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只感一阵眩晕,心想:“完了,怕是熬不过今晚了,梦见了去世之人,这是……先兆啊”   
第七百二十五章 李世民驾崩
第七百二十五章李世民驾崩
李世民慢慢地道:“朕不但梦见了皇后,还梦见了以前玄武门的事”
长孙无忌赶紧接话道:“皇上,以前的事,提它做甚?如果心里感觉不好受,那么待您病情好转之后,给隐太子等人加封号,让他们重入祖宗庙堂也就是了。”
李世民嗯了声,道:“这个不是什么难事,一纸诏书罢了。事情做都做了,确实再无提它的必要。只是朕刚刚梦到了元吉的儿子”
长孙无忌稍稍提高了声音,道:“皇上,多少年前的事了,真的不用再想了,那些孩子想必早已转世,做了我大唐的普通百姓,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虽然不再有荣华富贵,但却平平安安,平安就是福,这比什么都强”
他一再阻止皇帝想起以前的往事,实是因为当时太过血腥,血腥到连杀人魔王尉迟恭都受不了的地步,还曾和皇帝抗议过。不要说皇帝,就连长孙无忌自己想起当时的情景,都是毛骨悚然,晚上睡不着觉
李世民淡淡地笑了笑,道:“现在,朕也要去地下见他们了,真不知见了面后,该怎么说啊,该如何面对他们啊元吉的孩子被摔在地上,血肉一团……”
长孙无忌再不阻止,伏下身子,哭道:“皇上,当初是他们对不起您,您只是自保而已,成王败寇,没人会怪您的”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这话可不真的是在说朕和建成么,还有元吉”李世民喃喃地道,似乎在想曾经的往事
李治和在场的宰相一起伏在地上,谁也不敢说话,只有李治发出了呜呜的哽咽声。
李世民看向李治,道:“治儿过来,让父皇好好看看你”
李治听话地凑近了身子,抬头看着父皇。李世民抬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发,道:“朕一看到你,就想起皇后,你和她真的是很象啊,长得也象,脾气秉性也象。”
李治的眼泪掉下来了,道:“父皇,您快快好起来吧,儿臣还要陪着您去打猎呢,还有打马球……”
李世民笑了笑,放下手,道:“别光顾着玩,我大唐的江山,还要你来守护啊”他轻轻叹了口气,道:“无忌,大家都来了吧,叫他们进来,朕有话说。”
他自己也清楚,现在是回光返照,支持不了多久的,趁着神志还清楚,得赶紧把该交待的事情都交待了,不能再拖了,因为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了
长孙无忌答应一声,冲伺候在旁的一个小宦官挥了挥手,小宦官立即跑了出去,转瞬间,外面等候的大臣们,鱼贯而出,跪倒在皇帝的榻前。
李世民笑道:“大家果然都在啊。这里有跟随朕多年的老友,也有新晋的臣工,不管是谁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大臣们一起伏地哽咽,人人都知道,皇帝这是在交待后事了
李世民道:“我大唐内政清明,只要治儿不昏庸,只要他还能选好太子,那么我大唐至少可以再兴旺百年,至于百年之后……沧海桑田,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努力去吧但朕有一事,须当交待清楚。高句丽此粪土之国,必须要灭掉,开战的理由不必再找了,就用为中国子弟报仇即可,不灭此国,战争永无止歇”
李治道:“儿臣遵命”
众大臣一起道:“臣,遵旨”
李世民又道:“突厥必须划入我大唐的版图,不仅如此,西域那里,要多建都督府,凡我大唐马蹄踏处,尽为我中原领土”
又是一片遵旨之声。
李世民气息逐渐变粗,伸手拉过李治,道:“我儿,必为一代英主……父皇,父皇和列祖列宗,在,在九泉之下,看着……”一口气没上来,他眼皮低垂,又出现了昏迷的模样。
长孙无忌大急,叫道:“太医呢,太医呢,叫他们拿汤药来”
可李世民这时已然靠不住了,身子慢慢滑下,全身脱力,但唯有手,还一直拉着李治
太医们连滚带爬地进来,陶巨东扑上前来,拿起皇帝的一只手号脉。片刻之后,他脸色发青,全无血色,放下皇帝的手,去探鼻息
大殿之内,尽是粗重的呼吸声,大臣们都红着眼睛,看向皇帝,皇帝的眼睛已经闭上了,身子也歪到了一边
