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第1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矩回答说:“现在北狄正在强盛,为国家当前的利益着想,应当姑且交好远邦,攻伐近国,我认为应当答应与西突厥通婚,以便威慑颉利。待到数年以后,中原地区完好殷实,足以抵御北狄族的时候,然后再从容不迫地考虑适宜的对策。”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高平王李道立前往西突厥国,统叶护非常高兴。李道立是高祖的侄子。



'8'初,上以天下大定,罢十二军。既而突厥为寇不已,辛亥,复置十二军,以太常卿窦诞等为将军,简练士马,议大举击突厥。



'8'当初,高祖认为天下完全平定了,便罢除了十二军的建制。不久,由于突厥不停地前来侵犯,辛亥(疑误),又重新设置十二军,任命太常卿窦诞等人为将军,选择操练兵马,计议大规模地进击突厥。



'9'甲寅,凉州胡睦伽陀引突厥袭都督府,入子城;长史刘君杰击破之。



'9'甲寅(疑误),凉州胡人睦伽陀带领突厥袭击凉州都督府,攻入小城,凉州长史刘君杰将他们击败。



'10'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宫。



'10'六月,甲子(初二),高祖来到太和宫。



'11'丙子,遣燕郡王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姜行本断石岭道以备突厥。



'11'丙子(十四日),高祖派遣燕郡王李艺在华亭县及弹筝峡驻兵,派遣水部郎中姜行本切断石岭的通路,以便防备突厥。



丙戌,颉利可汗寇灵州。丁亥,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以御之,以中书侍郎温彦博为长史。先是,上与突厥书用敌国礼,秋,七月,甲辰,上谓侍臣曰:“突厥贪婪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丙戌(二十四日),颉利可汗侵犯灵州。丁亥(二十五日),高祖任命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抵御突厥,任命中书侍郎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在此之前,高祖写给突厥的国书,用的是地位相当的国家间的礼节。秋季,七月,甲辰(十二日),高祖对随侍的官员说:“突厥贪得无厌,朕准备征讨他们。从现在起,对他们不要再写国书,一概采用诏书敕令。”



'12'丙午,车驾还宫。



'12'高祖的车驾返回宫中。



'13'己酉,突厥颉利可汗寇相州。



'13'己酉(十七日),突厥颉利可汗侵犯相州。



'14'睦伽陀攻武兴。



'14'睦伽陀进攻武兴。



'15'丙辰,代州都督蔺与突厥战于新城,不利;复命行军总管张瑾屯石岭,李高迁趋大谷以御之。丁巳,命秦王出屯蒲州以备突厥。



'15'丙辰(二十四日),代州都督蔺在新城与突厥交战失利。高祖又命令行军总管张瑾在石岭驻兵。命令李高迁奔赴大谷,抵御突厥。丁巳(二十五日),高祖命令秦王李世民前往蒲州驻兵,以便防备突厥。



八月,壬戌,突厥逾石岭,寇并州;癸亥,寇灵州;丁卯,寇潞、沁、韩三州。



八月,壬戌(初一),突厥越过石岭,侵犯并州;癸亥(初二),侵犯灵州;丁卯(初六),侵犯潞、沁、韩三州。



'16'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击睦伽陀于且渠川,破之。



'16'左武候大将军安修仁在且渠川进击睦伽陀,并将他打败。



'17'诏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屯太行,以御突厥。颉利可汗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壬申,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太谷,全军皆没,瑾脱身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为虏所执,虏以彦博职在机近,问以国家兵粮虚实,彦博不对,虏迁之阴山。庚辰,突厥寇灵武。甲申,灵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击破之。丙戌,突厥寇绥州。丁亥,颉利可汗遣使请和而退。



'17'高祖颁诏命令大都督李靖由潞州道出兵,命令行军总管任在太行山驻兵,以便抵御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多万兵马大规模地虏掠朔州。壬申(十一日),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在太谷与突厥交战,全军覆没,张瑾逃脱出来,投奔李靖。行军长史温彦博被突厥俘获,突厥认为温彦博的职务处于机密近要的地位,便向他询问国家的兵力与粮储情况,温彦博不肯回答,突厥便将他流放到阴山。庚辰(十九日),突厥侵犯灵武。甲申(二十三日),灵州都督任城王李道宗将突厥击败。丙戌(二十五日),突厥侵犯绥州。丁亥(二十六日),颉利可汗派遣使者请求讲和,于是便撤退了。



