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陆军和海军像春天消融的冰块一样崩溃了。兵变的士兵和水手杀死了很多军官,其他军官则直接被士兵大会罢免。到4月中旬,估计军官团队中50%的军官被清除了,他们其中有许多是有经验的军人一切就如二战前夕的大清洗一般。
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的拥护者经德国进入俄国,以反对临时政府。
而就像英法担心的那样,德国在东线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以免俄国人重新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并且趁着东线平静的时候,将在东线的军队调往西线和意大利战线…
不过这些都和中国无关,尤其是蒋百里,因为“二月革命”的关系,他总算是摆脱了英法俄的纠缠,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英法,还是俄国都已经无心去关心中国人的坦克技术了…
同样,蒋百里也无需担心新成立的俄国政府会找自己的麻烦,毕竟高加索和亚美尼亚战场也是整个欧战的组成部分,在有可能会触怒英法的情况下,俄国人是不会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的。
而且现在俄国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有自己的远征军在高加索,恐怕土耳其人早就迎头而了事实历史的土耳其人,也恰恰是趁着俄国内乱的机会拿下的高加索。
当然,等到土耳其战败后,他吞下了多少土地,自然就要还回去多少了…
虽说既不需要担心东线,也不需要担心新的俄国政府的态度问题,但是蒋百里依然有忧心的事情,那就是远征军后勤线的安全问题。
在达达尼尔海峡依然封闭的情况下,远征军联络国内的线路一共有三条,一条是西伯利亚铁路,一条是新开通的波斯湾底格里斯河,还有一条就是迪兰铁路了。
波斯湾目前在英国人的手里,由巴士拉、巴格达再至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也已经落入了中英两国的手中,所以这条后勤线完全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除了运输能力太弱需要有些头疼外…
事实,在成功的夺下了巴格达后,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将美索不达米亚转交给中国,毕竟在攻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后,中东炼油厂安全无恙的英国人,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在继续留在这里了…
除开底格里斯河,剩下的两条后勤线,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现在已经完全瘫痪,因为他要经过的地区实在是太多了,而那些地区却依然处于混乱状态。再加常年的战争导致俄国境内经济的庞大问题,就算真的有列车经过,面的补给物资恐怕也会被一哄而,然后一点渣渣都不留…
目前唯一还算安稳的,恐怕也就剩下迪兰铁路了。
到不是迪兰铁路不乱,只是因为中亚地域终究不像西伯利亚那么大,而且中亚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再加远征军在中亚也有一些驻军营地在。而且在俄皇退位,俄国境内一片混乱,在严光征得了英法的同意后也征询过俄国临时政府的同意,只是人家没答应,好在现在也不需要俄国的同意了,原本屯驻于迪化和兰州的一些国防军,全部进入俄国的中亚地区内,在一些交通要道,几乎都布置了驻军。
当然,英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是远征军在中亚赖着不走了怎么办。
可是想想现在的俄国只不过是在经历新政府成立后必经的混乱,英法也就不再担心了。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有英法帮衬着,只要等到俄国的内乱结束,就算中国人想赖着不走恐怕也不可能…
只是恐怕英法不会想到,在过几个月的时间,目前至少在名义还维持着统一的俄国临时政府,就会面临新一轮的革命风暴,而等到这场风暴结束的时候,新生的俄国政府的主导者,就会是英法视为死敌的“锤子镰刀党”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暂且不提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有没有能力将远征军驱逐出去,恐怕到时候会是英法求着中国将军队留在中亚…
毕竟和苏联的“锤子镰刀党”成员比,在英法看来,中国已经算不得什么威胁了。而这也是严光会出资资助苏联的原因,虽然在未来苏联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可同样,苏联也会是英法美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大敌,而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强大的中国实在是太显眼了一些,因此若是能有一个苏联站出来替中国吸引火力,那就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就如后世一般,在苏联还在时,美英等国甚至考虑过将中国纳入北约,可等到苏联解体后呢?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拉登同志,替中国吸引了十多年的火力,恐怕…