陶巨东的手慢慢放了下来,他眼睛里尽是恐惧,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全身哆嗦,双眼赤红,他屡次抬手,想要去探皇帝的鼻息,却始终伸不过去。
李治更是不停地战栗,全然失去了主意,不但手抬不起来,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此时,只有马周,这个最持重的大臣,还算能动弹,他慢慢爬到李世民跟前,伸手去探鼻息……
一日之后,庆州。
是时,已然是夜深人静,庆州的城门关闭,就和平常一样,城门外没有百姓来往,静悄悄的。
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七八名骑士,拉着十几匹的战马,前后拉着距离,往城门口这里狂奔而来,跑在最前面那人,手里挥着皮鞭,发疯了似的抽打胯下的骏马,每当皮鞭挥起,都能带起血珠。显而易见,骑士已经顾不得座骑的死活了
城门上的守兵听见马蹄声,都感惊讶,纷纷向下望去,借着月光,他们看见了奔来的那些骑士。
守兵头目道:“怎么回事,怎么奔得这般急,难道又有军报送来?真是怪了,营州那边有事儿,怎么老往咱们庆州送军报啊”
有个守兵道:“不对劲儿啊,如果是营州方向的,不该走咱们这座城门吧?还有,听蹄声,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啊,可这么个奔法,就算是奔到咱们这儿了,那马也废了,就算以后再调养,也是调养不回来的,完全跑废了呀”
守兵们说着话,忽见奔在最前面的那一骑,骏马扑倒在地,马上骑士摔了下来,跌落尘埃,可后面的骑士们纵马驰过,并不去救助他,只有其中一个骑士,松开手里的缰绳,把备用骏马留了一匹,接着再往前奔
那摔倒的骑士身手极好,似乎他早就知道座骑不行了,从马上掉下来之后,并没有受伤,挣扎着跳起身来,拉过同伴给他留下来的马匹,直接跳了上去,接着跑。连回头都没回头,半点不在乎那摔倒的座骑
守兵头目叫道:“肯定是大事,肯定出大事了”
守兵们也都看出来了,这队骑士都是卫府兵将打扮,却都没有穿盔甲,这是为了减轻重量,而且还是从南边奔来的,这极有可能是长安来的信使。如果真的如此,奔得这般快,连马匹的死活都不顾了,那必是极重要的事情,他们怕是得半夜开城了
果然,就见这队骑士奔到近前之后,一个骑士叫道:“某,玄武门守将,有紧急事情要见王平安,速开城门,不可耽搁。我们这里有长孙大人的信物,夜半开城,不坏规矩”
守兵头目叫道:“是玄武门的兄弟?那不是皇宫的宫门吗?可是,这大半夜的……”
骑士叫道:“如果耽误了时间,王平安是要被砍头的,你们也好不了,事情紧急,废什么话,快点儿”
又有一名骑士奔了过来,就是先前那个摔倒的,他从怀里掏出一物,道:“长孙大人的金鱼袋在此。尔等是想害王平安被灭九族吗?还不快快开城”
守兵们尽皆大惊,这些骑士直呼王平安的姓名,这也就罢了,长安城里大官遍地,王刺史的名字也不见得有多尊贵,可长孙大人的金鱼袋都拿出来了,那肯定是出了大事了
守兵头目叫道:“兄弟们,不是小弟我不通人情,你们就算拿了长孙大人的金鱼袋,我们也验不出真假,这夜半开城,是万万不行的。要不然这样,我们去告知刺史大人,兄弟们在此稍等片刻,可好?”
那骑士叫道:“速去,叫王平安穿上便利的衣服,骑上马出来,直接和我们回长安,我们就不进去了,你只告诉他一点,我们是前天下午从长安出发的,一日半便到了庆州,他就什么都明白了,其它的话出来再说,快点,你他祖母的”
守兵头目见他气急败坏,心里也是害怕,知道出了大事,他亲自奔下城门,跳上战马,向刺史府奔去。
这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刺史府里早就静悄悄了。可书房里却还亮着灯,王平安并没有休息,他正在研究地图,自从知道李恪在营州开始折腾之后,他只好也开始研究起高句丽了,但这年代关于高句丽的事情太多,而且复杂,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研究出什么的,甚至得从前隋开始研究,工作量太大,他只好挑灯夜读了
正在看地图,忽听外面有人跑来,叫道:“大人,外面跑来个守城门的,说长安来人了,还带来了长孙大人的金鱼袋,信使说是前天下午从长安出发,现在就到了,让你跟着他们回长安”
王平安大吃一惊,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