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妥!”罗政委暗暗叫道。目前毕竟是一次关系到全东北的大决战,攻锦计划已经中央军委批准,南线攻势也已全面展开,如临时改变计划,不仅违背军委意图,而且大部队回返,也可能造成混乱。
想到此,罗政委披上大衣,拉起刘参谋长一起去找林司令员了。
林司令员没有睡。发出电报后,他的心里也在打鼓,就攻锦问题,毛泽D已多次对他提出批评,现在战斗已经打响,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电报是不是太不合适了呢?
见罗政委和刘参谋长专为这份电报而来,林司令员更加动摇了。自己的一时糊涂已经铸成错误,现在电报已发,无法追回了。
罗政委略作沉思:“我建议不要等军委回电了,咱们立即重新起*一个电报,表明仍要攻打锦州的决心。”
林司令员点头同意。天渐渐地亮了起来。
10月3日9时,林司令员发出了第二封电报。几乎就在这个时候,林司令员发出的第一份电报已经到了毛**的手上。
毛泽D果然火气又起:“他又想打长春!都到如此关键的时候了,怎么还要打退堂鼓?”他于17时和19时连续给林司令员发出两封电报:现在绝对不能再考虑长春的事情,必须全力攻打锦州!
两份电报发出不久,晚上20时15分,林司令员的第二份电报也送到了毛泽D手中。这时,毛泽D才转怒为喜,并于4日凌晨回电:“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你们这样做,方才算是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希望你们大胆放手和坚决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
就在毛泽D发出回电的4日凌晨,林司令员率领的前线指挥部到了铁路终点阜新。由于前面的铁路尚未修通,再下锦州只能乘汽车而行。
次日,刚刚走下汽车的林司令员亲自登上帽儿山。他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锦州阵地,望了许久,才心情沉重地叫过罗政委和刘参谋长:“现在,在锦州的两侧,东西两个兵团正在相对开进,东边的廖兵团距离还远,对我军暂时构不成威胁,但西边的侯兵团已离锦州近在咫尺。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就是一定要把锦西敌军挡住。塔山是侯兵团接援锦州的必经之地,那里东起海滨、西到虹螺岘的30多公里阵地务必守住才行。”
1948年10月5日下午,正在兴城休整的四纵司令员吴克华突然接到林司令员发来的作战命令:现令四纵、十一纵及热河的两个独立师,共同阻击将由锦西向锦州增援之敌。请四纵马上前往塔山、高桥一带布防。
吴克华带领全纵队的3个师立即启程,一夜行军,于10月6日早抵达塔山。
经过初步侦察,吴克华发现塔山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海边小村,该村位于锦州至锦西之间的北宁铁路线上,地势平坦,村北最高的地方是一座叫做白台山的小丘,海拔260多米。于是,吴克华派江燮元的12师进驻塔山村。
江燮元分别派出34、35、36团守在塔山村、白台山和附近的潘家屯。由于四纵纵横南满,屡打攻坚战,此时守在如此一个无险可倚的海边平地上,都有点不太情愿。修起工事来热情也不高。
“别人去打仗,我们却在这样一个小山丘下挖土坑。”一些战士嘟嘟囔囔地说。
他们却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座200多米的小山丘下,即将到来的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决定了整个东北战局的“塔山阻击战”!
