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塔和瑞士各个谷地却一败涂地,损失了一半军队。1800年苏沃洛夫回到俄国,军队只剩下四分之一。保罗皇帝抱怨奥军和英军没有给他的军队以支援,致使其军队精锐损失殆尽。
他同时责备维也纳内阁在攻占皮埃蒙特以后不允许撒丁国王复位,毫无崇高宽宏的理想,全然为自己的私利所支配。他也抱怨英国人占领了马耳他以后便攫为己有,没有让耶路撒冷的圣约翰骑士团复职。俄国与英、奥的不和没有逃过拿破仑的眼睛,他决心要使这些不和的种子开花结果。
这时在意大利、苏黎世以及荷兰,大约有1万名俄军士兵当了俘虏。马伦哥战役以后,拿破仑向英国和奥国提议交换俘虏,但遭到英奥两国的拒绝。于是,拿破仑通过外交部长塔列兰给俄国政府写了一封信,信的末尾几句犹如一颗扔向反法联盟的重型炮弹:法国表示可以立即和无条件地将俄国战俘连同他们的军旗送回俄国。这一许诺很快就付诸了行动,被俘的俄国军官立即领到了他们的佩剑,士兵们都换上了全套新装并发给了法国制造的精良武器,他们集中在亚琛等候回国。这一明智的宽宏大度的举动给本来就不甚和谐的俄英关系以沉重打击,俄皇保罗一世的满腔热情被法国吸引去了,这位法国的疯狂敌人,忽然间变成了法国的友人,他致函拿破仑说:“公民,第一执政,我写信给你,并非讨论人或公民的权利,每个国家愿意如何治理就如何治理。不论哪国,只要我看到担任国家首脑的人懂得如何统治和如何作战,我的心就被他吸引去了。我写此信告诉您,我对英国不满。……我愿意同您联合以结束英国政府的不公正处置。”
1800年12月初,一位为俄国服务而内心亲法的芬兰人斯普兰波顿将军到达巴黎。
他送来保罗皇帝的信函并奉命带领俄军俘虏回国。俄军官兵回国后无不称赞他们在法国受到的善遇和厚待。于是,保罗一世与拿破仑之间的通信就成为常事了。
随着与拿破仑的友谊加深,保罗一世对英国的仇视越来越烈。保罗一世于8月29日宣布了一项针对英国所有船泊的封港令,并出面组织了有瑞典、丹麦和普鲁士参加的对付英国的保护中立国联盟,把英国从波罗的海排挤出去。同时,法俄两国开始考虑建立军事同盟。
拿破仑对俄皇的代表斯普兰波顿将军说:“您的君主和我,我们有责任改变地球的面貌。”
两国准备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保罗一世提出计划:在俄国的阿斯特拉罕集中35000俄军,同样数目的法军应进军多瑙河河口,然后乘坐俄国船只向亚速海出发,在里海与俄军会合,驶往里海南端,登陆后同伊朗人和阿富汗联合起来,共同把英国人赶出印度。
整个欧洲以不安的心情密切注视着法俄两国统治者的友谊加深。英国首相对法俄两国远征印度的计划感到十分震惊和气愤。正当欧洲所有的外交部门和王室惶惶不安地等待俄法两国采取某种行动时,突然传来了保罗一世于1801年3月11日在米海洛夫宫被人勒死的消息,整个欧洲长嘘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拿破仑愤怒到了极点,几个月间他在争取俄国政策上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全都化为泡影。〃英国人雪月3日在巴黎对我的暗算落空了,但他们在彼得堡对我的暗算却没有落空。〃他这样喊着,他坚信雪月3日对自己的暗杀与现在的保罗之死全是英国人策划组织的。至此,俄法同盟宣告破产,他不无沮丧地说:“我配合沙皇一定能给英国在印度的霸权以沉重的打击。这次宫廷政变推翻了我的一切计划。”
拿破仑不得不立即大幅度地调整所有外交部署。在这个问题上,他也像调动炮兵部队一样,能够巧妙地迅速地随机应变。
同奥地利的和平谈判在马伦哥战役之后就开始了。当时,由于奥地利派往意大利的军队被击溃,它同俄国的关系已经破裂,而且害怕法俄联盟将使它更加孤立,同意了这次谈判。
1800年10月间,在巴黎开始了以拿破仑和塔列兰为一方,以科本茨为另一方的法奥谈判。谈判进行得相当艰巨。不久,拿破仑退出谈判,让他的哥哥约瑟夫在洛林省的吕内维耳同科本茨继续谈判。科本茨狡黠顽固,约瑟夫坚定而圆滑,双方都力图使出巧妙的外交手腕战胜对方。这时,英国给奥国提供了200万英镑的津贴,在英国的压力和诱惑下,奥国又有了重起战端的念头。拿破仑对奥国在英国影响下出尔反尔极为愤怒,他多次强调和平的愿望是有节制的。然而,双方还在争吵不休,看来不通过战争是无法取得谈判的结果。11月5日,拿破仑宣布取消法奥两国的停战状态,命令法军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战场同时转入进攻。于是,战火又起。
