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皇后脸色又不太好看了;语气冷淡的打断刘健道:“你不要拿这些来搪塞本宫;皇上广开言路是一回事;可是有人造谣生非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本宫也就句准话吧;柳乘风的爵位和封地是一刀一枪自己挣来的;理所应当;至于什么侵吞土地;那更是子虚乌有;现在有人想打廉州的主意;莫是他柳乘风不答应;皇上和本宫也不答应。可要是还有人继续闹;那么对宫里不会有好处;对这些闹事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张皇后完;脸上的怒气才消散;她当然清楚;一味的狠话是不成的;刘健这种人不可能被一两句恫吓的话吓住;随即她的语气又柔和起来:“你是做臣子的;方才也要为君分忧;现在皇上在病榻上还在为这件事烦心;皇上于你有知遇之恩;再造之德;你作为内阁大学士;自该平息这星议才算是为君分忧是不是?本宫素来敬重刘卿;句诛心的话;皇上可以没有本宫;却不能没有刘卿哪;望刘卿好好思量;以国事为重;更该为皇上想一想;无论是用什么手段;把这件事压下去;如何?”
先是来硬的;随即又放低姿态给刘健戴上高帽子;这自然也是张皇后的手腕;不过张皇后话都到了这个份上;刘健若是再个不字;只怕也敷衍不过去了。
刘健深吸了口气;他心里清楚;自己也该图穷匕见了;他沉吟片刻道:“老臣惶恐;当不得娘娘谬赞;话回来;现在那些人这般的闹也确实有些不像话;可是老臣以为;人言可畏;压是压不住的;所以想要平息此事;廉州的事必须得有个名分。”
“名分?什么名分?”张皇后以为刘健在讨价还价;面露不悦之色……(未完待续)
(。。 )
第八百四十五章 :称藩
刘健不疾不徐;慢吞吞的道:“所谓名分;便是廉州的封地;娘娘想必也是知道;廉州有六成以上的封地并没有经过朝廷的认可;朝廷既不认可;那么即是无主之地……”
张皇后打断他道:“无主之地?不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这倒是奇了;天下竟还会有无主的土地?”
刘健不由愣了一下;这张皇后的思维倒是够敏捷的;一句话差点没把他噎死;刘健心里苦笑;却是道:“娘娘错了;是这么;可是那些土地原本属于藩王;我大明天朝;恩泽四方;岂可将藩国的土地纳入名下?事情棘手的地方就在这里;百官们并非针对廉国公;而是害怕廉州这般肆无忌惮的侵吞藩国的土地;会影响到各藩对天朝产生疑惧心理;长此以往;天朝数十年的恩泽就毁于一旦了。娘娘;官员们的心思是好的;若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出此下策。”
张皇后见刘健这般回护那些上书的官员;心里已是很不高兴了;又是出言打断刘健道:“这么来;事情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刘卿;皇上和本宫都仰仗于你;你就是这样回话的?本宫的意思是;如何让那些无事生非的人消停下来;至于什么削减廉州府的封地;此事不容商量。”
刘健苦笑;道:“办法只有一个;不承认柳乘风是我大明的子民。”
张皇后大怒:“刘卿的这是什么话?”
刘健道:“娘娘息怒;老臣的意思是。既然柳乘风的封地是在无主之地上;那么宫里索性就将计就计;向百官承认这个事实;比如不承认柳乘风是我大明的子民;可虽然不承认;他毕竟还占着这么多封地是不是?那么不妨效仿安南、朝鲜国的先例;以廉州建藩国。敕封其为藩王;而柳乘风再不是皇上的臣子;却又是我大明的藩臣。这么做对柳乘风并没有什么损失;恰恰相反;他从一个国公一跃成了藩王。在廉州的一亩三分地上一不二;岂不是最好?”
刘健这么一;张皇后顿时思量起来;不得不刘健的建议并不算坏;张皇后不过是维护柳乘风的利益而已;在她看来;维护了柳乘风就是维护自家的女儿;维护未来的外孙。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敕柳乘风为王;不管怎么。这藩王比一个公爵总是好;而且廉州也不算是蛮荒之地;在那儿建藩为王;足以保柳家世代富贵了。
况且公爵只是依附在皇室身上;现在柳家自然得宠。可是三四世之后呢?不准哪天就获罪了;若是长远的来打算;让他建国称藩显然更有利子嗣。
这么一想;张皇后的脸色好了不少;原先对刘健冷言冷语;现在却被一股子慈和替代。她犹豫道:“这么做;是不是会坏了规矩;祖宗的成法里头可有这一条吗?”
