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新朝驱除旧朝后,要重新立社,并杀牲取血来涂抹新社。吕尚掌管牵此牲畜。⑨策祝:史官将祈祷之辞写于竹简之上。⑩钜桥:商代之粮仓,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11)振:同“赈”。(12)封:培土。⒀九鼎:传说夏禹平定水土划分九州之后,铸九个大鼎象征九州,后成为天下最高权力的象征。⒁更始:除旧布新,重新开始。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①,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②:“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③。”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④。莱侯来伐⑤,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⑥,是以与太公争国。
①王:做天下之王。②逆旅:客栈。③殆:大概。④犁:通“黎”。⑤莱:东方少数部族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黄县一带。⑥集:安定。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①,淮夷畔周②,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③,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①作乱:制造叛乱。事详见《周本纪》及《管蔡世家》。②畔:通“叛”。③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指九州各地长官。伯是掌管一方的长官。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立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①,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②,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周烹哀公:烹,是将人放入鼎内用开水煮死的酷刑。据《公羊传?庄公四年》何休注,是周懿王烹死齐哀公。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①,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②。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①奔:逃亡。周厉王因国人暴动,仓皇逃亡。②周厉王出奔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称作“共和行政”。时在公元前841年,共14年。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洛。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公禄甫立。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①。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②”。遂辞之③。
①北戎:又名山戎,戎族的一支,春秋时活动于今河北北部。②敌:相当。③事详见《郑世家》、《左传?桓公六年》。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釐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①。
①秩服:俸禄等级和车马服饰、奉养:生活待遇。此:按照。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①,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公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②,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③,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④。
①绌:通“黜”,减少。②拉杀:折断肋骨致死。③让:责备。④谢:道歉赎过。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①,及瓜而代②。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③。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间襄公④,曰:“事成以女为无知夫人”⑤。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见彘⑥,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管惧坠车伤足,失屦⑦。反而鞭主屦者茀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人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⑧,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间。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⑨。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①瓜时:指七月。因七月瓜熟,故称。②及瓜:到第二年七月。代:派别人去管代二人。③卒:尽。弗:不。④间:侦伺。⑤女:同“汝”,你。⑥彘:大猪。⑦屦(jù;,巨):用葛、麻等制成的鞋。⑧创:伤口。⑨求:寻找。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①雍林:据《左传?庄公八年、九年》,雍林又作“雍廪”,是人名,其职为渠丘大夫、芩处司马迁误以雍林为地名。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①,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②。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招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③,射中小白带勾。小白详死④,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①杀诛:杀人及罚罪,泛指执行刑法。数:屡次。②傅:辅佐。③遮:阻遏。④详:通“佯”。
桓公之中勾,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①,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②。秋,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③,请得而甘心醢之④。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⑤,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⑥,斋祓而见桓公⑦。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①温车:一种密闭的卧车。桓公佯死,为保密故乘温车。又作“辒车”。②距:通“拒”,抵御。③雠:仇敌。④醢(ǎi,海):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⑤霸王:指霸王之业,即称霸天下,做各诸侯国的盟主。⑥桎:木制拘束脚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脚镣。梏:木制拘束手的刑具,作用同于现在的手铐。⑦斋祓:古人在大典礼前要戒酒荤,沐浴别居,虔诚庄敬,叫做“斋”。进行除灾求福之祀叫做“祓”。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①,设轻重鱼盐之利②,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①连五家之兵:管仲所制定的一种军事制度。据《国语?齐语》记载,这种制度是: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战时每家出一战士,每乡两千战士,五乡战士为一军,计万人。全国设三军。就最基层而言,称作“连五家之兵”。②轻重鱼盐之利:轻重,是指通过国家对商业流通、产品物价的控制,加强耕战,富国强兵。鲁盐,齐国滨海,有渔业及煮盐业,管仲对此加以控制管理,齐国大富。
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①郯:据《左传?庄公十年》应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