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朕此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区区大小勃律弹丸之地,还不放在朕的眼里。对于朕来说,我朝的最大敌人乃是阿拉伯人,即大食人。”
“我朝要平定西域之地,必须要扫除大食人这个巨大的外患。大食人不退,西域诸胡必野心不退,不利于西域的长治久安。而对于吐蕃两道,大食人在葱岭之上虎视眈眈,也必成隐患。”
“高仙芝败于大食人之手,在朕心里,这就是我中华上邦的巨大耻辱。”
“朕希望重整大军,越葱岭,与那大食人一战!扬我中华国威军威,将西域完完整整地纳入我朝版图……此一战,或在明年,或在后年,或在更远!但此一战,必不可缺!”
“诸位可有信心、有勇气,随朕一战?!”张瑄目光肃然,慨然道。
“为中华一战,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吾皇万岁万万岁!”
郭子仪等人拜倒在地。
*
第445章这骂名,我哥舒翰来背!
。永宁二年十月十五日,张xuān亲率大军班师回朝。wwW!
杨涟作为皇帝委派在吐蕃两道的最高军政主官,率领标下诸将和多朗等吐蕃方面的官员,一直将皇帝浩浩dàngdàng的队伍送出神武城数十里之外。接下来,朝廷即将派诸多汉人文官赶赴吐蕃两道上任,而相关的行政治理,都将按照中原道、州、县的体制进行。
张xuān相信,顶多给杨涟一年的时间,他就会将各方面的情况都理顺。
对于杨涟的能力和忠诚,张xuān还是信任的。
而事实上,杨涟还是杨三姐和杨玉莲的晚辈,说到底,现在的杨家也是皇亲国戚。杨涟作为杨家中渐渐崛起的、与杨锜并称为“二杨“的中流砥柱,对于皇帝的忠诚毋庸置疑。
杨涟和多朗跪拜在皇帝面前。
张xuān叹了口气道“杨涟,多朗,朕这就班师回朝,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尔等且回神武城,各安职守,不要怠慢荒废政务军事。”
“多朗,朕委以重任,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张xuān轻轻道,俯身扶起了多朗。
多朗恭声道“臣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xuān淡然一笑“不需要你赴死,只需要你尽忠职守,做你该做的事儿,而不要去做你不该做的事儿。你只要记住朕的话,有卓玛在朕身边,朕保你一生荣华富贵,荫及子孙。”
“多谢陛下!”多朗又拜了下去。
张xuān深深地扫了多朗一眼,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过了,而且在此之前,又让卓玛回娘家去再三,丁嘱多朗,以多朗的心xiong和头脑,他定然知道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
事实上,多朗家族已经跟中华朝廷绑在了一辆战车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张xuān回头又望了与李腾空、苏扈冬和郭芙并肩骑在马上的卓玛一眼,微微一笑“杨涟,你也起身来。”
“朕此去,再来吐蕃两道,不知何时。朕临走之际,送你十六个字:宽严相济,恩威并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杨涟,你的手里掌握着数千里辽阔疆域,肩负重担。你只要能替朕守住这片土地,朕将来,不吝惜一个郡王之爵!”
张xuān凝声道。
张xuān是一个不太喜欢封爵的皇帝,他自打登基称帝以来,册封的功臣名将少得可怜。而最高的也不过是侯爵。
能从张xuān嘴中说出一个郡王的爵位承诺,这已经意味着张xuān的无比重视。
杨涟心里即欢喜又沉重,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皇帝给的爵位不是那么好拿的。但杨涟还是感ji涕零地再次跪拜了下去“陛下皇恩浩dàng,臣感ji涕零,无以为报,当为陛下效死!”
张xuān笑了笑,翻身上马,率先扬尘而去。
而随着他的一马当先,身后十五万大军旋即开始移动,马蹄声如若奔雷,绵延数十里不绝的队伍扬起漫天飞扬的黄龙,声势浩大,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张xuān亲率大军灭掉吐蕃的消息,当然传到了国内,天下震动。而对于窝在甘州的李珙一党来说,每过一天就距离末日的来临就近了一天。
李珙军心大乱,惶惶不可终日。
李珙坐在殿中,聚集众将,见军师太平道人没到,便命军卒去请。
然而,太平道人却早已隐姓埋名,鸿飞渺渺,逃离甘州而去。
军卒匆匆来报,递上了太平道人留给李珙的最后一封书信。
李珙接过书信,看完,脸sè变得无比的yin沉,而yin沉中又透着一层惨白。
太平道人在开一面,谁也说不准。第三,立即放弃甘州,率军西逃,进入西域,进入西域之后不要停留,一路往西,越过葱岭,投靠大食人。
李珙愤怒地将手里的书信撕得粉碎,咆哮道“好一个太平道人!
