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天下藩镇尤其是一些重要藩镇的节度使,有直接密奏皇帝的权限。所以,哥舒翰的密报便同时传进了宫去。
李隆基得到消息,应该比杨国忠还要早一些。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从密封极好的金属匣子里取出密报,直接呈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匆匆扫了一眼,嘴角浮起了丝丝不可捉摸的微笑。
他向高力士扬了扬手里的密报,“还真让你这个老东西说准了。这阿布思果然杀回纥西可汗古不思,灭回纥人数千部众,携古不思的人头及牛羊辎重等归唐。如今入了凉州外围正等候朕的处置。”
阿布思的事情,其实李隆基心里早就有了数。玉真也好,高力士也罢,最近都从旁侧击为阿布思说了不少好话。而今日哥舒翰的密报,不过是将高力士和玉真公主的“求情”化为了现实。
高力士心头一喜。他拿人钱财自然要为人消灾,收下了阿布思父子价值万金的重礼,又受了玉真私下的重托,如果办不成事,高力士亦觉得颜面无光。
“大家,这阿布思反叛出自无奈,多半是安禄山逼迫的结果,今既然自断后路以此宣誓归唐,诚意倒是明显了。”高力士试探着轻轻道,见李隆基脸色不变,就又笑道,“阿布思所部万众……”
高力士的话还没有说完,李隆基就淡淡地摆了摆手道,“且看杨国忠如何处置吧。”
高力士轻轻笑了笑,“大家,如果老奴没有猜错的话,杨国忠定然会将哥舒翰的密报压下来……”
李隆基眉梢一挑,“罢了。力士,传朕的口谕给杨国忠,赦免阿布思所部万众,安置在凉州一线,由哥舒翰节制。命阿布思父子来京请罪,朕要亲自处置。”
力士领命,正要出去命手下的小太监去杨国忠那里传皇帝的口谕,却听李隆基又淡然追问了一句,“力士,杨国忠可曾召那张?进府?”
杨国忠亲自举荐张?为礼部郎中,拉拢和收归门下的用意明显。这种天大的人情,当然是要亲自召张?过去,当面点明一拍即合。而李隆基前番的“试探”和“暗示”,就是提前给张?打打预防针。
高力士没有任何迟疑,恭谨一笑,“还未曾。大家,要不要让老奴派人去张家再敲打敲打张??”
李隆基一怔,旋即哑然失笑,“罢了,不必多此一举。对了,老东西,最近东宫那边可有动静?”
高力士心里轻轻一叹,嘴上却恭谨冷漠道,“回大家的话,太子殿下整日闭门读书,鲜少离宫,却是太子妃偶尔会出宫省亲。”
-----------凌晨还有更新,拜托各位前来捧场,谢谢
第073章面拒杨国忠
第073章面拒杨国忠
阿布思绕道陇右选择哥舒翰作为再次归唐的“投靠”依附对象,不是没来由的。wWW。
哥舒翰是盛唐名将,亦是胡人。而奠定哥舒翰声名的,就是石堡城之战。其战,时阿布思所部正在哥舒翰的麾下。
当时青海湖主要是吐谷浑和吐蕃的领地,杀伐连年,争斗不息,盛唐虽然如日中天,但青海也并非阳光普照之地。从青海湖到鄯城经过湟源,路有石堡城,三面悬崖绝壁,只有一面有一条盘旋石道可以攀行而上。这里曾是大唐帝国的边防前哨,后陷于吐蕃之手。因为固若金汤,所以许多大将试图攻克都未能如愿,唯有哥舒翰一战成名。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这是李白的诗作,千古传唱,在这个时代,更是家喻户晓。
石堡城之战的赢家当然是哥舒翰,但作为当时哥舒翰的部将之一,阿布思自然跟哥舒翰的关系不错。
而更重要的是,安禄山是阿布思的生死仇敌,而哥舒翰恰恰是大唐藩镇中为数不多的公开与安禄山“唱反调”的一个,素有嫌隙。这是阿布思毅然决定率军攻陷回纥一部,然后迅速回师南下投奔哥舒翰的关键因素。
哥舒翰的密报进京,让杨国忠非常恼火,当场就摔碎了一个价格不菲的玉质茶盏。
杨国忠倒也不是跟阿布思有仇,他甚至连阿布思其人若何都印象不深。只是最近大唐上下唯阿布思这一桩反叛案,他本来谋划好要构陷李林甫与阿布思合谋造反,可如今阿布思突然来了这么一招――上表请降,还送了足以让大唐皇帝动心的投名状。
可以利用的棋子不能用了,杨国忠心头烦躁,却也无可奈何。
正如高力士的猜测,以杨国忠的为人品性,他决定先将哥舒翰的密报压几天再说。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得紧,这等军国大事,哥舒翰肯定同时密奏皇帝,李隆基那边早就知晓了。
只是杨国忠没有料到皇帝的反应会这么快。
他正在生着闷气,宫里那边就传来了皇帝的口谕:赦免阿布思所部万众就地安置,受哥舒翰整编节制。命阿布思父子进京请罪。
……
……
“相爷,虢国夫人、裴公子造访。”
下人来报,杨国忠正在书房闭目养神,纾缓内心凌乱的情绪,听说杨三姐母子到来,不由皱了皱眉道,“三姐儿来了?罢罢罢,请她们去花厅,本相这就过去。”
杨三姐和裴徽坐在杨府的客厅里小声说着话,好半天没有见杨国忠出现,杨三姐儿就有些不太高兴。心道:你杨国忠现在发达就目中无人了,可也不想想当年你落魄潦倒混迹长安街头,是谁拉了你一把?竟敢怠慢老娘!
