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邓丽君-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港的一批邓迷们首先大声疾呼,为表示对邓丽君的爱戴和拥护,要成立邓丽君歌迷组织。结果许多邓丽君的歌迷们纷纷涌来,或是发表成立的建议或是提出以后的活动方式,反正许多人都对这一提议表示支持和参加。1972年6月,这一名为香港青丽之友会的邓丽君歌迷会正式成立。在此组织之前,在年1月,香港就有一批少女歌迷有意筹组邓丽君影友歌友中心,但一直没有正式组成,因此,香港青丽之友会可以说是香港第一个邓丽君歌迷俱乐部。

香港青丽之友会的会长吴可岱在1973年2月香港的《明灯日报》上,对他们成立的歌迷会作了如下的介绍:

香港青丽之友会是青春玉女邓丽君歌迷所组成,简称青丽之友会,成立于1972年6月1日。成立原因是:5月期间本港很多报章谣传邓丽君小姐在新加坡出事死亡,当时谣言满天飞,作为邓丽君忠实歌迷的我们,初时也感到悲痛万分。不过,冷静下来以后,我们没有相信那些谣言,因为邓丽君并不像那些人所说的不正经。我们相信邓丽君,我们也肯定她一定会重返香港。为了表示对她拥护及爱戴,故决定成立一个庞大的歌迷会。

巨星风采青丽会自成立以来,得到非常多的邓丽君歌迷的热烈支持。本会在澳门也有分会,现时会员共约千余位。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最大的是30余岁,每个月份都分批举行例会(茶会)。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也一定会谈及偶像的近况。大概隔三个月,我们就会举办大旅行或其他有益之活动,例如本月18号的邓丽君歌迷联欢大会,又我们在本月25号也参加百万行。

如果歌迷朋友要参加本会,申请手续是: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地址、电话,连同一张照片寄到本会,经过全体会员一致审核,认定该位朋友是正当青年后,便发给会员证,本会对于一些不良青年是拒之门外的。邓丽君小姐经常与我们联络,对我们的组织大表喜悦,以上是本会概况。

香港青丽之友会成立后确实受到一批邓迷的大力支持,他们举办的活动也得到会员的积极参与。邓丽君对这一组织也极为赞成,并曾经应邀参加青丽之友会在明爱中心举行的聚会。在与歌迷同乐的聚会上邓丽君非常开心,演唱了好几首歌曲。到会的歌迷朋友们有一百多人,大多数是与邓丽君同龄的年轻人。在近三个小时的聚会中,他们一起歌唱游戏,谈天说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欢乐之声不绝于耳。

香港的另一批邓丽君歌迷也组织了一个歌迷会,名为丽君歌迷友谊速进中心,曾在报纸上征求会员。他们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不牟利,无会址,无聚会,不收会费,以纯正康乐为宗旨,联络喜爱邓丽君歌声之青年朋友为中心,有点唱及旅行等活动。”该会成立后的首次活动是1973年9月24日上午举行涌尾新娘潭漫游烧烤活动。这次活动中有娱乐和抽奖项目,并赠送“邓丽君姐姐”近照给参与者,每人一张。该中心代办交通及烧烤食品,每人收费港币十元,但需要自带烧烤用具和饮用水,更需要参加者提防山火。由于该中心没有会址,因此特规定在9月16日至20日晚上8时至九时,在九龙佐敦道佐治公园第二张长椅认队旗交费;集合出发地点则为24日上午8时30分,在佐敦道码头渡船街文华楼渣打银行前认旗集合。这项活动的消息在香港见报后,立即引起诸多邓丽君迷们的注意,报名参加的人很多。

歌迷们则更是以各种形式表达着他们对邓丽君的深深迷恋。除了在邓丽君的演唱活动中捧场、追寻她的足迹、关注她的点点滴滴外,有些歌迷还用语言表达了他们对邓丽君的无比崇拜。有一个歌迷这样说:“邓丽君,聪慧,善良可爱,一张逗人喜欢的脸庞,有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但却掩不住那少女的柔娴,加上她甜美的歌喉,真挚的情感,直把我们溶化。她简直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无际的海洋,不怕把她放得太高,她实在太完美了。”另一个歌迷写道:“我们喜欢那个穿着短短的迷你裙,唱着那《心爱的小马车》或《向日葵》的她,每句歌词都洋溢着令人迷醉的少女的青春气息。”

