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满山城入暮天,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赠陈宗鲁
学文须学古,脱俗去陈言。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又如昆仑派,一泻成大川。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子才良可进,望汝师圣贤。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醉后歌用燕思亭韵
万峰攒簇高连天,贵阳久客经徂年。思亲谩想斑衣舞,寄笼恨已迟,奋翮云霄苦不早。缅怀冥寂岩中人,萝衣菃佩芙蓉巾。黄精紫芝满山谷,石不愁仓菌贫。清溪常伴明月夜,小洞自报梅花春。高间岂说商山皓,绰约真如藐姑神。封书远寄贵阳客,胡不来归浪相忆?记取青松涧底枝,莫学杨花满阡陌。
题施总兵所翁龙
君不见所翁所画龙,虽画两目不点瞳。曾闻弟子误落笔,即时雷雨飞腾空。运精入神夺元化,浅夫未识徒惊诧。操舵移山律回阳,世间不独所翁画。高堂四壁生风云,黑雷柴电日昼昏。山崩谷陷屋瓦震,雨声如泻长平军。头角峥嵘岁千丈,倏忽神灵露干象。小臣正抱乌号思;一堕胡髯不可上。视久眩定凝心神,生绡漠漠开嶙峋。乃知所翁遗笔迹,当年为写苍龙真。只今旱剧枯原野,万国苍生望霑丽。凭谁拈笔点双睛,一作甘霖遍天下!
镇远旅邸书札
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舟行矣。相去益远,言之惨然。书院中诸友不能一一书谢,更俟后便相见,望出此问致千万意。守仁顿首。
高鸣凤、何廷远、陈寿宁劳远饯,别为致谢,千万千万!行时闻范希夷有恙,不及一问,诸友皆不及相别。出城时遇二三人于道傍,亦匆匆不暇详细,皆可为致情也。所买锡,可令王祥打大碗四个,每个重二斤,须要厚实大朴些方可,其余以为蔬碟。粗瓷碗买十余,水银摆锡等买一二把。观上内房门,亦须为之寄去盐四斤半,用为酱料。朱氏昆季亦为道意。阎真士甚怜,其客方卧病,今遣马去迎他,可勉强来此调理。梨木板可收拾,勿令散失,区区欲刻一小书故也,千万千万!
文实、近仁。良丞、伯元诸友均此见意,不尽别寄也。仁白。
惟善秋元贤友。
汪原铭合枳术丸乃可,千万千万!
张时裕、向子佩、越文实、邹近仁、范希夷、郝升之。汪原铭、陈良丞、汤伯元。陈宗鲁、叶子苍、易辅之。詹良丞、王世丞、袁邦彦、李良丞列位秋元贤友,不能尽列,幸意亮之!
本篇据陈训明《浅谈王阳明的书艺及其在贵州的遗墨》移录。原载《贵阳志资料研究》一九八四年第四期。
与陈以先手札
彭尺木鉴定,真迹帖石影印
往承书惠,随造拜,前驱已发矣。嘉定之政佳甚,足为乡闾之光,尚未由一面为快耳。葛上舍归省,便草卒布问,余惟心亮。守仁顿首。
本篇与下篇均录自日本《阳明学报》第一六一号所载蓬景轩编《姚江杂纂》。
与周文仪手札
彭尺木鉴定,真迹贴石影印
宁贼不轨之谋,积之十有余年,举事之日,众号一十八万,而间月之内,竟就俘擒,非天意何以及此!迂疏偶值其会,敢叨以为功乎?远承教言,曲中机宜,多谢多谢。所调兵快,即蒙督发;忠义激烈,乃能若此;四邻之援,至今尚未有一人应者,人之相去,岂不远哉!使回,极冗中草此不尽。友生守仁顿首。
右王文成与华亭周侍御手札也。传御讳鹓,字文仪,号适斋。正德甲戌进士,拜御史,巡按福建。镇守中官罗龠,骄蹇不法,疏奏戌远方。宸濠之变,文仪筹军饷,设防御,不以兵事诿守土吏。擢知潮州府知府,旋告归。性峭直,为诗文有风致,著有《适斋集》,见《松江贤达传》。武宗南巡,尝疏力陈,文成称其“忠义激烈”,确哉!此札盖在已卯夏秋间,待御巡按福建时也。丙寅十二月廿又五日,沈梧敬识于娄江官廨。
与惟善书
祥儿在宅打搅,早晚可戒告,使勿胡行为好,写去事可令一一为之。诸友至此,多瞢慢,见时皆可致意。徐老先生处,可特为一行拜意。朱克相兄,亦为一问,致勉励之怀。余谅能心照,不一一耳。守仁拜。
惟善秋元贤契。
本篇录自日本《阳明学报》第一八二号,篇名系编者所加。
与道通周冲书五通
(一)
古《易》近时已有刻者,虽与道通所留微有不同,囗囗无大不相远。中间尽有合商量处,忧病中情思未能及,且请勿遽刊刻,俟二三年后,道益加进,乃徐议之,如何?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自强不息,所以致其功也。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今以道通之年计之,正在学《易》之时,恐未宜汲汲于是也。道通在诸友中最为温雅近实,乃亦驰骛于此等不急之事,疑未之思欤?