杨三姐长袖挥舞间,冷冷抬头望着厅中侍候在侧的杨府侍女,道:“你们可曾禀告杨相,奴家母子来了?”
杨国忠的婢女见虢国夫人面色不善,赶紧恭谨地施礼小声道,“夫人,奴婢已经禀报了相爷……相爷正在书房处理政务,很快就来见夫人了。”
杨三姐冷笑了一声,“杨相如今是朝中的新贵人……汝去再报,问问杨相可有时间见一见我们母子,如果没有时间,奴家母子也不敢叨扰,就此告辞了。”
裴徽听了母亲的话,在一旁暗暗皱眉,欲言又止。
杨三姐定要带着他来找杨国忠,说是要为他谋求一个官职出身。裴徽再三不肯,表示要参加明年春闱,通过自身努力去出仕做官,但杨三姐却觉得儿子的话太幼稚。
虢国夫人的儿子,想要弄个一官半职的还需要参加科举吗?真是天大的笑话。
杨三姐原本也无这种心思,只是听说张?被杨国忠举荐为官,她便也动了心,有了为儿子也谋个出身的念头。
杨三姐的话夹枪带棒,侍女怎敢回应,正在唯唯诺诺间,却听厅外传来杨国忠哈哈的大笑声,“三姐,你来的不凑巧,某家正在处置国事。这不完了就赶过来了……若有怠慢之处,三姐莫要见怪哟。”
说话间,杨国忠就进了厅,目光凛然地望着杨三姐母子。
杨三姐脸上的不快旋即掩饰了过去,她起身来向杨国忠随意福了一福,“见过相爷。”
裴徽也恭谨的起身拜了下去,声音轻柔,“裴徽拜见相爷。”
杨国忠笑着挥了挥手,“自家人不必多礼――来人,摆宴。”
……
……
杨三姐为裴徽求官,杨国忠当即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他如今掌握大唐行政权力,为裴徽安排一个出身那是信手拈来的事情,甚至不需要通过皇帝就能办到。这种顺水人情,他乐得送一个。
况且,杨家子弟从他的手上获得出身,多了去了。作为杨家领袖,纵然杨三姐不主动开口,将来他对于裴徽也是会有所考虑的。
见杨国忠答应得爽快,杨三姐心里欢喜,方才那些许的不快情绪早就随风而逝了。一曲歌舞罢,一个家奴匆匆来报,“相爷,张?张公子到了。”
杨国忠笑了笑,“让他进来。”
杨三姐一怔,心道杨国忠怎么把张?也召来了?不过,这个小冤家许久不见,奴家心里还甚是惦念。
杨国忠回头望着杨三姐暧昧地一笑,“三姐儿,张家这小郎君才华超群人品不俗……看在三姐儿的面上,某就给他一个机会。”
从杨国忠的话语间听出了几分若有若无的暧昧,杨三姐成熟妩媚的脸上顿时浮起两团红霞,看得杨国忠更加暧昧的笑,而裴徽则尴尬地垂下头去。
他的性子虽然柔弱,但也不傻,怎么能看不出自家娘亲对于自家先生产生的、越来越浓烈的暧昧情愫,只是嘴上不说有意回避着罢了。
这个时候,张?已经快步走进厅来。
匆匆向杨三姐母子投过惊讶的一瞥,张?立即向杨国忠躬身施礼,“张?见过相爷。”
“不必多礼。张?国忠有心拉拢张?并收为门生,所以态度很是殷勤亲切,“汝之才华,某甚为看重。本相已向皇上举荐汝为礼部郎中,相信圣命也就是这几日就要下达了……”
杨国忠故作姿态地笑着,暗示着。
但他所期待的张?的“感激涕零”和当场拜倒自认门下的姿态没有出现,反而换来了张?一句貌似恭谨感激其实淡然婉拒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