1976年3月,香港又出现了一个邓丽君歌迷组织,名为香港邓丽君歌迷会。此时的邓丽君已是今非昔比,她已享誉日本,跃登国际巨星的宝座了。

香港邓丽君歌迷会是由青春玉女邓丽君歌会和敬汶佩丽友谊天地等拥护邓丽君歌声的组织组合而成的。该歌迷会的大部分成员是年轻人,每月聚一次,谈邓丽君的近况和她的生活琐事。据会友们说,在谈及邓丽君的近况时,他们那种喜悦就像收到了远方知己平安的信息一样,所有的不顺心统统一扫而光。他们之间经常交换邓丽君的照片,然后不断地端详,评论一番,在互相的赞许和默认中感到生活的极大乐趣。该会的成员们表示,该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拥护他们的偶像邓丽君,希望有更多的人欣赏她的歌声,希望君迷们多结识一些喜爱邓丽君歌声的朋友,多知道一些别人对邓丽君的看法和对她的歌曲的评论。他们想知道邓丽君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意义,更想把自己心目中的邓丽君与他人分享;也期望每个喜欢邓丽君的朋友,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他们的偶像,倾听她那熟悉的旋律、感受她那举手投足之间的风采和那亲切的微笑。

为了使会员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为了加深会友之间的相互了解,香港邓丽君歌迷会经常举办唱片欣赏、旅行和聚会等活动。这些起连接彼此之间友谊的桥梁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会友提议,会员们表决通过的。因此,不仅对于他们关注邓丽君大有帮助,而且对于会友之间的联系大有裨益。另外,歌迷会还通过广播电台,利用点歌卡,把一份真挚的心愿通过空中媒体送给他们所喜爱的邓丽君、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以及那些需要关怀的人。邓丽君美妙的歌声加上点歌卡上优美的祝福语,传遍香港的角角落落,温暖千万人的心。

歌迷会没有固定的会址,也不需固定的会费,平常只是一些纸张文具等小开支。如果遇到特殊的支出,如救济捐款、公益募捐等都是会友们自愿捐助的。他们表示,他们愿意像邓丽君那样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落入困顿中的人。

至于在会务的推行方面,都是哪个会友有时间、有兴趣,就帮忙联络会友、代购唱片和印点歌卡等。由于会友们的热烈支持和响应,歌迷会的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1980年8月,歌迷会举办了一次散文写作比赛,题目是邓丽君演唱的《千言万语》,奖品有由邓丽君和她所在的唱片公司提供,包括收音机、录音机、时钟等。有一个歌迷这样表达自己对邓丽君的热爱:

“自从她倒日本后,歌路广了,我们更喜欢她,她的确比以前成熟了。她唱伤感鹅抒情歌曲,使人感觉确有几分凄凉,如《再见,我的爱人》、《雨下的花朵》等,像秋天的一地黄叶被秋风吹散,那种苍凉落寞的感觉,拨弄着我们那敏感的心弦。”“我们希望邓丽君能时常到香港,因为我们需要她。”

邓丽君每次到香港,香港邓丽君歌迷会都会有成群的会友到机场去迎接她,并为她开欢迎会。

年,邓丽君在香港举行演唱会时,又受到香港邓丽君歌迷会的热烈欢迎,并请邓丽君主持邓丽君散文写作比赛颁奖及唱歌。在邓丽君离港返台时,歌迷会特意赠送了她两本厚厚的剪贴册,上面是邓丽君赴港期间各报刊登的有关她的新闻报道。

能够拥有这么多忠实可爱的歌迷,邓丽君由衷地感谢生活,感谢给了她生命与荣誉、欢声与笑语的舞台。

流言蜚语1972年前后,正是邓丽君频频走出台湾,在香港、东南亚地区停留时间较长的一个阶段。正因为如此,邓丽君登上了她歌唱事业的第一次高峰,却也惹来了许多流言蜚语。

在邓丽君当选为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时,就有香港的一家报纸传出,邓丽君因和她同团赴港的吴静娴同登十大宝座而“吃醋”得一连好多天拒绝登台表演。邓丽君断然否定有这回事,她表示吴静娴是她的前辈,她一向把她当作大姐姐,她当选十大,邓丽君感到由衷的高兴,怎么会彼此闹别扭呢1972年的春天,突然传来了许多关于邓丽君的谣言。这些流言无非是关于私生活及个人身体状况的。流传的版本各异,但全都说得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

有的说邓丽君因患重病,已经从海外悄悄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