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华兄既然有如此雄心壮志,我们就可以放心了。”陈诚笑着说道。
在座的各位将军们,自然一起鼓掌,对张发奎表示赞许。
散会以后,刘建业跟在张发奎身后,等到走到了司令长官部的院子里,刘建业忙疾步走到张发奎身前,立正敬礼,说道:“张将军,请留步,卑职对将军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张发奎丝毫没有不高兴,爽朗的说道:“不要有那么多顾虑,有什么话尽管说。”
刘建业前世的时候,看过有关张发奎这位北伐名将的文章,知道这位张发奎张向华,性格刚烈,嫉恶如仇,曾三次反蒋一直不为蒋介石重用;为人豪侠仗义,待人宽厚,叶挺、贺龙、叶剑英等曾是其生死战友;GMD在大陆的最后时光里,他还曾经想要发动兵变,扣押蒋介石的。所以,既然这位张将军如此说了,刘建业也就放开了讲了:“此次作战,我军的重型装备能力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不如日军,而且从时间上面来看,战前准备不足,部队仓促应战,阵地构筑仓促。这些都是相当不利的。我军要想守住九江,就必须从战斗部署上想办法,如果我军还像以前的历次作战那样,兵力部署线式拉开,缺乏纵深和反击配备,一旦某个或某些防御点遭到突破,整个防线便迅速崩溃。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到的。还有,这一次作战,将军部下的各部队,来源各异,派系复杂,军纪情况各有不同,难免有的部队军纪败坏,引起地方的不满。各部队之间的互相策应协同作战,恐怕也会有很大的难度。不少部队都是一路从前方战场上退下来的,恐怕从部队长官到士兵的士气都存在问题,甚至会有精神涣散的。张将军对此都必须要加以注意,尽量尽快解决。否则,九江的作战前景不容乐观。”
张发奎听到刘建业的一番话,思量了一会说道:“你观察事情很透,说话也不隐讳,很好。你的这些话,说得都很对,我会尽量解决的。多谢了,小朋友。”
刘建业自从来到这个时空,还从来没有被人称为小朋友过。不过,对于张发奎这位国军老资格的将领这样称呼他,他倒也没有什么不高兴。张发奎对他这么讲话,显然是没有把他当作外人,没有什么顾忌。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打鬼子。我就不继续打扰张将军了。再见。”刘建业对着张发奎立正敬礼,一等张发奎回过礼,就转身去找黄峰一起回军部。
“这个小朋友,真得很有意思。回去要督促一下镇瀛了。”看着刘建业远去的身影,张发奎微笑着小声说到。(镇瀛是张发奎的侄子张德能的字)
第一部 第六十八章 武汉会战(一)
更新时间:2009…3…16 20:07:30 本章字数:6462
刘建业所忧虑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当然,刘建业也知道,有不少的问题,使国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痼疾,过去就有了,只是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仅在九江防守作战中存在,在之后的会战中仍会反复出现。在九江战事之后,张发奎向蒋介石所提交作战失利原因分析报告中,刘建业所预先提醒他的那些问题,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部都点了出来,甚至还提到:“高级将领间缺乏自信心,中下级干部多无力掌握部下”、“师长以上各将领晤谈每多借口新兵过多、防区太广或武器不足、战斗力弱,动摇必胜信念影响作战士气;益以中下级干部掌握不力,精神涣散故每逢敌机袭击,多数清散甚有未见敌人溃不成军者”等等。这让刘建业的心里充满了一种无力感,在自己的职位上,所能做到的,几乎全都做到了,可是还是无法阻止前线部队如此的溃败。既然自己在这个时代里几乎毫无办法影响这个时代,那么自己还有必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第一次,刘建业第一次怀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必要性。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九江作战失利大为恼火,除严厉申斥有关指挥人员之外,并将作战不力的预备第11师、第128师两个师的番号撤消。
