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治通鉴全译-第10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行大规模的狩猎,赏赐随从的官员。十二月,丁丑(初一),拓跋焘回宫。



'26'是岁,凉王改元义和。



   '26'本年,北凉改年号为义和。



'27'林邑王范阳迈寇九德,交州兵击却之。



   '27'林邑王范阳迈,攻击刘宋的九德郡,刘宋交州军队击退了他们。



九年(壬申、432)



   九年(壬申,公元432年)



'1'春,正月,丙午,魏主尊保太后窦氏为皇太后,立贵人赫连氏为皇后,子晃为皇太子;大赦;改元延和。



   '1'春季,正月,丙午(初一),北魏国主拓跋焘,尊封他的乳母保太后窦氏为皇太后。封贵人赫连氏为皇后,封儿子拓跋晃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延和。



'2'燕王立慕容后之子王仁为太子。



   '2'北燕王冯弘封慕容皇后的儿子冯王仁为太子。



'3'三月,庚戌,卫将军王弘进位太保,加中书监。丁巳,征南大将军檀道济进位司空,还镇寻阳。



   '3'三月,庚戌(初六),刘宋卫将军王弘晋升为太保,加授中书监。丁巳(十三日),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晋升为司空,回寻阳镇守。



'4'壬申,吐谷浑王慕送赫连定于魏,魏人杀之。慕上表曰:“臣俘擒僭逆,献捷王府,爵秩虽崇而土不增廓,车旗既饰而财不周赏;愿垂鉴察。”魏主下其议。公卿以为:“慕所致唯定而已,塞外之民皆为己有,而贪求无厌,不可许也。”魏主乃诏曰:”西秦王所得金城、罕、陇西之地,朕即与之,乃是裂土,何须复廓。西秦款至,绵绢随使疏数,临时增益,非一赐而止也。”自是慕贡使至魏者稍简。



   '4'壬申(二十八日),吐谷浑汗国可汗慕容慕将夏王赫连定献给北魏,北魏斩杀赫连定。慕容慕上疏说:“我生擒了叛逆赫连定,呈献给皇上。陛下赏赐的官爵是虽然尊崇,但土地却没有增加;车辆旗帜虽然已经得到装饰,但是却没有财物赏赐部下,希望您能俯察下情。”拓跋焘把他的奏章交给朝廷文武官员们讨论。大臣们认为:“慕容慕的功劳,不过是俘虏了赫连定而已,塞外的百姓都已归吐谷浑汗国所有。但慕容慕却贪得无厌,不能答应他的要求。”拓跋焘于是下诏说:“西秦王慕容慕所攻下的金城、罕、陇西等地,我同意归你,这已经是分封给你的采邑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增加土地?西秦对我们具有诚意,我们赏赐的绵绢,根据来使次数是否频繁,临时增加,并不是只赏赐一次,以后不再有。”从此,慕容慕所派的出使北魏的贡使稍加减少。



'5'魏方士祁纤奏改代为万年,以代尹为万年尹,代令为万年令。崔浩曰:“昔太祖应天受命,兼称代、魏以法殷商。国家积德,当享年万亿,不待假名以为益也。纤之所闻,皆非正义,宜复旧号。”魏主从之。



   '5'北魏的方士祁纤上奏朝廷,建议把代郡改称万年,改代尹为万年尹,代令为万年令。司徒崔浩说:“从前,太祖顺应天命人心,效法殷商,而兼称代魏,国家累积下来的恩德,应该使国家的寿命长达亿万年之久,不必借助名称得益。祁纤所奏报的,都不是正当大义,应当恢复旧号。”拓跋焘采纳了崔浩的意见。



'6'夏,五月,壬申,华容文昭公王弘卒。弘明敏有思致,而轻率少威仪。性褊隘,好折辱人,人以此少之。虽贵显,不营财利;及卒,家无馀业。帝闻之,特赐钱百万,米千斛。



   '6'夏季,五月,壬申(二十九日),刘宋太保、华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聪明敏捷有思想,但往往轻率行事,威仪不足以使人佩服。他性情狭隘偏激,常常侮辱别人,人们因而对他表示不满。他虽然地位尊崇,又是朝中显贵,却不营求财利。到了去世的时候,家里竟没有多余的财产。刘宋文帝听说后,特地赏赐王弘的家属钱一百万,米一千斛。