12月2日,莫罗将军率领的莱茵军团在德国南部大败查理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取得了霍恩林登大捷,这次胜利打开了通往维也纳的道路。与此同时,麦克唐纳率领一支新军团在意大利出征,于严冬季节成功地穿过了施普鲁根山口,顺利地前进到阿迪杰河上游地区。这一出色行动再次切断了曼图亚要塞与奥地利之间的联系。奥地利的种种希望因军事失败而破灭,现在别无他法,只得在争取最好条件下缔结和约。可拿破仑这时却指示约瑟夫不要急于签订和约,他要奥地利答应满足他的一切要求。1801年2月9日,双方终于在吕内维耳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完全被排挤出莱茵河左岸,这块领土全部归属法国;法国还获得奥地利所属的尼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奥地利承认法国庇护下的黑尔维谢(瑞士)、巴达维亚(荷兰)、利古里亚(热那亚)、内阿尔卑斯(伦巴第)等共和国;法国继续占有皮埃蒙特;奥地利继续占有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威尼斯和阿迪杰左岸地区,而把阿迪杰右岸地区让给内阿尔卑斯共和国。
奥地利由于战场上的失败,不得不接受拿破仑所给予的相当苛刻的和约条款。但是,正像它不甘心于1797年的坎波福米奥和约一样,它对吕内维耳和约也是不甘心的,它终究要等待时机来改变这种形势,并再一次出来同拿破仑较量。
拿破仑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所取得的胜利使得反法联盟分崩离析,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英国了。英国既然已经失去作战伙伴,不能继续执行用英镑和舰队唆使他人火中取栗的政策,那只能放弃手段,接受和谈。1801年10月1日,英法两国代表在伦敦签订了预备和约的条款。不久以后,在法国东北部的亚眠召开了和平会议。1802年3月27日,法国全权代表约瑟夫以及西班牙、巴达维亚全权代表同英国全权代表康华里勋爵签订了亚眠和约。和约规定:英国除特立尼达以及锡兰岛上荷兰属地外,必须将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占领的一切殖民地归还给法国以及附庸国(荷兰、西班牙);马耳他岛应归还给马耳他骑士团,并保证马耳他的独立与中立;英国必须退出它在地中海和亚得利亚海占领的所有港口和岛屿;法国应从埃及和罗马撤退,把罗马和其他教皇领地归还给罗马教皇。
这一条约的签订,英国深感沉重,他们没有能够从拿破仑手里夺得他占领的欧洲任何一块地方。然而,英国并不是战败国,只是由于孤立,才被迫作出这样重大的让步。英国作为海上统治的霸主决不能容忍海上霸权的任何削弱,特别不能容忍削弱它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所以,它并不准备履行和约条款。拿破仑心里也十分清楚,英法和约只是英法长期战争中的一个短暂的休战,他毫不怀疑英国会随时出来破坏和约。他作好了再次战争的准备。
亚眠和约虽然只是一项停战14个月的条约,但这项条约却巩固了拿破仑的权力,他得意地看到以前对他态度傲慢的英国,如今也把他当作法国政府首脑对待,他的荣耀和权力在不断上升。一次他和秘书在马尔梅松散步时,他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为什么,将军?〃〃你不是我的秘书吗?〃〃告诉我亚力山大秘书的名字。〃秘书反问道:“哦,这倒不坏!〃拿破仑笑了。看得出,他对这番对话颇为满意。
和平给了拿破仑余裕。1802年1月7日,约瑟芬的女儿奥唐斯·博阿尔内小姐与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举行了婚礼。第二天,拿破仑出发去了里昂。在那里,内阿尔卑斯共和国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