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他们皆是名将之才,可是,又有哪一个能如周阳那般。对付匈奴特别有办法。若孤除了周阳。岂不是毁了大汉的顶梁柱?若孤大事能成,打匈奴还要用到他
“大王所言虽是有理,大王你要知道,这可是养虎贻害,后患无穷呀!”郭解万分不甘心:“万一周阳坏了大王大事,岂不后悔不及?”
“此事再等等,再等等,容孤好好思量!”梁王真是很烦,不杀周阳,他大事难成。杀了周阳,又是毁了顶粱柱,他还真是难办。
他若是只做个安乐王爷,倒不用顾忌这些,违逆他者杀了便是。可是,他要当皇上,要当皇上就耍有人才,没有人才,即使他当上了皇帝。也不能有所作为。若是没有了周阳这些良将,他即使当上皇帝,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刘邦,成为笑柄。
默默默
未央宫,宣室殿。群臣肃立。静候景帝上朝。
今天的早朝与以往大不相同,有很多新面孔。
董仲舒、申公、朱买臣、严助、公孙弘、赵绾、王盛这些人才终于列于朝班。
虽然他们还没有给景帝正式命官,毕竟已经在朝堂之上了,这是可喜可贺之事。
在历史上,尽管他们有不尽如人意处,为后人所诟病,可是,他们对历史做出的贡献是无用置疑的,他们能列于朝堂上,说明汉朝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朝将走向文治武功全盛之局!
这些新进人员,他们的班次靠后。乍一看之下,仍是让人有气象一新之感。
不少朝臣不时瞄着这些新进人员。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议得最多的,就是朝局将会发生何种变化,哪些人会晋升,哪些人会贬黜。
前不久,景帝刚刚把许昌和庄青翟两个位高权重的人给贬了,主父偃和赵过异军突起,突登高位。今日朝堂上如此多的新人,这朝局的变化必然很大,被贬黜的官员不在少数。
“皇上驾到!”
就在群臣议论纷纷之际,春陀尖细的声音响起,群臣连忙闭嘴,准备朝见天子。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大袖飘飘而来。来到御座前,没有就坐,扫视群臣。
“参见皇上!”群臣见礼。
“免了”。景帝一挥手,目光落在董仲舒这些新进人员身上,微一颌首,脸上带着笑容:“联做皇上十几年了,在这宣室殿接受你们的朝见。说起这次数,还真不知有多少。可是,十几年来,联就没有今天这么感慨,你们瞧瞧,朝堂之上多了这么多的新面孔,联就想到了气象一新的说法
这是铺垫,铺垫一完,就是正事。正事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丢掉官位,不少大臣胆颤心惊,等着景帝的宣判。
“你们知道,联为何有这种想法吗?。景帝接着刮话:“十几年来。联在宣室殿听得最多的就是,匈奴横行,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说到底,就是匈奴不可战胜。大汉任由匈奴拿捏,就没有几个。敢昂起头,挺起胸的大臣,在这里大声说:匈奴不可惧!”
这是十几年的通病,不少大臣说过这话,不由得羞愧的低下了头颅。
“今日,联给你们一个机会景帝的声音有些高:“那些一心认为匈奴不可战胜的人,赶紧的。告老还乡吧。放心,现在告老,朝廷会给你们俸禄!若是让联贬黜。就休怪联不讲情面了!”
暴风雨来了!
不少大臣思前想后,最终还是不敢恋栈,只得告老托病,景帝照准,一个不留。
一下子,就有三十多位官员离开了宣室殿。
真到再也没有官员告老,景帝也没有逼他们,而是道:“既然你们都认为匈奴不可怕,联很欣慰,是联这么多年来,最欢喜的时刻,联的臣子,还是有胆量嘛!可是,联把丑话说在前面了,若你们仍是象以前那般,畏惧匈奴。那就不要怪联不留情了。”
群臣静默,不敢说话。
“这些新人,联把你们招揽来。不是让你们吃饭,消耗朝廷的俸禄景帝扫视一眼董仲舒他们:“联是要你们办丰的!你们一定要奉公守法,清廉自守,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谢皇上教诲!”董卑舒他们领训。
话完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给他们派事了。这可是大事,大臣们屏住了呼吸,紧张的打量着景帝。   
第四十四章 景帝布局
江一刻,富室殿静悄悄的,针落可闻六就在群臣的紧张中,景帝道:“申公,你负责军制。”
“诺!”白须飘飘的申公上前一步,领命了。
群臣很是奇怪了,周亚夫身为太尉。这修改军制一事,是他的份内事。怎么又派给了申公呢?
