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一起受教,甚至于真正的学生并不是刘禅,更不是孙登,而是他诸葛恪。
仅凭这封情义,他就不能太过份。
“元逊,你读的书是魏霸的千倍百倍,可是你领悟到的东西究竟有多少?有多少学问只是为了用来辩驳,彰显自己的博学捷才,又有多少是真正用在实处?”
诸葛恪干笑了两声。
“曹孟德有言,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你言行无忌,失于稳重,才气不仅无益,反而害了你。”诸葛亮放缓了语气,喘了口气,这一路走来,说了这么多话,他也觉得有些心跳加快。气息不稳。“你看看魏霸,他什么时候卖弄文才了?你真以为他没有才?你可知道,他提出的那个问题,至今无人能解?”
诸葛恪更加无语。他知道魏霸提出的那个问题。那个问题不仅难住了夏侯玄,也难住了诸葛亮,甚至可以说难住了天下人。他诸葛恪当然也在其中。他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但就是找不到能让人信服的答案。这个问题已经成了自认有才的人互相辩驳的命题之一。堪与《老子》《周易》这样高深的玄学命题相媲美。
诸葛恪不想让诸葛亮再说下去,连忙打断了他的话:“叔叔,其实,我担心的正是魏霸。”
“哦,你为什么会担心魏霸?”
“如今叔叔坐镇朝堂,便是人之首级。李严、魏霸有如双臂,左右夹击曹魏,以求一统天下。李严的根基在关中,魏霸的根基呢,是荆交还是扬州?”
诸葛亮眼神一闪,轻咳了一声。诸葛恪随即闭上了嘴,他们出了宫门。上了车,诸葛亮这才说道:“你担心魏霸会反扑,与朝廷争夺扬州?”
诸葛恪点了点头。
诸葛亮轻笑一声:“你是想替孙权求情,让我不要逼得他太紧吧。”
诸葛恪愣了一下,随即又点了点头,解释道:“我是怕……”
诸葛亮抬起手,打断了诸葛恪的解释:“你不用说,我明白你的心情。孙权对你父子都很器重。你要报他知遇之恩,这个我能理解。不过,事有轻重,义有公私,你当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重。”
“我只是……”
“你还担心我逼得太紧,孙权会恼羞成怒。转而和魏霸联合?”
诸葛恪沉默了良久,微微颌首。
“不会的,孙权有今日,都是魏霸的功劳。现在魏霸又鼓动孙韶带着孙家子弟远征。这分明是要离间孙氏宗室,孙权又怎么可能和他联合。再说了,在瓦解吴国的问题上,我和魏霸的目标是一致的。“
“可是……”
“可是我们之间也有争夺。”诸葛亮笑了:“不错,我想把吴国变成朝廷的吴国,魏霸想把吴国变成他的扬州,所以我们之间必然会有冲突。”
诸葛恪沮丧的低下了头,他发现自己在叔叔面前简直无所遁形。
“所以,我现在还不想让孙权太弱,因为我还需要他来控制江东的世族,不让魏霸的手伸得太长,太快。张温已经被他拉拢过去了,陆逊大概也和他有了一些默契,顾家、朱家,我不能再让他得手。元逊,你给孙权写一封信,宽宽他的心,让他不要想太多了。”
诸葛恪默默的点了点头。
“魏霸……应该到辽东了吧。”诸葛亮看着远处的天边,忽然叹了一口气。
……
诸葛亮刚刚走进丞相府的大门,杨仪和顾谭就迎了上来。诸葛恪一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又出事了。
“到堂上说。”诸葛亮抬起手,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眉心,快步走在前面。诸葛恪连忙跟了上去,随时准备出手扶住诸葛亮。
那场已经成为传奇的巨舰之会以后,诸葛亮已经在极力改正自己事必躬亲的习惯,把大部分琐事都交给了副丞相廖立和长史杨仪等人,自己集中精力教导刘禅,不过积习难改,有些重要的事他如果不经手,还是不能放心,是以身体虽然有所好转,终究离康复还有一段距离,事情一多,就难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走路时都有可能摔倒在地。作为侄儿,诸葛恪当然要责无旁贷的负责起他的安全。
上了堂,杨仪首先报告了一件事。李严正在从凉州大量调拨战马,并且向成都讨要粮食。他的理由是并州的魏军调动频繁,有可能入侵关中,关中没有足够的骑兵就无法应付以骑兵为主的并州魏军,所以要调战马补充。另外,关中的仓库空虚,不足以应付一场大战,他需要成都拨付一定的粮草。
诸葛亮伸出手,杨仪连忙递上账簿。这是李严派人送来的清单,里面列出了需要的物资种类、数量。
诸葛恪咳嗽了一声:“丞相,杨长史精于会计,他算过的账,不会有问题的。”
“我知道威公精算,可是李严同样不可小觑。”诸葛亮接过账簿,眼神微缩:“如果我猜得不错,程安、赵素现在大概是李严的左膀右臂了。”
杨仪点了点头,脸色有些不豫。诸葛亮的这个理由有些牵强,程安虽然也是老主簿了,但是在算学上又怎么可能是他杨仪的对手。至于赵素,那人有计谋,但是算学非其所长。李严就算有这两个人相助,也不可能在账目骗过他。诸葛亮这么说,只是为了亲自过目找个借口罢了。
“子默有何事?”
