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和永穆纠集一干皇子女就闯进宫来,想要一探虚笑
永穆对张瑄有几分记恨,因此说话的态度肯定很不友好,她冷笑着望着张瑄,“张大将军真是好大一顶帽子!本宫这些人,都是陛下的亲生骨肉,陛下有病,吾等作为皇子女,岂能不探视?而尔等,凭什么横加阻拦?凭什么?”
“父皇何在,吾等要见父皇!张瑄,汝不过一外臣,拥兵在宫禁之中,本宫看汝就是图谋不轨!”李璿也忿忿地斥责道。
“本官奉旨防卫宫禁,护卫陛下安全,职责所在,何惧流言蜚语?”张瑄冰冷的目光投在李璿身上,“陛下龙体欠安,正在御书房中将养身体,诸位殿下在此喧哗,难道就不怕陛下治罪吗?”
“本官职司所系,不管是谁,要见陛下,都需经过陛下允准。陛下不准,哪怕是皇子皇女,也不能逾越雷池半步!”张瑄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谁要是在宫禁当中肆意喧哗滋生事端,休怪本官只认律不认人情!”
张瑄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着冷酷无情的味道。
一干宫禁宿卫士卒杀气腾腾地上前一步,宝剑横跨在腰间,声威不小。
有些皇子女畏惧地往后退缩着。
“放肆!张瑄,你真是好大的胆子!本宫乃是陛下长公主,汝一个小小的羽林卫大将军,竟敢对本宫无礼,永穆公主愤怒地呼喝道。
张瑄没有理会永穆,而是扭头静静地望着凉王李璿,轻轻道,“凉王殿下,张瑄有一句逆耳忠言,殿下愿意不愿意听?”
李璿嘴角一抽,下意识地道,“你说。”
“陛下养病,太子监国,这是陛下的诏命,亦是朝中重臣的拥立。已成事实,无可更改。希望殿下能认清形势……殿下可扪心自问,自己可比当日之荣王否?”
“荣王势力雄厚,掌兵逼宫,尚且落了一个家破人亡遗臭万年的下场,何况是殿下!”
“进一步是万丈悬崖,而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今大唐人心思定,容不得再生事端。太子乃仁德之君,只要殿下肯就此放手,张瑄可以保证殿下终生荣华富贵。”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殿下不要被某些人蛊惑,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张瑄语速很快,李璿听了神色大变。
紧接着,张瑄回头来凝望着永穆公主,淡淡道,“永穆公主殿下,人呐,要知进退。张瑄一向以为殿下乃出世清修之人,却不料殿下仍有野心。”
“汝休要血口喷人!张瑄,本宫要见父皇,可有错处?”永穆恼羞成怒,忿忿道。
张丘i冷冷一笑,“殿下要见陛下,当然没错。但陛下不见殿下,殿下聚众滋生,便是不轨!”
“来人,将御书房让开,本官倒是要看看,谁敢违抗陛下禁令,不宣而入!”、
张瑄陡然暴喝一声,挥了挥手。
守卫在御书房门口的宫禁宿卫和内监轰然让开,肃立两旁。
“谁敢违抗圣命,不宣而入,随便进。本官可有一句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惊扰了陛下,陛下怪罪下来,休怪本大将军翻脸无情!”
“永穆殿下,请吧。”
张瑄冷笑着。
永穆公主上前一步,却又迟疑起来。而其他人,更是面色复杂,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陛下之病,乃是生气淤积所致。这一点,永穆公主汝难辞其咎。”
张瑄上前一步,逼视着永穆公主,“荣王李琬假死逃避,日前潜藏在永穆观中,陛下获悉震怒之下,命羽林卫前去擒拿。荣王自尽身死,陛下伤怀愤怒之下,方才患病不起。”
“殿下的包庇窝藏叛党之罪,陛下尚未追究……汝又纠集诸位殿下来宫中滋生事端,张瑄倒是请问永穆殿下一—这便是殿下作为陛下长公主的孝道?”
张瑄的话让永穆脸色变得惨白,而其他皇子女也脸色大变。
荣王竟然假死,一直躲避在永穆观里,刚刚才自尽而亡……这个惊天的消息,让跟着一起来起哄的皇子女们听了,暗暗出了一身冷汗。
李璿肩头哆嗦了一下,明白自己上了永穆的当。他固然有野心,但也不是不识时务之徒。此番前来,本也不过是怀有试探的用意。
见事情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和诡异,他浑身上下起了一身冷汗,向张瑄拱了拱手,沉着脸扭头便走。而其他皇子女,也纷纷一哄而散。
只留下穿着一身道袍的永穆公主,进退两难,脸上的神色复杂尴尬,甚至还有一丝惊惧。
张瑄没有再理会她,拂袖而去。
对张瑄来说,在这盘棋局上,永穆公主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卒子,存留与否都无关大局。反正今天已经深深地警告了她,如果还要继续执迷不悟,那就是自寻死路。
所谓枪打出头鸟一给了机会抓不住,那就怪不得谁了。
张瑄带人还没走几步,就听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呼唤:“张瑄,张瑄,留步,留步!”