刘健道:“若是不称藩那才是坏了规矩;称藩的话倒是可以效仿安南的先例。当年安南也曾属我大明的辖下;后来朝廷念他们思念故国;因而下旨令他们建藩;这廉州效仿安南国例;也算不上什么坏规矩。”
所谓安南例;其实就是安南国发生了叛乱;文皇帝便命成国公率军攻入安南;处死了叛乱的大臣;可是后来又有兼并安南的意图;于是索性在安南设立了郡县由朝廷进行直接的管辖;安南人不服;于是叛乱不断;明军身陷其中;最后终于决心撤军;扶立安南王室建国称藩。
这个过程也没有刘健的那般轻松惬意;可是按理;这确实也算是有个先例在。
张皇后此时怦然心动了;眼眸便落在了病榻上的皇上一眼;她当然知道;自己和刘健的对话皇上一定也在听;只是不知皇上是什么个意思。
想必皇上和自己所想的也是相同吧;毕竟为人父母的总是希望子女们日子好过些;太子将来要做皇帝;唯有这个女儿只是个国公夫人;虽也算不错;可是毕竟身份还是差了一些;若是能做个王妃;况且这廉州现在也不算穷乡僻岭;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刘禁张皇后并不反对;心里却在感叹李东阳这家伙的手段老辣;若不是他想出这个法子;而单纯去打压柳乘风;只怕就算这事儿办成了内阁也要和他两败俱伤;单看张皇后对柳乘风这般的维护;这事情就没这么容易。反而是这个建藩的法子好;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那柳乘风虽然滚蛋;可是毕竟能做个藩王;还不算亏本;也不至于到鱼死破的地步。至于皇上和张皇后对这个法子也不会有什么抵触。内阁呢?只要柳乘风滚蛋;内阁才不管这个家伙去了哪里;姓柳的只要远离京师;内阁就没什么可担忧的。
“这件事;还容皇上仔细斟酌一二;不过刘卿的法儿也是不错;本宫没有看错你;你暂且下去吧。”
张皇后现在自然也不敢拍板;这事儿还得和皇上商议一二才成;所以便想着先把刘健打发走再。
刘健也不愿意再多逗留;忙起身道:“老臣告辞。”
寝卧里只剩下了朱佑樘、张皇后和萧敬三人;朱佑樘才睁开了眼;陷入沉思。
张皇后靠着床榻边沿坐下;凝视着朱佑樘道:“皇上;方才刘健的法儿似乎不错;臣妾前些时日做梦;梦到柳家的那个麟儿将来是要封王的;现在回想起来岂不正应了那个梦吗?现在朝廷那边不肯依;若是不这么办;难道还真削了柳乘风的封地?皇上;便是为了朵朵;这事儿也得答应。”
张皇后此时被动了心;竟是满心谋划起这件事来;她早就听;廉州那边可比苏杭;让柳家在那儿建国称藩那也没什么坏处;毕竟建国的藩王比宗室的藩王还更体面一些;宗室的藩王只是个名义;表面上是藩;其实封地里的官员都是朝廷任命的;连增加一肖卫都需要请求朝廷恩准;虽然身份尊贵;可是比起真正的国王来还差的远了;柳乘风现在是藩王;将来宫里呢想办法让太康公主的子嗣继承王位;这正是张皇后梦寐以求的事。
朱佑樘却显得有些郁郁不乐;道:“刘健的建言倒也没什么不好;廉州不是个坏地方;柳乘风对朝廷也有大功;朕也希望他柳家能王侯万代;可是一灯藩就必须就藩;到时他远离京师;离北厩千山万水;太康也必须跟着他去廉州那边;哎……朕有些舍不得啊;更何况;朕若是真出了事;还打算将太子托庇给柳乘风;让柳乘风来辅政;若是令其称藩;只怕……”
朱佑樘出了弊端;张皇后也变得有些踟躇起来;她方才总是想着柳乘风进爵;却没有想到这上头去;想到太康要远走;也是有些依依不舍;面带犹豫的道:“这么;称藩的事还是罢了?”
朱佑樘苦笑;道:“你还不知道吗?京师里不少人巴不得柳乘风走的越远越好呢;若是朕不答应;他们是不肯罢休的;到时候真闹起来;朕就怕耽误了社稷;现在威胁要请辞的官员已经超过了百人之数;别以为朕不知道;这件事就是内阁捣的鬼;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将柳乘风赶走;若是朕今日不答应;到时候这些人真要请辞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少不了这些人;若是这些人和宫里离心离德;朕倒不怕什么;可是换做是太子呢?”
朱佑樘脸色苍白的可怕;脸上写满了焦灼;沉默了片刻道:“所以朕为难的很;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其实你方才的好;柳乘风现在位极人臣了;让他称藩建国对太康有好处;对他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