九江失守以后,武汉会战的南线战场,现在攻守双方的焦点,都集中到了瑞昌这个点上。
瑞昌地处九江附近的长江南岸,北面就是长江水道,东面就是九江,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日军如果占领瑞昌,可以继续西进攻击大冶,直指武汉,或者攻击咸宁,威逼岳阳,对武汉形成侧翼迂回。不论日军如何选择路线,我军的处境都会相当艰难和被动。
日军对于在瑞昌地区的作战,其基本作战构想是,波田支队以一部确保丁家山(瑞昌东)附近要地,以主力在8月20日左右从九江附近出发,首先进入瑞昌以北地区,然后沿江岸准备下一步的作战;第九师团在九江附近登陆后,首先在该地东南地区集结兵力,以先头梯队在8月某日左右从九江出发,进入瑞昌附近。在准备向阳新方面前进的同时,勿失良机以一部配合第一百零六师团方面的作战,令其向瑞昌——德安大道方面前进获得据点,其余的主力陆续向瑞昌附近推进,准备以后的作战。
在判断出南线日军的下一步动向以后,作为应对,根据第9战区长官部的命令,孙桐萱任总司令的第3集团军担任该地区的固守任务。这个集团军,就是原先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部下。在韩复榘于武汉被处决以后,整个集团军上上下下,无不深受震动。在台儿庄战役和接下来的徐州突围作战里,第3集团军都拼死和鬼子作战,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部队伤亡也很大,但是还是多少迟滞和消耗了敌人。在转移到武汉外围地区以后,第3集团军被转调到了新成立的第九战区。
8月9日,日军水面舰只开始扫雷作业,并以空军向守军阵地实施准备性轰炸。战斗即将爆发,第9战区也作了相应的增援性调动。10日,日军波田支队在官湖强行登陆。两军争夺十分激烈,阵地反复移手,日军在后续兵力的不断投入下,于当晚占领了望夫山、平顶山一线阵地。此后几天的战斗,双方互有损伤。期间,中国空军也出动飞机对停泊于湖口、九江一带的日军军舰实施轰炸,并取得了一定战果。
8月16日,第11军下达了关于攻占瑞昌的“吕集作命第26号”,命令说,“波田支队应尽快击败丁家山前面之敌,攻占瑞昌附近,并进入该地以西地区”。
第三集团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日本人来说,差得不知一点半点。而且,现在的第三集团军实际上也不象在山东时候那样管辖三个军的部队,下属只有一个第12军,总共三个师的部队,在徐州会战期间就已经损失很大,还没有来得及让部队有时间得到补充休整。对手波田支队是日本陆军的加强旅团,战斗能力相当强劲,如果不是人员里面有不少的台湾人,部队也许早就扩编成一线师团了,而且还有飞机和军舰火力的支援。第三集团军的那些山东汉子,面对这样的对手,也没有任何地退缩,上下一心要和鬼子杀个痛快,以赎整个部队在韩总司令率领下,不战而丢失山东的罪责。在瑞昌周围的阵地上,经常是日本人刚刚夺占了我军的阵地,第三集团军的部队就顶着敌人疯狂的拦截火力,以整连整营的部队,丝毫不顾伤亡的向敌人反复发起反冲锋。许多的部队在一次冲锋不利退下来以后,就剩不下几个还能自己站着的人了。有的部队虽然番号依旧存在,可是实际上已经连部队长在内,全员阵亡殉国。靠着这种精神,第三集团军一直把波田支队死死的顶在了瑞昌城外,任凭对手使用了各种常规的招数,都无济于事。
波田支队在和第三集团军部队连天血战以后,也是伤兵损将,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可是让他们向上级第十一军直说他们无力进攻,这又是在日军内部极为忌讳的事情,会被别的部队认为是懦夫,胆小鬼,洗后整个部队在别的部队面前都会抬不起头,更何况是由着不少台湾籍士兵混杂在内的波田支队了,下场即使用脚趾头都能想的明白。无奈,波田支队只好向第十一军发了一封羞羞答答的电报,请求上级给予部队以作战指导。
接到电报的第十一军司令官岗村宁次,虽然十分恼火波田支队这支所谓的劲旅居然会在第三集团军这支支那军队里的杂牌军面前迟迟不能打开局面,可是要他换上其他部队来打,他还只能使更不放心。第十一军属下的各师团,不是兵员来自于日本的北部地区,就是作为关东军一部分长期驻扎在中国东北,在干燥寒冷气候下作战,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遇到像现在的中国南方这样的高温湿热天气,那些官兵们就十分的不适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