九月,癸巳,突厥没贺咄设陷并州一县,丙申,代州都督蔺击破之。



九月,癸巳(初二),突厥的没贺咄设攻陷了并州的一个县。丙申(初五),代州都督蔺将突厥击败。



'18'癸卯,初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



'18'癸卯(十二日),高祖初次命令太府检查核实各州的度量衡器具。



'19'丙午,右领军将军王君廓破突厥于豳州,俘斩二千余人。



'19'丙午(十五日),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在豳州打败突厥,俘获斩杀了两千多人。



突厥寇蔺州。



突厥侵犯蔺州。



'20'冬,十月,壬申,吐谷浑寇叠州,遣扶州刺史蒋善合救之。



'20'冬季,十月,壬申(十一日),吐谷浑侵犯叠州,高祖派遣扶州刺史蒋善合援救叠州。



'21'戊寅,突厥寇鄯州,遣霍公柴绍救之。



'21'戊寅(十七日),突厥侵犯鄯州,高祖派遣霍公柴绍援救鄯州。



十一月,辛卯朔,上幸宜州。



十一月,辛卯朔(初一),高祖前往宜州。



'22'权检校侍中裴矩罢判黄门侍郎。



'22'代理检校侍中裴矩被罢免为判黄门侍郎。



'23'戊戌,突厥寇彭州。



'23'戊戌(初八),突厥侵犯彭州。



'24'庚子,以天策司马宇文士及权检校侍中。



'24'庚子(初十),高祖任命天策司马宇文士及为代理检校侍中。



'25'辛丑,徙蜀王元轨为吴王,汉王元庆为陈王。



'25'辛丑(十一日),高祖将蜀王李元轨改封为吴王,将汉王李元庆改封为陈王。



'26'癸卯,加秦王世民中书令,齐王元吉侍中。



'26'癸卯(十三日),高祖加封秦王李世民为中书令,加封齐王李元吉为侍中。



'27'丙午,吐谷浑寇岷州。



'27'丙午(十六日),吐谷浑侵犯岷州。



'28'戊申,眉州山獠反。



'28'戊申(十六日),眉州山獠反叛朝廷。



'29'十二月,辛酉,上还至京师。



'29'十二月,辛酉(初一),高祖回到京城。



'30'庚辰,上校猎于鸣犊泉;辛巳,还宫。



'30'庚辰(二十日),高祖在鸣犊泉设场围猎。辛巳(二十一日),高祖回宫。



'31'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始自丹杨徙州府及居民于江北。



'31'高祖任命襄邑王李神符为检校扬州大都督。开始将州府及居民从丹杨迁移到长江北岸。



九年(丙戌、626)



九年(丙戌,公元626年)



'1'春,正月,己亥,诏太常少卿祖孝孙等更定雅乐。



'1'春季,正月,己亥(初十),高祖颁诏,命令太常少卿祖孝孙等人重新制定雅乐。



'2'甲寅,以左仆射裴寂为司空,日遣员外郎一人更直其第。



'2'甲寅(二十五日),高祖任命左仆射裴寂为司空,每天派遣一名员外郎轮番到他的宅第中值班。



'3'二月,庚申,以齐王元吉为司徒。



'3'二月,庚申(初一),高祖任命齐王李元吉为司徒。



'4'丙子,初令州县祀社稷,又令士民里相从立社。各申祈报,用洽乡党之欢。戊寅,上祀社稷。



'4'丙子(十七日),高祖初次让州县祭祀土地五谷之神,还让百姓以乡里为单位,设立土地神庙,分别举行春祈丰年、秋报神功的祭祀活动,用以协调乡里百姓的乐趣。戊寅(十九日),高祖祭祀土地五谷之神。



'5'丁亥,突厥寇原州,遣折威将军杨毛击之。



'5'丁亥(二十八日)突厥侵犯原州,高祖派遣折威将军杨毛进击突厥。



'6'三月,庚寅,上幸昆明池;壬辰,还宫。



'6'三月,庚寅(初二),高祖来到昆明池。壬辰,高祖回宫。



'7'癸巳,吐谷浑、党项寇岷州。



'7'癸巳(初五),吐谷浑与党项侵犯岷州。



'8'戊戌,益州道行台尚书郭行方击眉州叛獠,破之。



'8'戊戌(初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