大篇幅的进行报道。
而消息传出;顿时也让天下的商贾重新将目光落在了南洋;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块沃土万里;幅员千万的土地;自此之后;在南洋行商将会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从前许多不能做的生意;如今也已经完全放开。
各国的关税;必须由楚人决定;这就意味着;汉商的货物将会以最低的关税进入;而其他各国的商贾;如那叙朗机人亦或是大食人;就算他们的货物再精美廉价;可是只需针对他们的关税稍微上扬;就足以让他们血本无归。
而且楚国已经开始发行纸币;意图是用纸币来节省银钱交易的麻烦;自此之后;各国都将通行这种纸币;这就意味着;将来交易更加便利;而且这纸币将由楚国聚宝钱庄发行;信用也是绝无问题。
如此一来;商贾们不但可以自行前南洋各国购置产业;随意收购矿山;倾销货物;也不必担心人身安全是否会有保障。
在以往;廉州与各国做生意的模式往往是从廉州抵达各国的口岸;随即便在大明的租借地卸货;再在租借地与藩人们进行贸易。这样的贸易往往手续复杂;况且在大明内部;大多数已经开始用银票进行交易;可是在藩人们眼里;他们只认同金银;便是大明的铜钱;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自此之后;整个南洋将会成为一个整体;一个新的契机;似乎已经来了。
商贾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在打定主意之后;各地的商贾已经开始筹措了;现在天下最值钱的并非只是货物;而是矿石和原材;南洋蕴含着无数的金银铜铁的矿石;更有无数的原木;此时若是不趁机购置些土地;开畜山;更待何时?
廉州城里;如今已是水泄不通;从大明各处赶赴来的商贾显然已经超出了预期;所有的栈已经住满;大家现在都是引颈相盼;等待着官府把一些细则颁布出来;只要出了细则;大家才好下手。
………………………………………………………………………………………………………………
第二章送到。
(无弹窗)f( )
(。。 )
第九百零七章 :另一起风暴
柳乘风显得有些疲倦;他已经连续几夜没有睡好;不过现在是紧要时刻;只得强撑着日夜进行各种朝会。
现在商贾要求王庭拿出具体细则的呼声已是越来越高;而楚国这边也正好趁热打铁;眼下最紧要统一行政;将这南洋重新进行行政规划;否则按着原来各国奉行的一套;只怕非要乱套不可。
不过此事的细节;议政府已经拟定好了;议政府将整个南洋分为了四十余府;如安南;就分为了南越、北越二府;真腊也是一分为二;至于吕宋;则分设三府;按大明的前例;每府派驻知府管理;而要任知府;既可采用汉人也可任用藩人;不过前提条件是必须得有楚国认可的资历;比如需精通汉话;能书写汉文;过诸子百家的书籍;并且有一定的资历。
一般情况;知府由本国举荐;再由议政府进行审核;若是审核通过则进行委任;若是审核不通过;则由议政府重新任命。
这个条文倒是照顾了一歇人的利益;至少给予了他们提名的权利;而议政府牢牢控制着决定权;同样掐住了各国的命脉。
除了行政的划分;接下来便是律法的制定了;各国的律法不一;很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刑曹开始根据大明律进行了律法的制定;同时请了各国前来讨论;以保证这律法至少在表面上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而柳乘风对这些并不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那便是即将迎来的裁军和联军的招募;按照柳乘风与各国达成的协议;各国除了藩王王室的护卫之外;不得保留任何军队;所有军队全部裁撤;又或者抽调一部分精锐编入南洋联军;联军共设两大营。分别是汉军营和藩军营;汉军营只招募汉人青壮进行操练;藩军营则五花八门了。其下分设安南营、真腊营、吕宋营、爪哇营之类;每营的编额为五千;营中又分马步炮三军。统一操练之后;分派各地驻守;如安南营;往往都会派遣往爪哇国驻扎;爪哇国大多驻扎在吕宋;如此一来;藩兵们总是驻在他乡;甚至连语言都不通;平素又都关在营中操练;粮饷全靠楚国进行调配和输送。就算想要闹事也闹不起来。
当然;汉军营的武官都是汉人为主;而藩营则会适当增加一歇人;于是柳乘风便又有了一个想法;设立武官学堂。武官学堂可以由汉人和藩人的贵族之中选拔;让他们接受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同时潜移默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使这些平时无所事事的藩人贵族们寻点事情做。
在待遇方面;柳乘风给藩人贵族一向是优渥的;毕竟拉拢住他们。能缓和一定地矛盾。
将细则敲定的差不多;柳乘风才松了口气;这灯火通明的议政府大堂里;柳乘风伸了个懒腰;不禁对李东栋道:“事情做成了;孤王也能松一口气;忙碌了这么久;孤王也该享享清福;孤王要歇息几日;剩余的事;你们自己酌情办理吧。若是实在有难以决断的事;再来禀告吧。”
李东栋的心情大好;这一次等于是蛇吞象;廉州不用刀兵便一下子控制住了整个南洋;而且控制之深并不比郡县制要差多少;现在是皆大欢喜;商贾们又瞄准到了商机;工作机会也大大增加;更多涌入的汉人趁机可以得到安置;他这领议政;实权也从一个弹丸国一下子扩大到了整个南洋;各口岸的关税、庞大军队的运转协调、大量官员的任免大权也都落在他的手里;可以他这领议政;其实权柄上已经不比他的族兄要差多少了。
他抖擞精神;点了点头道:“殿下是该歇一歇了;其余的事交给我们来办即可。”
柳乘风心满意足打了个呵欠;随即踱步离开。
走出这议政府大堂;外头的阳光洒落下来;让柳乘风有一种不出的舒服;自己这半年的辛苦显然没有白费;事情如自己计算的一样;现在柳乘风最急需的便是时间;假以时日;他将在这片土地上造出一个奇迹。
想到这里;柳乘风不禁有些血液沸腾了;他曾为大明朝解决了财政问题;缓解了大明的心腹之患;可是柳乘风却知道;其实在大明的内部;仍有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个王朝太平了太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