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傲视三国-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留步~”寇邵连忙起身阻拦,谁知道哐当一声,寇邵一不小心撞翻了案几,案上笔墨竹简令符撒落一地。见此情景,典韦迈出一大步,拦在帐门口,“阁下请留步!”典韦身躯高大,象一堵墙一样拦在于绉面前。
于绉也见好就收,立刻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寇邵。寇邵赶紧整了整衣冠,说道:“先生从九江来到此处,是不是带来了有利与我的好消息?”
于绉微微皱眉,并没有正面回答寇邵的话,而是说道:“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寇邵也皱了皱眉头,“此乃孟子见梁惠王时说的话,孟子主张仁义,但是却不适合当时的大环境,所以并不被当时的君王采纳。先生现在拿这样的话来说我,不知道是什么用意?”
“大人以为呢?”于绉微笑着反问。
“无礼。我家主公以先生称呼你,你却来作弄我家大人?”典韦不平道。
寇邵一摆手,“不得无礼。”寇邵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这人话里带话,似乎是在试探自己。古代贤士选择主人往往都会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来试探,莫非眼前的年轻人就是此类?
寇邵于是朗声答道:““义”与“利”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人们对利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教化的作用就在于使人不要见利忘义。孟子之义实为一种精神,是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行为准则,这样的东西看似高尚,实则空泛。而事实上,义的本质就是利,只不过义是多数人的利。《周易》上说:“义者,利之和也。”道理正在于此。其实义即是利,利即是义。”
于绉显然寇邵的回答有些意外,“我只听说古代明君都是举大义的人,而没听说是贪大利之徒。”
寇邵笑搭:“天下这份利大不大?可是想要取得这份大利的明君圣主那个不是高举大义为名的。也正是因为他们高举大义,天下人才纷纷响应,最终帮助他们得到了大利。说到底古来所谓的明君圣主也都是追求利的凡人啊!”于绉蓦然,寇邵的话似乎有道理,但是于绉始终觉得其中有些地方不对,可不对在哪里又一时找不出来。
终于,在一番思索后于绉放弃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大人想不想要回被劫走的粮船?”
@@@@
在彭蠡泽的深处的一座小岛上,一座全木头结构的水寨非常惹眼。它的造型非常想个十字架,有东南西北四个简易码头。一艘小船缓缓驶来,慢悠悠的在北码头靠岸,那个自称于绉的年轻人走下了船。
码头上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正站在那里迎接他,汉子袒露左肩,发达的肌肉呈现出健康的黝黑色,看起来整个身体如同铁铸一般,宽大的国字脸上围绕着一圈又黑又密的大胡子,远看象是一头带有黑色鬃毛的狮子。
“公谨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黑汉子戏腻道。
“你呀,你呀,你大祸临头不自知,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和周瑜开玩笑!”年轻人摇摇头。这黑汉子便是周泰了,“大祸临头?我周幼平不就劫了几船官粮吗?那事又不是我第一次干了。”周泰边说边迎周瑜进壁坞。
二人进入壁坞,周泰屏退左右,周瑜语重心长的劝解道:“幼平可知道你劫的是何人的粮船?”
周泰满不在乎的答道:“当然知道。丹阳太守颍川寇邵寇子德的,那又如何?”
“你可知道他的厉害?”周瑜微微皱眉。
周泰哈哈大笑,声如牛哞,震的周瑜耳朵里嗡嗡直响。“厉害?如果只是听说他的名声幼平还会对寇邵有三分畏惧。可是那日劫他粮船的时候,号称天下精锐的丹阳兵不堪一击,在我周幼平手下竟然无一合之将,那个高顺更是被我三两下就打落江中。”
周瑜摇摇头,“高顺原来是京畿羽林骑司马。高顺是个北人,长于马战步战,根本不懂水性。而你周幼平十四岁就出没于彭蠡泽,弱冠之年纵横江中人人畏惧。在水上你周幼平如狼似虎,而高顺就如猫似兔。打败一个不懂水性的高顺,值得你那么沾沾自喜吗?”
周泰默然不语,无言以对。
周瑜又问道:“此次劫夺粮船,是不是赵慈指使你的~”
“这~有关系吗?”周泰吞吞吐吐道。
周瑜一本正经的说道:“不管有没有关系,你招惹寇邵是不智之举。”
第四章江中漫游粮草船 寇邵传檄
   江边的江风很大,寇邵不自觉的缩了一下脖子。“大人,那个于绉卑臣以为靠不住。”魏延为寇邵披上一件斗篷。
寇邵没有正面应答,只是淡淡的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辰时三刻。”魏延答道。
“于绉许诺在巳时之前就会说服周泰把粮船交还的。”寇邵也不免有些焦急,寇邵努力的使自己保持平静。他抬起右手,遥指江对岸说道:“江对面是什么地方?”
