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谁能比邓丽君更深刻地理解人在旅途的感觉。多少年来,她签了许多约,必须一地又一地按时赴约,履行合同。因此,她总是来去匆匆,忽东忽西,飘来荡去,行踪不定。这种马不停蹄的奔波、飞速旋转的生活,就是邓丽君的事业。
1982年大年初二晚上,邓丽君在台北狄斯角演唱。她一连唱了一个小时,台下响起了如雷掌声,还有久久不歇的喝彩声。邓丽君在观众热情喝彩中再度出场,她要再为观众唱一首《何日君再来》。前奏音乐刚响起时,邓丽君娓娓说道:“我14岁出道,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中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她的声音哽咽,满脸泪痕。台北狄斯角是邓丽君初出道时经常演唱的地方,多少年来,她已经努力将过去的创伤藏在心里。如今重新站在事业的高峰,邓丽君却触景伤情。一样的她,同样的舞台,不一样的却是她个人的成就和地位。当年的她是那个四处跑埠演唱、被老板炒鱿鱼、看尽众人脸色的小女孩,如今的她却有自己的乐团、自己的舞群、有专属的和声,还有要唱多久就唱多久的个人秀。邓丽君难以自抑,挂着泪却带着笑容唱了起来。
邓丽君再接再厉于1982年1月8日至11日在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地点在湾仔的伊利莎白体育馆,共举办了五场。五场演唱中的第一场是慈善演出。由于邓丽君个人演唱会卖座极佳,香港宝丽金公司随即录制了整场演唱会,并推出了《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后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10月,邓丽君与林子祥、谭咏麟合作,于香港拍摄无线电视特辑。偏好慈善表演的她也在年底参加了香港的《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80年代的邓丽君由于接受过日本的音乐训练,她的歌唱技巧已有所突破,她也开始有自己的专属乐队,她的舞台表演就更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自从邓丽君在美国取得成功,知音满华人圈以及歌声传奇式地席卷中国大陆后,她的身价就今非昔比了。
在星马地区,邓丽君原有的“作秀”价码和凤飞飞、欧阳菲菲、甄妮等同级,日酬约为四千美金。
但自从她的名气震惊国际后,“作秀”的价码就节节上升,在香港、台湾、日本、星马、泰国、印尼、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很快就跃升为第一位,日酬已高达美金一万以上,不仅远远超过原来与她同一级待遇的超级歌星,而且这样的高价,还不一定能够请得动她。新加坡的“阿波罗”和“香格里拉”
两家夜总会,曾经先后派专人到台北请邓丽君登台演出。两家夜总会竞相出高价,结果“阿波罗”胜出,该夜总会愿支付日酬美金一万六千,演唱十天的酬劳为十六万美金。但由于邓丽君一年后才有可能重访新加坡,所以,虽然有这样的高价行情,在当时仍还没有马上敲定赴新加坡演唱。
另据当时媒体报道,吉隆坡夜总会曾经以每场五千美元的价码和来回十张机票的天价和邓丽君签下一纸演出合约。这样的价钱当然是值得的,因为邓丽君演出前歌迷抢购门票、将夜总会挤到寸步难移的情景,在大马是前所未有的。邓丽君有一次在日本“作秀”,由一个经纪人包下了一百五十天,每天的酬劳高达三万美金。然后这位经纪人再把具体的时间安排到各个歌厅和夜总会,从中抽取相当可观的一笔利润。台湾地区从北到南的歌厅和夜总会更是把邓丽君视为财神,只要她答应演唱,那就等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邓丽君已经进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没有一位亚洲歌星可与她匹敌。据说,当时在中国大陆,几乎每一个喜欢听流行歌曲的人都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听过她的一些歌曲。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邓丽君的录音带也极为畅销。普通的市价是一盒12元,黑市则卖到一盒20元。这种价格对于当时的物价而言确是不菲,但尽管这样贵,仍然不愁没有人要。
邓丽君的录音带在当时非常畅销,以至于在某些地方,男女谈婚论嫁的时候,她的录音带是被列为聘礼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了专卖港台歌星影星的照片的生意,邓丽君的玉照也在畅销之列,当时每张卖到1元。香港那时印制月历的时候,第一张“月历女郎”就是邓丽君。据香港北角的书报摊贩说,这些月历主要是销往大陆的,所以大多印上邓丽君的照片,因为香港没有任何一个明星比得上她。