苏联存在的意义对中国就是如此,他就是严光专门留出来吸引英法美德等国火力用的。一直到中国强大到,不再需要惧怕任何人为止…
而现在,严光的任务就是继续秘密资助俄国的“锤子镰刀党”,一直到他们获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幸运的扛过了“苏俄内战”,并最终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大敌为止…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蓄势待发
第三百四十九章蓄势待发
中亚小镇托克马克,是一座位于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北部的小镇。小镇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古时中西商人汇集于此,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由于地处楚河河谷的中东部,有来自附近雪山上的雪水滋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对于中世纪那些强有力的征服者来说,这块土地是颇有吸引力,曾作为喀喇汗国、西辽的都城。
成吉思汗征服西辽的时候,伊斯兰教徒杀死城中守军,哲别不战而入此城。1830年代,这里曾作为浩罕汗国的一个军事前哨,30年后,它落入俄罗斯帝国的手中,俄国人拆毁了堡垒,现代的城镇是mikhailchernyayev上校在1864年5月13日兴建的。
顺带一提,唐代的碎叶城距离托克马克并不是很远,而唐代诗人李白,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一直到他6岁的时候,李白才离开了这里。
本来作为这么一个曾经有过一些历史,但现在已经很荒凉了的小镇,托克马克是不应该出现什么问题的,只不过…
“都小心着点,千万不要让这些家伙越过了警戒线…”
在托克马克小镇的火车站台上,一名远征军的军官大声呼喝着,而在一旁,至少一个连的远征军官兵正组成一道警戒线,神色极为严肃。
事实上,眼下也有不得他们不严肃,因为就在警戒线的外面,至少有近千名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正在对着警戒线内的火车站虎视眈眈着…
而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完全是因为二月革命,导致统治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垮台的关系…
很多人都清楚,因为欧战的关系俄国已经是内外交困,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民生等各方面,都已经乱的是一塌糊涂。原本罗曼诺夫王朝在的时候,因为从上到下都给听尼古拉二世的,所以至少还能稍微的维持一下,可是等到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崩塌,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却分为了资产阶级和“锤子镰刀”这么两个部门的时候,俄国在各方面都彻底陷入了混乱状态…
而这种混乱,也导致托克马克这么一个,原本应该很富饶的小镇陷于济困当中。事实上,这个小镇过去的确是和很富有,只不过因为欧战及过去的一些原因。。。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托克马克已经是穷的什么都没有了,而等到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垮塌,整个俄国都失去了控制后,就更没有人出面来管他们了,也就是在陷入了这种境地后,托克马克的居民们瞄上了由迪化运往高加索的军用物资…
要知道,军用物资不止是弹药武器等物资,也包含了粮食,甚至是牛羊肉等各种物资——————吉尔吉斯人几乎都是信奉伊斯兰的穆斯林,这些物资配他们到算是正好…
而因为饥饿的关系,托克马克的居民,也顾不得这些物资都是运往前线的了,毕竟在托克马克的居民们看来,沙皇俄国都没有了,他们又何必去顾忌那么多呢…
只不过…
在他们的面前,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譬如说,挡在火车站前的一个连的远征军…
事实上国内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在罗曼诺夫王朝垮塌后,就已经料到已俄国目前的情况,迪化至中亚的运输通道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
还好这时的中国,在中亚境内有不少的训练基地,还有一些负责对受伤士兵进行休养的营地,再加上迪化和兰州也有不少正准备西进的远征军,因此一声令下后,数万远征军已经涌入中亚,占据了中亚的多个交通要点。
而托克马克,就是这些要点中的一个。
在这里的远征军虽然只有一个连,但算上连部的话也有一百五十多人,再加上手头上的“麦德森”等武器,虽然火车站外面有差不多近千人,但是他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或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