张瑄一怔,回头来望去,见不远处一个身{百度天唐吧最快熬更新}着华丽宫装长裙曳地姿容清秀的女子,从另一侧的宫道上一溜烟小跑了过来,身后紧追着几个花枝招展的宫女和小太监,而夹在宫女太监中的还有之前张瑄所见到的那名炼丹术士三痴道人,又名三痴子。
看这装束,肯定不是皇妃,更像是公主。
至于是哪一位公主,张瑄并不认识。
李隆基有30个儿子,31个公主,这么众多的皇子女数量,在历朝历代皇帝中也是少见的。
张瑄停下脚步,便迎了上去。
那女子气喘吁吁停下脚步,秀美的圆脸上五官非常精致,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只转,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张瑄。
第143章 梅开二度(第二更)
张瑄淡然笑着。wWw、
那女子掩嘴格格一笑,这才神色一正,轻轻道,“我叫万春,张大将军可曾听说过我?”
张瑄一怔,旋即微笑了起来。
他定了定神,躬身拜了下去,“臣张瑄,拜见万春公主殿下!”
万春公主是李隆基的小女儿,母亲是杜美人,在后宫粉黛中品级十分低微,很不受宠。但杜美人的女儿万春公主,小小年纪便被父皇视为掌上明珠,获得格外恩宠,并成为后宫中的一位活跃人物。
这位公主从小就聪明伶俐,相貌甜美,生性活泼,爱唱爱跳,李隆基常戏说她是番邦进贡来的“洋乖圄”,闲暇时总爱把她抱在膝上,逗她说笑取乐。
万春天资颖慧,跟着老师读书,很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宫中人都称她是“女才子,”十二三岁的年纪,便能作一手绝妙的诗文。
除了读书外,她似乎更喜欢音乐歌舞,曾跟从当时的琵琶圣手张野狐研习音律,又随宫中著名的舞伎谢阿蛮学习舞蹈。时常随皇帝出入教坊和书院中,参加歌舞盛宴,在长安城里也有些名头。
这么一位美慧而多才多艺的公主,倾慕者当然甚多,但因为万春眼高于顶,皇帝又不忍心强迫她,所以这婚姻大事就暂且搁置下来。
杨玉环与万春感情很好,据说流传后世的“霓裳羽衣曲”与“霓裳羽衣舞”就是根据李隆基的构思,由杨玉环和万春揣摩编排而成的。
但张瑄之所以虽未谋面却很熟悉这位公主不在于她性格外向活泼,不在于她有才有貌而在于一个历史典故:梅开二度。
万春虽不是真正的“梅开二度”的女主角,但其经历也颇为类似。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万春今年引岁,两年后由杨玉环引线撮合,嫁给了杨国忠的儿子杨烛。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杨家一夜之间失势。战乱中,而杨灿也与万春失散不知所踪随后又是很多年过去,万春与同样丧妻的杨锜渐渐走到了一起,只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万春就在悒郁中去世了。
“免礼吧。嘻嘻,我可是久闻你的大鬼了,听父皇和娘娘说你诗才横溢,我前不久还准备请你去我的青灵苑饮宴一番呐,却不料就出了父皇患病的事人……”万春笑着,似是又担心起皇帝的身体笑容便旋即被深深的忧色所替代。
这个活泼开朗纯真的公主跟其他的公主有些不同,不太喜欢动不动就“本宫”长“本宫”短,摆公主的架子,除了某些很正式的场合之外,她一般说话都很随便。
“臣要往东宫监国太子殿下有国事相商……不知万春殿下唤住张瑄有何赐教?”张瑄对万春印象甚佳,微笑着又拱了拱手。
“哦。”万春哦了一声,“我也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来一三痴道人,你过来!”
万春笑着向站在不远处的三痴子招了招手。
那三痴道人大步走过来,矜持着向张瑄稽首为礼,“贫道三痴,见过大将军!”
张瑄淡淡扫了他一眼,并没回礼。
对于这种装神弄鬼害人不浅的炼丹术士,他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懒得理会。如果不是看在万春的面子上他肯定会转身就走。
万春见张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