第三部 第三百五十章 烽火(二)
 更新时间:2009…3…16 20:11:57 本章字数:6627
东野四纵司令员吴克华初到塔山的时候,并没有怎么重视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负责防守那里的战士们也牢骚满腹。
但在东野林司令员的心中,塔山已是关系全局的生死之地。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能否解救锦州之围全系于此。于是,他再次电令第2兵团司令程子华和四纵司令员吴克华:“锦西以北的大、小东山,锦州以南的松山街都是敌军阵地,两地敌人仅距15公里,我军绝对不能采取运动防御方法,必须在塔山、高桥一带进行英勇顽强的阵地防御战,必须死打硬拼,死守不退,即将开始的这次塔山阻击战将完全是一次正规战,绝对反对游击习气,不能以本身伤亡与缴获来计算胜利,要坚决阻住敌人。”
10月8日,程子华、吴克华接到电令后,立即赶到塔山阵地,亲自视察12师的布防情况。随后,林司令员又派出身边的参谋处长苏静再至塔山,特别强调:不管付出多大的伤亡,都要坚决挡住敌军。
到此时,江燮元才深感此次任务艰巨,迅速展开作战动员,提出“誓与塔山共存亡”的口号,并连夜加强防御工事建设。
此时,蒋总统正在积极调动援锦兵力。10月6日,蒋总统抵达葫芦岛,要求东进兵团尽快启程行动,并命令侯镜如亲往唐山调动部队,塔山前线则由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海军司令桂永清和第3舰队司令马纪壮负责指挥军舰用重炮轰击塔山阵地。
葫芦岛附近海面,国军海军旗舰“重庆”号。
抗战胜利,东邻日本强国被盟军打败,中国正是挟战胜国的余威,走富国强兵之路的大好时机。恰逢盟国在分配剩余战争物资的时候,有一些英国军舰要处理给中国,为了学会操控这些军舰,国民政府从青年学生中挑选了一批人,组建成学兵总队,赴英国接收军舰。
在这批军舰中,“重庆”号是最值得一提的。
“重庆”号是国民政府海军中最大的一只军舰,原名叫“奥路勒”号,总造价为126万英镑,非常昂贵,是当时较为现代化的新型巡洋舰,排水量7500吨,满员时舰员650人,最高航速32节。“奥路勒”号有着辉煌的战绩,它曾经是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旗舰,二次大战期间参加过击沉德国著名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等战役,共击沉轴心国的军舰20余艘,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功勋舰”。
国民政府为了接收和使用好该舰,学兵大队的学员在英国一呆就是3年。
1948年5月26日,“重庆”号军舰从英国朴茨茅斯港起航回国,8月14日经香港、上海等地驶至南京下关码头。
国民政府接收“奥路勒”号之后,最初给它起了个中国名字,叫“震旦”号,后来又以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为名,改名“重庆”号,邓兆祥被任命为“重庆”号上校舰长。
国民政府海军有了“重庆”号这艘现代化的巡洋舰,立刻就像被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此时国军在陆上各战场已呈败相,解放军迫临国军的长江防线,国民政府海军司令桂永清对“重庆”号寄予厚望,曾经在蒋总统面前夸下海口:“既使损失了全部的舰艇、G军冲破了所有的内河防线,本人也将率‘重庆’号在长江上下继续奋战!”
1948年10月初,邓兆祥奉命率领“重庆”号北上,加入辽沈战役的战团。当军舰驶到葫芦岛附近,蒋总统登上了“重庆”号,亲自部署东北战事。
全身国军特级上将军服的蒋总统带领着大大小小的一群国军高级军官们登上了这艘军舰,在海军司令桂中将的引导下走进了“重庆”号巡洋舰的会议室。
会议室主位背后的正中位置上悬挂着蒋总统身穿军礼服,佩戴全套勋章,手持军刀的画像。画像两旁挂着一幅蒋总统亲书的对联,上联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幅对联正是蒋总统多年阅读《曾胡治兵G录》的心得。
蒋总统在主位坐下,向肃立在会议桌两旁的高级将领们招招手,示意他们坐下。
喝了一口侍从递过来的白开水,蒋总统用浙江官话开始说道:“诸位,此次东进兵团作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迅速击破G军的塔山防线,打通与锦州的路上联系,继而与从沈阳出发的西进兵团会合。倘若能够实现如上作战目的,即是我军不能迅速击败东北之G军,也当能够稳定东北之局势,牵制东北之G军部队,使其不得加入华北战场。可以说,东北战局之成败在于锦州,锦州战局之成败在于塔山。各位有无信心啊?”
“总统所言,确实如此。国军一举突破G军塔山防线,将直接威胁在十五公里之外的G军攻锦部队,使其陷入腹背受敌之局面。锦西的东进兵团一旦成功地与锦州守军会合,不仅加强了锦州的城防,对仍然徘徊在辽西黑山、新立屯一带的廖建楚西进兵团也将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届时,G军久攻锦州不克,东西两路又不能挡住援军,东进兵团一旦出现在锦州攻击圈的侧后,G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根据我方情报,G军东野南下时,只带了单程的汽油,后方运输线如果被切断,全部汽车和重武器都会因为没有汽油而撤不下来。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