'7'魏主治兵于南郊,谋伐燕。



   '7'北魏国主拓跋焘,在京师南郊训练兵马,准备攻打北燕。



'8'帝遣使者赵道生聘于魏。



   '8'刘宋文帝派遣使者赵道生前往北魏访问。



'9'六月,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改领扬州刺史。



   '9'六月,戊寅(初五),刘宋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改任扬州刺史。



'10'诏分青州置冀州,治历城。



   '10'刘宋文帝下诏,把青州分割出一部分,设置冀州,州治在历城。



'11'吐谷浑王慕遣其司马赵叙入贡,且来告捷。



   '11'吐谷浑汗国可汗慕容慕派司马赵叙到刘宋进贡,并奏报军事上的大捷。



'12'庚寅,魏主伐燕。命太子晃录尚书事,时晃才五岁。又遣左仆射安原、建宁王崇等屯漠南以备柔然。



   '12'庚寅(十七日),北魏国主拓跋焘亲自率军进攻北燕。拓跋焘任命太子拓跋晃为录尚书事,当时拓跋晃只有五岁。拓跋焘又派左仆射安原、建宁王拓跋崇等人驻防漠南,准备抵御柔然汗国的进攻。



'13'辛卯,魏主遣散骑常侍邓颖来聘。



   '13'辛卯(十八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派散骑常侍邓颖出使刘宋,进行回访。



'14'乙未,以吐谷浑王慕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进爵陇西王,且命慕悉归南方将士先没于夏者,得百五十余人。



   '14'乙未(二十二日),刘宋任命吐谷浑可汗慕容慕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封爵为陇西王。又命令慕容慕全部归还被夏国俘获的南方将士,共一百五十余人。



又加北秦州刺史杨难当征西将军。难当以兄子保宗为镇南将军,镇宕昌;以其子顺为秦州刺史,守上。保宗谋袭难当,事泄,难当囚之。



刘宋朝廷又加授北秦州刺史杨难当为征西将军;杨难当任命侄子杨保宗为镇南将军,镇守宕昌;杨难当任命儿子杨顺为秦州刺史,驻守上。杨保宗谋划袭击他的叔父杨难当,事情泄漏,杨难当囚禁了杨保宗。



'15'壬寅,以江夏王义恭为都督南兖等六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竟陵王义宣为中书监,衡阳王义季为南徐州刺史。初,高祖以荆州居上流之重,土地广远,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遗诏令诸子居之。上以义庆宗室令美,且烈武王有大功于社稷,故特用之。



   '15'壬寅(二十九日),刘宋朝廷任命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南兖等六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任命竟陵王刘义宣为中书监;衡阳王刘义季为南徐州刺史。当初,刘宋武帝刘裕认为,荆州是长江上游的军事重镇,土地辽阔,财物和军事实力占全国的一半,所以临死前下遗诏,命令必须由皇子来镇守。刘宋文帝刘义隆认为刘义庆是宗室子弟,并有美好的声誉。何况他的父亲烈武王刘道规,对宋国的建立有大功,所以特别擢用了他。



'16'秋,七月,已未,魏主至濡水。庚申,遣安东将军奚斤发幽州民及密云丁零万余人,运攻具,出南道,会和龙。魏主至辽西,燕主遣其侍御史崔聘奉牛酒犒师。已巳,魏主至和龙。



   '16'秋季,七月,己未(十七日),北魏国主拓跋焘率军抵达濡水。庚申(十八日),拓跋焘派安东将军奚斤征发幽州百姓和密云境内的丁零部落一万余人,运送攻城器具,通过南道,与北魏大军在北燕都城和龙城下会师。拓跋焘抵达辽西,北燕王冯弘派遣侍御史崔聘,呈上美酒牛肉,犒赏北魏军队。己巳(二十七日),拓跋焘抵达和龙。



'17'庚午,以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



   '17'庚午(二十八日),刘宋任命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



'18'益州刺史刘道济,粹之弟也,信任长史费谦、别驾张熙等,聚敛兴利,伤政害民,立官冶,禁民鼓铸而贵卖铁器,商贾失业,吁嗟满路。



'18'刘宋益州刺史刘道济是刘粹的弟弟。他宠信王府的长史费谦、别驾张熙等人,所行的是收聚搜括财利的作法,损害正常治理,祸害百姓。他设立官营的冶铸机构,禁止民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