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冤枉啊!冤枉啊!”部高大声喊冤。
可是,郜那却不住挥手,催促亲卫快点行刑。
“余善,你得救救我。快向大王求情,我说的全是实话。”部高只得向余善求救了。
“部高啊,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说大话,也得动动脑子。”余善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并无求情的打算。不是他不想求情,是他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闽越两万精锐,杀伤一百汉军不到,谁会信?谁信,谁就是猪!
部郓说得也没错,若是闽越军队有必死之心,血战一场,尽管汉军很能打,装备精良,刮练有素,战法先进,这代价肯定会很高,伤亡数百上千不是问题。
问题是,阅越之军给吓破了胆,不敢应战,要汉军的伤亡不小都不成。就这般,部高给拖了出去,砍下了脑袋。
“余善,你赶去见周阳,说退汉军!”郗郓眉头一挑道:“备上一份厚礼,言辞要谦卑。去岁,你能说退周亚夫,说退周阳不是问题。”
余善一万个不愿去,仍是不得不领命。
默以
浦城,周阳的帅府。
阅越的吃、穿、住、用,样样离不开汉朝,样样仿效汉朝,连这房展也是这般,仍是汉朝流行的风格。中间高,两侧底。
与汉朝建筑的区别就在于,总体来说,比起汉朝房屋要低矮一些。不似汉朝房屋那般宽数明亮。
这与阅越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真正进入岭南的时间。并不是数十年前的五十万秦军南征,而是在上千年前的商末周初。商朝末年,天下大乱。就有不少中原人翻越五岭,进入岭南。他们一直往南,他们的步伐到达了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还有越南。
那时的岭南之地,依然是土著为主,中原人为次。虽然中原人的数量不多,却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与科技。这对岭南的发展极为重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霸。黎“诚国。苦不堪言,远诗岭南的中原人就更多了。纹对岭窝洲度展又是一大助力。
春秋战国的大乱之世,一共持续了数百年。这数百年,对于中原来说,是痛苦的深渊。对岭南来说。却是黄金时期,他们接纳了大量的汉人,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明。采用大量先进的科技,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与中原的差别已经不太大了。
楚国由于最邻近岭南之地,有人看到了其中的价值,就把岭南收归。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举措,使楚国得到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若是运用得好,会使楚国的实力有一个质的飞跃。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土地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的国家,一度被看好最有希望统一中国。
可是,楚国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更没有治理岭南之地,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部族的进贡。楚国之所以这么做,那是因为楚国自古以来,便是奉行北上中原,与诸侯争霸的国策,就是楚庄王这样有名的国君亦不例外。
若是楚国花上一些时间,把岭南治理好,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只可惜,楚国没有那么做。
尽管楚国没有治理岭南,可是。随着大量的中原文明传入,岭南在快速汉化,与中原急剧靠拢,差别越来越
尽管这种差别在变可是,仍是有一层壁障,这阻止了南岭与中原的交往。打破这一壁障的就是秦始皇,就是秦始皇麾下的五十万南征大军。
岭南一平定,与中原的交往再无壁障,使得岭南之地迅速汉化,无论衣食住行,还是风俗习惯,都与中原一般无二了。
周阳这帅府,是浦城中最宽大的房屋。不是周阳要摆阔气,是因为地方太小了,无法处理军机。毕竟。有很多人要进进出出。
周阳与李广他们正在闲聊。有了朱买臣这个精通政务的主簿,周阳省事多了。“禀夫帅,余善求见!”赵破奴进来,冲周阳见礼。
“哈!”李广大笑一声:“一定是来要我们退兵的!大帅,别见他。”
“见还是要见的,可是,不能这么见。”周阳笑道:“飞将军,给你个任务。你带着余善,去战场上走一遭,让他亲眼见见闽越的两万军队!”
“哈哈!还不吓破他的胆?”李广欢快的大笑起来。
“就是要吓破他的胆,才好做下面的文章。”朱买臣识见过人,已经明白了周阳的用意。
“大帅,这吓人算末将的,这做文章,就算你的。末将去吓人了!”这种美事,哪里去找,李广笑呵呵的。快步而去。
余善正在院子里东张西望,这里望望。那里瞧瞧,汉军站在那里跟木桩似的,站得笔直。身上散发出来的精悍之气,让人心悸,仿佛他们不是人,是一把利剑。
“真是精锐呀!”余善暗赞不已。
“跟我走!”
