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或许是皇帝耍的一个小聪明。但恐怕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小伎俩,往往能试探出很多东西来。
郭子仪率军十一月初离开火寻国,十一月底就出了安西进入河西。而这个时候,张瑄早就撇去皇帝仪仗率5000护军进入了吐蕃两道,在神武城中接受杨涟的朝拜和接风。
张瑄在神武城悄然停留了数日,然后经吐蕃两道进入青海,再下陇朔,与郭子仪的大军行走的不是一条路线。
永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天降大雪。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而来,转眼间就淹没了前行的路径。因为没有伴随呼啸的北风,所以这场大雪让人感觉非常诗情画意。
护军扎营。
等张瑄和郭芙出帐来,天地间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派壮观景象。
张瑄心情畅快地往前奔行了数十米,凝望着远端忍不住诗兴大发,连改带篡将前世伟人的一首词卖了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陛下这几句气象磅礴,芙儿听着也神清气爽……”郭芙也脚步轻盈地跑过来,向后摆摆手,示意护卫离远一点。
张瑄嘿嘿一笑,“瞎扯几句,当不得真。”
“对了,芙儿,前面就是河州城了,朕决定在河州停留几天。”张瑄立即岔开了话题去。如果说以前发迹的时候剽窃诗词是没有办法,应时之需,可现在当了皇帝了,他就不想再厚颜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
因此这些年来,他其实……基本上……不太吟诗作对了。
郭芙柳眉儿轻轻一皱,轻轻道,“陛下掩藏暗行,已经有失体统,若是再不归朝,恐怕会起乱子……以臣妾之见,陛下还是速速移驾河州城,让地方官接驾吧。”
皇帝近乎“胡闹”一般的行动,郭芙并不赞同。只是张瑄一意孤行,她也不敢太过反驳。可为了天下安定和朝廷大局,这一路上,郭芙也没少劝说,只是张瑄笑而不语。
张瑄扭头回去,继续眺望着山间的雪景,淡淡道,“这天下又不是朕一个人的,难道少了朕一个人,就要乱了不成?”
张瑄的声音淡漠而执着。
郭芙幽幽一叹。
这天下固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但这天下如果离开了皇帝,又怎么能叫天下呢?
一个多月了,皇帝下落不明,军中和天下各州县关于皇帝驾崩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天下军民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正式通报。这个时候,京里还不知道会起什么乱子呢。
郭芙心头觉得很堵。
李腾空刚在龟兹诞下一子,正由郭子仪大军保护返回京师。而在凉州待产的苏扈冬早已诞下一女,已经在几个月前回京去了。
中京洛阳。
皇帝驾崩的消息与朝廷西征大军凯旋的消息一并传进京来,只是后者有郭子仪的军中报捷,而前者则没见正式行文。
只是老百姓可不知道是不是官方消息,这种事儿口口相传,不多时,中京城里就传了个遍,人心惶惶不安。京城主军政主官颜真卿在震惊之下,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动用自己手里的京兆军马,严控京城局面。
留守的朝廷官员则更是乱成了一团糟,暗流涌动。
数十中上层官员聚集在宰辅陈希烈的府邸之中,要听陈希烈拿主意。有人提出立即派人去郭子仪军中质询,也有人表示朝廷不可一日无主,应拥立皇后崔颖所生皇子张乾为监国太子,以安定天下局势。
耳边传来众臣吵吵嚷嚷啼哭悲号的声浪,陈希烈头都大了。他本来就上了年纪,遇到这种事情又上火,再被众人这么逼迫,眼前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栽倒在地。
杨国忠神色复杂得站在一侧,默然不语,但眸子里某种光彩闪动,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希烈身子摇摇欲坠,工部尚书杨锜一把扶住了他,大声道,“诸位大人,切莫再喧哗了。宰辅大人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往郭子仪军中,一切等郭子仪回信再说!”
……
……
礼部侍郎李倓匆匆进了其父李亨的唐王府。
皇帝张瑄战死沙场的消息,对于李唐硕果仅存的皇族而言,的确是一个好消息。李倓这些人本来早就绝了复国的念头,可这个消息传来,他们心里那颗冰冷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萌芽生长了。
李亨自斟自饮,扫了李倓一眼,醉眼迷离地道,“你说什么?为父没有听到。真是好酒啊,来人,奏乐上歌舞!”