好一个太平贼道!”
“此jiān贼撺掇朕起兵谋反,然而到了此刻,却弃朕而去当真是可恨可恨啊!来人,传令下去,缉拿太平道人,拿下太平道人,赏一万贯钱。朕只要他的人头!”
李珙咬牙切齿道,然而他麾下的将领却一个个都保持着异样的沉默。
如今大势已去,他手下这些人的心也早就散了。有不少,都有了弃暗投明的异心。
李珙目光闪烁,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不妙。他虽然有心率军西逃,但能跟他西逃的将士恐怕不多了。毕竟他手下的军卒,都来自关中和河洛之地,家在中原,有几个愿意跟着李珙流落异国他乡,过上那种流浪的生死未卜的生活。
中郎将李铁抱拳道“主公,以末将看来,皇帝陛下大军剿灭吐蕃,此等神威军力,非我等可以抵挡。与其困守甘州等死,不如主动上表纳降。以求活命!”
李铁说完,诸将纷纷嚷嚷着让李珙投降,情绪都非常ji愤。
李珙心里一个ji灵,他早就看出诸将有兵变的迹象,而这个时候,如果他一个处理不当,小命就将难保。而此番劝降,恐怕也是这些将佐si下里串通好的。
李珙长出了一口气,叹息了一声道“也罢,朕这就写下降书顺表,李铁,朕就命你为特使,前往皇帝军中,送表称臣!你看可好?”
听李珙愿意投降,诸将的情绪这才慢慢平静了下来,李铁抱拳朗声一笑“末将遵命。请主公放心,李铁一定不辱使命!”
入夜时分,甘州城门悄然打开,李珙率家室亲眷在数千骑兵的护卫下,冲出甘州城,向西面的玉门关方向逃窜而去。
李珙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只有率少数心腹军力西逃西域,才能有一线生机。这一点,太平道人还是没有说错的。
只要进了玉门关,他就可以一路西进,越过葱岭,投靠大食人,靠着数千人的兵力,在大食人那里混碗饭吃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李珙突然潜逃,甘州城乱成了一团。尊铁立即站了出来,暂代甘州统帅,派人紧急联络凉州的哥舒翰,同时也派人送信给皇帝,以示“改邪归正”的态度。
从李珙潜逃的这一刻起,李珙叛乱实际上就已经不平自消了。
消息传到凉州,哥舒翰哈哈大笑,立即披甲上马,连夜聚集自己手下的一万多人,奔袭武威而去。
第三日午后时分,哥舒翰率军抵达武威城下。
武威城里早就乱得失去了控制,一直以来,从皇帝平定吐蕃的消息传来,城里的很多百姓商贾早就逃得无影无踪,甚至还出现了大批量的逃兵。
李豫一开始还动用雷霆手段,下狠手诛杀逃兵,但到了后来,逃兵越来越多,杀一儆百毫无作用了。到哥舒翰率军兵临城下,武威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只有李豫和百余李唐皇族宗室,带着数千无精打采的军卒守着。
李豫心惊胆战地走上城楼,凝视着城下旌旗招展下横刀立马的哥舒翰,大声喝道“哥舒翰,汝本是唐臣,皇室待汝不薄,今日汝竟起兵兵临武威城下,如此逼朕,汝于心何忍?!”哥舒翰嘴角轻轻一抽。
他在马上挂起刀,抱拳冷笑却是向城楼上的军卒大喊道“儿郎们,我河西军的儿郎们,此刻尔等若是打开城门投降,本帅一定既往不咎,自当在陛下面前为尔等劝谏免死。若是负隅顽抗,等陛下大军所至,武威必成一片废墟,尔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儿郎们,本帅的话,你们可曾听到?”“儿郎们,本帅的话,你们可要听?”哥舒翰本是河西藩帅,在军中威望甚高,无论是李豫手下这些人,还是李珙手下那些人,其实说穿了都是他昔日的部下,只是并非他的嫡系部队罢了。
哥舒翰这么一临阵劝降,显然城里的守军部将很多都动了心。
武威就是一座孤城,守是守不住的。单凭这数千人马,不要说抵挡张xuān的十五万大军,就算是哥舒翰城外这一万多人,也是抵挡不住。
一旦等哥舒翰率军攻城,城破之时,多数人都将死于非命,而且还要顶着一个叛军的名头。
李豫见势不妙,大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