魏延抬头看了看江对岸,在心里略加思索后答道:“回禀主公,江对岸就是柴桑了。”
“哦,是柴桑啊~那不是周瑜的老家么?呵呵!”寇邵有些没话找话似的喃喃道,“于绉啊~你怎么还不来啊~”寇邵心里暗道,于绉~柴桑,柴桑~于绉,于绉~~周瑜~周瑜~于绉~”寇邵忽然心里一动,“他会不会就是周瑜?”
寇邵招招手,一个小卒立刻来到寇邵面前跪倒。“那个于绉是否是从江对岸的柴桑来的?”
小卒说道:“正是。”
“哈!”寇邵乐了,周瑜啊周瑜,“这些我的粮草是不用担心了。”寇邵抚掌大笑。
就在寇邵做出判断的时候,一个小卒飞奔而来,“大人,大人,我们的粮船回来了~”
“什么?”寇邵立刻上马朝江边跑去,只见早有一大群士兵那里为围观了。只见江面上有三十多艘大船,由于没有人操船,这些大船在江面上打着转。
寇邵马上命人去接受粮船,一面问道:“于绉何在?”
小卒来报道:“大人,只见粮船,但是不见于绉先生。”
“真的没有?”寇邵有些意外。
接受了粮船之后寇邵立刻派见过于绉的人前往柴桑探访周瑜,但是探访的结果让寇邵很意外。虽然派出的人说那个周瑜和于绉很像,但是周瑜已经是柴桑的功曹,而且声称从来没有离开柴桑,更加没有见过什么寇邵寇大人,而且还有很多县府里的人可以作证。既然人家周瑜不承认又有什么办法?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寇邵此刻的目标依然是在剿灭江夏赵慈上。
在军事打击之前,寇邵首先就让戏志才起草了一份檄文,派人送给人荆州太守王敏。檄文为了让大量参与起义的下层百姓和军士明白其中的含义,寇邵特地命戏志才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句子来书写。
檄文的大意是说昔日商汤讨夏桀,武王伐纣王是因为他们暴虐到了极点,乃至上天都要抛弃他们。但是现在朝廷还没有被上天抛弃,依然有勇敢的将军为它奋战,依然有智慧的文臣为它出谋。现在赵慈的德行和威望不能和汤武相比,而现在的皇帝也不是残暴如桀纣。黄巾张角密谋十年,一朝爆发,以致天下响应,可是即使这样,黄巾贼也在短短数月内被朝廷打败了,张角被开棺戮尸、锉骨扬灰。赵慈只是一个小卒,只占有十个县,而赵慈的对手是整个朝廷、整个天下。赵慈是肯定会失败的,跟随他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聪明的人都会选择生路,而不会走进了死胡同还不回头。所以现在已经参与了赵慈造反的人如果继续侫顽不灵那么只有死路一条,而主动投降的人就会得到宽恕。
檄文发出之后的第三天,王敏送来了回信,对寇邵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同时正式通知寇邵直接从庐江郡出发攻打江夏郡。寇邵知道自己的水上力量不强,所以把所有的物资再次全部搬到陆地上。即使赵慈不用抢的,只要他在上游放些小船,装上干草硫磺来个火攻就够自己受的了。
进入江夏界内后,寇邵在距离蕲春东南十里处扎营。那是一个无名小土丘,寇邵把自己的中军大帐扎在土丘顶,方便观察四周。其余的兵马驻扎在土丘下,将土丘团团包围,以便拱卫中军。寇邵的军营除了按照当时汉军通用的做法设有拒马鹿角之外,还在距离木墙十步处挖掘陷阱,防止敌人偷袭。这样一来扎营的工作量无疑就变大了,士兵们多少有些牢骚。尽管如此,寇邵依旧坚持贯彻这条命令,时间一久士兵们也就习惯了。不管驻扎到哪里,只要是扎营,哪怕只住一夜也要搭建营墙,挖掘陷阱。
晚风依旧很凉,守夜的士兵稍稍朝一边的火盆靠了靠,好让自己更加暖和。
中军大帐里,戏志才一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