顿时,舞乐声四起。
见李亨色迷迷地盯着那些妖艳的舞女可劲的看,李倓失望地跺了跺脚,转身而去。
李亨已经堕落了,李倓对他父亲下了最后的评价。决定撇开李亨,自行其是。
李倓一走,李亨就霍然坐直了身子,眸子里的醉意和浑浊一扫而空,慨然一叹。
李倓想要干什么,李亨哪能不清楚。只是李亨觉得李倓这是自寻死路。纵然皇帝真死了,皇帝还有皇子,这些中华朝廷的臣子一定会拥立皇子登基,这天下终归还是姓张。就算是有暂时的混乱,也无伤大局。
可李唐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想要复辟复国,谈何容易。一个搞不好,就要送掉小命。李亨知道自己阻拦不住李倓,但却又不想被牵扯进去,因此装昏庸老朽也就成了必然。
李倓首先找上的是被皇帝拿下的原北庭藩帅程千里的儿子程火尔。程千里是三朝老臣,资历甚深,在李唐或是中华新朝都是重臣,自有一群门生故吏。串联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仅凭这些,想要复国纯属痴人说梦。
因此,李倓又将目光瞄准了杨国忠。
杨家人在新朝,也是盘根错节的权贵,势力很大。杨国忠且不说,还有工部尚书杨锜,以及在吐蕃的杨涟,宫里还有一个杨妃三姐儿。
若是能得到杨国忠的支持,李倓的复唐大业就成了大半。
其实还有两个关键人物,那就是陈希烈和颜真卿。陈希烈德高望重,又是朝臣之首,颜真卿则掌握京城军政大权,若是这两人支持李唐复辟,大事可成。
只是这两人虽是李唐旧臣,可对张瑄新朝忠诚不二,早已依附新朝成了气候,不可能回到复辟的老路上去。
只有杨国忠有这个可能。
因为杨国忠有野心,他不甘心权势被郭子仪这些人取代。所以得到皇帝驾崩的消息,他肯定会有动静。
这是李倓的判断。他的判断也不能说是错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杨国忠乃是叛唐之人,他怎么可能再把李亨父子推上皇位,从而把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中去。
第476章一触即发
《》第476章一触即发
第476章一触即发
程千里被皇帝从北庭都护府大帅的位置上拿下,送回京师来听候处置。wWw、陈希烈看在程千里也是三朝老臣的份上,倒也没有太难为他,只是将他幽禁在府中,不许走动外出,更不许结交外臣。
这就是一点可有可无的情分了。否则,陈希烈完全可以借题发挥,把程千里关押在刑部大狱之中。
程千里虽然幽禁不出,但城里内外和朝野上下的动静也瞒不过他的耳朵。
李倓来找他的儿子程火尔,他心知肚明。
而正是李倓这一来,缓缓推开了程千里内心深处的一扇野心之门。
人的野心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外部环境,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冒头。但一旦各种条件成熟了,萌芽生长就是必然的。
皇帝驾崩的消息对于程千里来说,无异于天降甘霖。若是皇帝班师回朝,他肯定会被治罪。他虽然没有犯下死罪,但掌控北庭失职,导致突骑施侵略北庭之地,又有瞒报之节,可谓是丧权辱国,罢官免职流放三千里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甚至,如果皇帝狠一些,还可诛杀了他,乃至祸延九族。
程火尔送走了李倓,匆匆来见他的父亲。
“父亲,李倓走了。”程火尔低低道。
“他怎么说?”程千里眉梢一扬,沉声道。
“他说大事若成,李唐复国,当册封父亲为百官之首,郡王之爵。”程火尔说着,瞥了自己的父亲一眼,又道,“父亲,儿子以为,时下倒也是一个机会。皇帝驾崩,满朝混乱,现在朝里的人都蠢蠢欲动。若是等郭子仪等人班师回朝,这朝廷之上,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压得住他……”
“父亲,从军中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儿子以为,郭子仪之所以没有行文朝廷,竭力隐瞒皇帝驾崩的消息,无非是想要一手遮天,控制整个朝廷。他为六相之一,又是兵部尚书,西征大军统帅,军功赫赫,若是他回返朝廷,天下间谁还能与他抗衡?”
“甚至,有可能取而代之,自行称帝!”程火尔急急道,“时不我待,请父亲三思!”
“郭子仪不是这种人。他或可成为权臣,但绝不会僭越称帝。皇帝驾崩,尚有皇子,郭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