顾谭上前:“丞相,李严要求将卫将军孟达划归其麾下,归关中统一调度。”
诸葛亮皱起了眉头。
魏霸在成都的时候,对丞相府最严重的指摘就是丞相府掌兵,有篡位之嫌。这件事得到了李严的大力配合,在他们的互相呼应之下,丞相府不得不放弃了一部分兵权,不再直接对各地驻军下令,而改成直接控制大将军李严、车骑将军魏霸,再通过这两个人来控制各地的大军。丞相府还能直接控制的兵权现在只有成都的禁军,包括向宠率领的北军,赵云率领的宫中郎官,赵统率领的虎贲郎,张绍率领的羽林骑,总数不过两万,只能用来保护京畿。
之所以把孟达划在魏霸麾下,一方面是想削弱李严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想在魏霸和李严之间制造点事端。现在李严要求将孟达重新划归关中统一指挥,自然和诸葛亮当初的本意相违,他怎么可能轻易答应呢。
“这件事关系到朝廷的用兵制度,怎么能朝令夕改?”诸葛亮轻描淡写的就给否决了。
“那当如何回复大将军?”
“就说此事要与车骑将军魏霸商量,暂时不能给他回复。”诸葛亮挠着眉心,顿了顿,又说道:“不过,可以将宗预所部调往关中,以补其不足。”
“喏。”顾谭应了一声,退在一旁。
……
长安。
李严将刚从成都来的公函往案上一拍,冷笑一声:“孔明果然好心计。”
李丰将公函拿起来看了一遍,也不禁冷笑道:“丞相这是算定我父子死无葬身之地,已经在安排人接手关中啦。”
“他的算盘打得太精了,小心聪明过头,反误了自己性命。”
李丰也跟着冷笑了一声。算盘是魏霸的发明,现在是算账必备之物,一心想算计他们父子的诸葛丞相就算手中没有算盘,心里只怕也有一把算盘。只是他计算太多,心力耗费过度,不免又有性命之忧。
“魏子玉,终究还是年轻啊。”李严长叹一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当初若不是他缓了一手,哪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他毕竟还年轻,就算犯了错,还有机会改。”李丰抬起眼皮,打量着父亲李严那张疲惫的脸:“父亲,关中危急,我们如果有什么闪失,可就没机会后悔啦。”
李严挠了挠头,唉声叹气。他担心并州的魏军来攻关中,想调孟达来,结果诸葛亮不肯让孟达来,反倒塞给他一个宗预,宗预是诸葛亮的死忠,他到关中,能听他李严的命令么?诸葛亮让他来,大概是准备接手关中吧。
孔明,你就算定我无路可走?
第0893章 捉襟见肘
李严虽然不服气,却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手段高明,至少让他在官面上找不出毛病。
要把孟达从南阳调到关中来,自然应该先和魏霸商量一下,这个理由说得通,可是现实却行不通。魏霸人在东海,据说正率领水师出航,在大海上漂着,哪能说找就找?就算他人在广陵,公文来往,没有两个月也搞不定。如果诸葛亮再在里面搅一下,就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把事情办成了。
而从凉州征调战马,组建骑兵,同样是一个饮鸩止渴的事。不是说有了战马就有了骑兵,关中能做骑兵的人大部分都被魏延带走了,剩下的一部分也交给了赵广,李严麾下现在只有不足千人的亲卫骑,这还是魏霸给他留的礼物,否则他连亲卫骑都配不齐。关中百姓大部分来自汉中,种地没问题,做步卒也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