就在他惊讶之际,只见李广大步而来。冲他冷喝一声。
李广的嗓门很大,虽是寻常一喝。余善听在耳里,却象是炸雷在耳畔鸣响一般,不由得一个激灵,暗赞一声好了得:“请问将军高姓大名?”
“在下李广。”李广飞身上马。
“原来是飞将军!”李广的名头很响亮。不仅匈奴知道他的名头,就是闽越君臣也是知晓。余善把李广一打量,只见李广个头极其高大。威猛不凡,一双猿臂长过膝盖。背负大黄弓,暗中赞叹,好一员虎将。
“飞将军,在下要见大帅!”余善忙上前见礼,态度极度之好,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哪那么多废话,大帅要你跟我走。你就得跟我走!”李广执行周阳的军令历来不含糊。
“敢问飞将军,大帅要去哪儿?”余善万分不愿,不得不上马。
“还那么多废话,去了就知道了。”李广很没好气,一拍马背,策马而去。
余善此次来,就是陪笑脸的。陪笑脸能换得笑脸,当然是好。即使不得能换得笑脸,也不能帖到冷屁股呀。李广这般大咧咧的,无异于冷屁股,别提余善有多不爽了。
他还不得不忍着心惊,跟着李广出城而去。
三十里之程,对于骑马来说,不过一口气功夫就到了。
“哪来的血腥气?这么浓烈!”余善不住抽鼻子。
“你瞧好了。那就是你们的两万精锐,全部在这里。一个不少。若是你不信,你可以一个一个的数。”李广手中的马鞭朝着积尸满地的战场一指。
余善一扫之下,嘴巴张得老大。变成了圆形。
“呵呵,吓破你胆儿了?大帅这一招真好用!”李广笑呵呵的,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余善。
比:有朋友一再提到马镫马鞍,我不得不说几句了。马鞍马镫何时出现,说法很多,难有定论。有历史学家认为出现在秦汉时期,有人认为出现在三国南北朝,争论很大,没有定论。我更倾向于,马鞍马镫出现在秦汉时期。原因在于,汉朝组建了大量的骑兵,正是凭借骑兵才击破了匈奴。为了组建骑兵,汉武大帝倾尽了全力。汉朝为此一改先秦以前的秦兵作战方式,变用剑捅刺为用环首刀砍杀。汉朝能在武器上有如此成就,发明马鞍马镫应该不是问题。再说了,还有极为重视战争的秦朝,发明马鞍马镫当在这段时期。是以。本书中默认马鞍马镫已有。
,
第七十六章 景帝的怒火
公善颗脑袋嗡哺直响,好象给雷劈中了“你们,你们”余善的口才不错,此时却是结巴了,结巴得很。
“敢抗天兵者,就是这下场”。李广虎目一翻,精光四射,打量着余善,冷冷的道:“你若敢抗天兵。也是这下场!”
长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余善问道:“你们无故犯我疆土,我闽越虽不如大汉强大,勇士也是不少,你们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哈哈!”李广仰天大笑。刻下胡须飘飞,极是威猛。大手朝地上的尸体一指道:“你过去看清楚了!你们有多少猛士,一瞧便知。”
余善虽不解李广之意,把李广一打量,心知必有深意,只得打马上前。来到尸体堆里一瞧,不由得愣住了,喉咙好象给噎住了一般,过了半天才吼出来:“你们竟然屠戮手无寸铁的降兵!”
余善的眼力也不错,一瞧便知不少闽越兵士是投降后给汉军屠戮了的。因为他们一脸的惊惶,眼里全是骇然之色,虽然已经死掉,这种表情却更加明显。
“谁叫他们与大汉为敌?与大汉为敌者,必死!”李广冷冷的道:“若你识时务,就赶紧回去,告诉郜那开城投降!”
语调并不高,却是声威俱下。字字如雷,震愕余善又是一阵发呆。
“邹高好冤呐!”惊疑中的余善猛然想起部高说的,他们连汉军一百都没有杀死,这话看来不假。这里的尸体中。绝大部分是投降的闽越兵士,说明他们没有死战,一见战事不利便投降了。
一支没有战意的军队,即使装备再精良,练再有素,也不会打胜仗。虽是两万闽越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