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史记-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实在的东西。 (23)悼:痛心,悔愧。



定公十三年夏①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②,大夫毋百雉之城③。”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④。于是叔孙氏先堕郈⑤。季氏将堕费⑥,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⑦,登武子之台⑧。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⑨。孔子命中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⑩。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11)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12),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①公元前497年夏天。 ②甲:指武器。 ③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④三都: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人封地的城邑。 ⑤郈:叔孙氏属地。 ⑥费季孙氏属地。⑦三子: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⑧武子:指季孙宿。 ⑨公侧:鲁定公所登的台侧。 ⑩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11)成:孟孙氏属地。 (12)鄣:同“障”。



定公十四年①,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②,有喜色。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以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③,粥羔豚者弗饰贾④;男女行者别于涂⑤;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⑥。



①公元前496年。 ②行摄相事:担任理相。相,指处理政务的最高行政官。 ③与闻:参预。 ④粥:同“鬻(yù;,育)”,卖。贾:同“价”。 ⑤涂:同“途”,道路。 ⑥《索隐》云:“《家语》作‘皆如归’。”意谓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①?”黎曰:“请先尝沮之②;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③!”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④,文马三十驷⑤,遗鲁君⑥。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⑦,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⑧,如致膰乎大夫⑨,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善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已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然叹曰⑩:“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11)!”



①盍:何不。 ②沮:阻挠。 ③庸:难道。 ④文衣:指华丽的衣服。 《康乐》:舞曲名。 ⑤文马:身披彩饰的马。 驷:古时一车驾四匹马,驷马为一乘。 ⑥遗:赠送。 ⑦周道游:指环游各地。 ⑧郊:在南郊祭天。 ⑨膰:祭祀用的烤肉。祭祀束之后将所用烤肉分送大臣是符合当时礼节的,这样表示对大臣的尊重。 ⑩喟然:长叹的样子。 (11)群婢:指女乐。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①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六万②。”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③,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④。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①主:居住。 ②奉:同“俸”,俸禄。 六:据《正义》解释,为六万小斗,计二千石。 ③谮:进谗言,中伤。 ④一出一入:指用兵仗跟踪子出入,进行威胁。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①,以策指之曰②:“昔吾入此,由彼缺也③。”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④,匡人于是遂止孔子⑤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⑦?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⑧,匡人如予何⑨!”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⑩,然后得去。



①仆:驾车的人。 ②策:马鞭。 ③缺:缺口。这一城墙上的缺口是往昔被阳虎攻破的。 ④暴:残害。 ⑤据《孔子家语》说是匡人简子以甲士围孔子。 ⑥焉:那里,指匡地。 ⑦文:指周代的礼乐制度。 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⑧斯:此。 ⑨如予何: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⑩这句记可能有误,因武子在时,孔子尚未出生。参见《史记会注考证》。



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①,必见寡小君②。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③。孔子入门,北面稽首④。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然⑤。孔子曰:“吾乡为弗见⑥,见之祀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⑦:“予所不者⑧,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参乘⑨,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①不辱:不以为辱。 ②寡小君:对他国称国夫人的谦辞。此指南子。 ③(cī,吃)帷:细葛布帐子。 ④稽首:古代的一种恭敬的礼节,叩头触地。 ⑤璆(qiú;,球)美玉。此指美玉相发出的声音。 ⑥乡:同“向”,向来,一向。 ⑦矢:发誓。 ⑧所:如果。 不(fǒu;否):《论语?雍也》中作“否”。不对。 ⑨参乘:古代乘车,御者居中,尊者居左,参乘居右,是陪乘。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①,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①桓魋欲杀孔子的原因,据《曲礼?子贡问解》说:桓魋奢侈,曾奴役工匠为自己造石椁,受到孔子的责备,是怀恨在心,要杀孔子。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①。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颡似尧②,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③,累累若丧家之狗④。”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⑤。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①郭:外城。在城的外围所加筑的城墙。 ②颡:额。 ③要:同“腰”。 ④累累:颓丧悴的样子。 ⑤末:不重要。一说是不对之意。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①。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②,楛矢贯之③,石砮④,矢长尺有咫⑤。陈湣公使使问使尼。仲尼曰:“ 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⑥,使名以方贿来贡⑦,使无忘职业⑧。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⑨,以肃慎矢分大姬⑩,配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11);分异姓以远方职(12),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13),果得之。



①句:同“勾”。 ②隼(ǔn,损):一种凶猛的鸟,又叫鹘(ú;,胡)。 ③楛(ù;,户):树名。 ④石砮(nǔ,努):用石头制做的箭镞。 ⑤咫:长度单位,周制八寸。 ⑥九夷百蛮:泛指各少数民族。 ⑦方贿:指地方特产。 ⑧职业:指贡之事。 ⑨昭:表彰。 令德:美德。 ⑩大姬:周武王长女。 (11)展亲:重视新族。 (12)异姓:指姬姓以外的诸侯。 (13)故府:指过去收藏各方货物的仓库。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①。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②,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③,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巳。吾与夫子再罹难④,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⑤。”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⑥?”孔子曰:“要盟也⑦,神不听。”。



① 被寇:指遭受侵犯。 ②狂简:志大而疏略于事。 ③会:恰遇 ④罹:遭遇。 ⑤出:释放。 ⑥负:违犯。 ⑦要盟:要挟之下订立的盟约。 要:要挟,胁迫。



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