《淡淡幽情》
《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
80年代初时,邓丽君开始筹划《淡淡幽情》专辑的发行与制作事宜。《淡淡幽情》专辑中收录的首歌曲的歌词都是根据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谱曲而成的。为实现传承中华文化的志业,邓丽君特地寻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港台最前卫、最权威的制作人为这个专辑谱曲。八位作曲家的倾情谱曲和邓丽君极佳的诠释能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为中国古典诗词塑造出新的存在形态。
这张国语流行乐坛惟一以唐诗宋词为主轴的概念性专辑把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张专辑推出后就成为了白金唱片,并荣获1983年年度最佳专辑奖,负责制作这张专辑的邓锡泉也获得了年度最佳制作人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想是由香港企业家谢宏中所提出的,费时约两年半完成。关于此事,谢宏中说:“两年前的某夜,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
……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那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
《淡淡幽情》专辑的设计充分让古诗词典雅的传统重现于现代社会中,再现出了后无来者的唐宋风致。1983年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的第一版cd,这张碟附送了一本印制精美的歌词,每首词后都有意译和解说,在精美的解说里还附有符合每首诗词意境的画或照片,诗词书画融为一体。诗画出自名家单栢钦之手,以邓丽君为主题拍摄的一辑照片则由香港的名摄影家林伟拍摄。而为表达出那种诗画如一的古典意境,外景队曾经到新加坡取景。12张照片中有三张是穿旗袍的邓丽君,在鲜绿、粉橘、枣红色的服装的衬托下,邓丽君给人一种多愁善感之上的静谧美感。这张专辑非但大卖,而且邓丽君幽雅的气质与她的旗袍装扮的完美结合,打造出如空谷幽兰般的中国古典美女、才女形象,让邓丽君的艺术成就更上一层楼。
那时候的邓丽君,正如邓锡泉所说的:“邓丽君真的很美,光芒万丈,这段时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而且制作唱片时,还传出她与新加坡富商的绯闻……”
《淡淡幽情》专辑的八位作曲者当中,台湾与香港的比例是六比二,台湾的作曲家较多。谈及原因,邓锡泉说:“当时台湾的作曲家比较习惯国语歌曲的创作,因此我觉得他们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这种古词。” 而且,他们所策划的专辑的名称就已将唐宋诗词那种淡泊、深渺的意境充分表达了出来。这些作曲家中有以往为邓丽君写过不少歌曲的大导演刘家昌,他谱曲的作品是《独上西楼》('南唐'李煜《乌夜啼》词)、《胭脂泪》('南唐'李煜《相见欢》词)和《万叶千声》('宋'欧阳修《玉楼春》词);还有古月,他谱曲的作品是《清夜悠悠》('宋'秦观《桃源忆故人》词)和《相看泪眼》('宋'柳永《雨霖铃》词);以及黄霑的《有谁知我此时情》('宋'聂胜琼《鹧鸪天》词)。另外有钟肇峰的《芳草无情》('宋'范仲淹《苏幕遮》词)和《欲说还休》( '宋'辛弃疾《丑奴儿》词)、翁清溪的《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词)、陈扬的《思君》('宋'李之仪《卜算子》词)、谭健常的《几多愁…虞美人》('南唐'李煜《虞美人》词) 。除了这些老牌作曲家外,还有当时年仅19岁的民歌作者梁弘志,他为《但愿人长久》('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担纲作曲。
目前为台湾代表性畅销金曲作者的梁弘志,二十几年前只不过是一个新音乐的创作型歌手而已。决定起用他的是邓丽君和香港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员。邓丽君已在自己的专辑中唱过梁弘志就读于高中时所创作的《恰似你的温柔》,于是邓丽君主动向梁弘志邀曲。那时的梁弘志还是个带有学生气息的年轻人,他说:“邓锡泉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