盛价去,昏愦草草,莫既所怀,千万心亮!
守仁拜手
道通郡博道契文侍
(二)
得书,知养病之图,阖门母子兄弟之真诚,有足乐也。所论为学工夫,大略皆是,亦是道通平日用工得力处。但于良知二字,见得尚未透彻。今且只如所论工夫著实做去,时时于良知上理会,久之自当豁然有见,又与今日所论不同矣。
承令兄远寄药,人危处草冗中,不亟别作书,并致此意。
阳明山人守仁拜手
道通郡博道契文侍
(三)
所示《祭田记》,意思甚好,只是太著意,要说许多道理,便觉有补缀支蔓处。此是近来吾党作文之弊,亦不可不察也。
欲慰吾生者,即日亦已告归。渠以尊堂寿图,索区区写数语,甚坚。因腹疾大作,遂疏其意,幸亮之!
记稿改除数字,奉还。新录一册,寄览。
六月朔日
(四)
所谓良知,即孟子所谓:“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孰无有?但不能致此知耳。能致此知,即所谓充其是非之心,而知不可胜用矣。来书既云“良心发见”,而复云“不能辨理欲于疑似之间”,则所谓“良心发见”者果何物耶?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学者不能著体履,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语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
所寄《答明公语》,颇亦无失。若见未莹澈,而辄有论议,反以晦道,不若此说之浑成,不失为真实语也。
令弟归,草草不另。意惟勉学不怠,以慰所期。无次。
守仁拜手
道通秋元道契文侍
(五)
今时同志中,往往多以仰事俯育为进道之累,此亦只是进道之志不专一,不勇猛耳。若是进道之志果能勇猛专一,则仰事俯育之事莫非进道之资。颜子当时在陋巷,不改其乐,亦正是箪食瓢饮之时。当时颜、路尚在,安得无仰事俯育?固有人不堪其忧者矣!近闻道通处事殊落莫,然爱莫为助,聊以此言相警发耳。病笔不足。
守仁拜手道
通长史道契文侍
本篇原件藏日本天理大学中央图书馆,杨天石据台湾《大陆杂志》第四十七卷第二期所录标点整理改定,以《王阳明答周冲书》为题,发表于《中国哲学》第一辑。现据杨文移录,题目系编者所加。
上大人书一
正德七年
寓都下男王守仁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
杭州差人至,备询大人起居游览之乐,不胜喜慰。寻得书,乃有二十四叔囗囗囗囗囗固自有数,胡乃适囗囗时,信乎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古之达人所以适情任性,优游物表,遗身家之累,养真恬旷之乡,良有以也。伏惟大人年近古稀,期功之制,礼所不逮,自宜安闲愉怿,放意林泉,木斋雪湖词老,时往一访;稽山鉴湖诸处,将出一游;洗脱世垢,摄养天和;上以增祖母之寿,下以垂子孙之囗庆。囗囗
男等安居如常,七妹当在八月,身体比常甚佳;妇姑之间,近亦颇睦。曰仁考满亦在出月初旬,出处去就,俟曰仁至,计议已定,然后奉报也。
河南贼稍平,然隐伏者尚难测;山东势亦少减,而刘七竟未能获;四川诸江西虽亦时有捷报,而起者亦复不少;至于粮饷之不继,马疋之乏绝,边军之日疲,流氓之愈困,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