“申公博学多才,通晓百家之学,把这事派给你,联放心。”景帝扫视一眼群臣道:“你们都说前朝残暴,仁义不施,前朝的军队是虎狼之师。可是,这数十年来,若是大汉有这样一支虎狼之师。还会有平城之辱,高后之耻吗?虎狼之师好啊,可以让敌人闻风丧胆。当年。山东六国打不过秦国,就骂秦国残暴,骂秦军是虎狼之师,若是匈奴哪天这样骂大汉之军,联当痛饮百杯!”
这话很是惊人!
数十年来,秦朝虽不如后世那般给骂得一无是处,也是骂声不绝。骂其不施仁义,骂为暴秦,骂秦军是虎狼之师。景帝竟然公开赞扬了秦朝,赞扬了秦军,群臣要不是亲耳听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想想,也是这个理,若是这几十年来。汉军有秦军那么能打,能打的匈奴破胆,就是给骂为虎狼之师又能怎样?
“皇上圣明”。周阳对景帝这番惊人之语非常赞同。
“皇上所言极是,前朝虽有残暴之事,前朝之军虽是虎狼之师,却不失为一支能征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强悍之师!”申公年老成精的人物,能言善辩,一通话说得周周正正,让人无懈可击:“前朝能席卷天下,扫灭六国,并非无因,其军制便是其最大保障。大汉当借鉴其长处,成大汉军制
秦朝虽给骂得很厉害,却是“汉承秦制。”汉朝的很多东西,都是承袭秦朝的,包括汉朝的礼仪也是叔孙通根据秦朝礼仪制订的。申公这说法,尽管有人不太赞同,却是无法反驳。
“前朝之民,闻战则喜,这才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景帝微一颍首:“若是大汉的百姓,跟你们这些朝臣一样,听说匈奴打来了。就吓得快尿了,大汉还不知成什么样呢?军制就要这么制订。”
景帝的声音很高,群臣却是不敢反驳,羞愧的低下了头颅。以往,他们的头颅可是高昂着呢,如今不得不低下了。
“周亚夫。你是太尉,这事本该你来办。可是。你这人。打仗有一套,说到这种笔墨之事,非你之所长,你就不要念着了。”景帝冲周亚夫道。
周亚夫打仗拿手,拿笔象拿刀,要他来制订军制,还真是大问题。自家事自家清,周亚夫哪敢有异议。
“董仲舒,你倡导办学育人,推举茂才,想法很好景帝看着董仲舒,给他派事了:“联要在大汉大举办学,不仅仅是要教会百姓读书识字,还要教会百姓技艺之学。你主张推行儒学。可是,光有儒学不行。大汉这么大。百业之才皆要有,读书的要有,种地的要有,打铁要有,制军械的要有。不仅要会,还要精通,还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长汉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一代才比一代强,大汉才能长盛不衰”。
董仲舒的策论里面,就有不少办学的主张。可是,他主张推行儒学。有周阳在,他这一策岂能推行?
就是景帝也不太赞成。景帝这几天看了百行百业,为各式各样的技艺所震憾,要不是周阳力主,他不会把这些人才招集起来。哪里想得到。一看吓一大跳,这些技艺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汉朝却是离不开。
是以,景帝更加赞成周阳的主张,耍在汉朝大举办学,鼓励百业。
这事还真得找一个人来管理,董仲舒非常合适。为这事,景帝找董仲舒面谈,董仲舒先是力主推行儒学。等到景帝把周阳的想法告诉他后,董仲舒哑口无方了。周阳的想法一旦实现,汉朝之强盛可想而知。
董仲舒这人明里是儒生,实际上是个法家之士,懂得权变之道,思虑之后,接受了周阳的主张,决心在汉朝推行教育,把办学这事做好。
董仲舒有才学,却有一短,喜欢把事情扯上天人感应,弄得神神秘秘的。
哪怕是失一场尖,他也说那是上天示警。对他的天人感应之说,景帝就不会考虑,因为那会限制皇权,皇帝能让自己的权力被限制吗?皇帝没有认为他那是妄言,已经算是宽容了。
董仲舒就是喜欢这么干。惹恼汉武帝,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他扔进监狱去关了一段时间。董仲舒终于学乖了,不敢乱说话了。
“诺!”董仲舒领命。
今天的董仲舒,不再是狂生之态。穿上了丝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