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已经有四五家区域性商人团体联合组建的银行,规模上当然比不了工商银行和列强在中国创立的银行,但是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地,晋商票号中也有很多人心动。据说票号改建银行在晋商当中也是很有争议,而且晋商票号当中的一些大掌柜他们也是非常出色的金融人才,即便没有经过现代银行金融的相关教育,不过听寇青说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于银行的业务往来几乎是出于本能的精通……”沈静笑着说道。
“这些人几乎生来就是和银子打交道地,中间出现一些难能可贵地人才也是理所当然,政府可以派人和这些晋商票号的大掌柜们多接触一下,可以办一些银行相关知识地学习班,或者干脆下手挖人补充到即将要成立的中央银行……”谭延说道。
到目前为止知道工商银行是谭延名下产业的人并不多,只有其中的大股东才明白这家在美国注册的银行到底有着怎样的背景。谭延也不想这个秘密保持一辈子,这也不可能做到,毕竟这是一家从美国注册的银行,如果继续充当中国中央银行的角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说不过去。而工商银行和北洋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连瞎子都看得出来的,虽然已经走过了清朝,北洋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紧密围绕在谭延身边的庞大势力,谭延也想将这个势力改编成一个政党。以保持今后自己在中国无人撼动的地位,所以将工商银行逐渐脱离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不光是工商银行,随着局势地变迁,谭延名下许多产业都需要进行类似的整合。来逐渐“洗去”其政府的印记,当然完全撇开是不可能的,除非谭延将自己手中所持有地所有相关股份全部抛出,一方面中国没人能够接得下来,另外一方面谭延向中国“输血”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作为一个并不是很强势的政治人物,如果政治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可以通过自己手头上掌握的庞大经济资源来迫使对手向自己低头。
当然现在在中国还没有那一家能够让谭延低头,而他自己也尽可能的不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不过在共和国草创阶段,如果有谁敢挑衅他的权位。估计使用最多的还是武力,至于经济手段是为了以后和平政党时代所留下来地备手。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如果兜里面没有真金白银,光是凭借嘴皮子的美好许愿,不要说难以登上政治权力地巅峰。就是登上去了也坐不稳,所谓店大欺客就是如此。
“文渊,国务院那边对中央银行的成立打算注入多少资金?”谭延问道。
沈静笑着说道:“国务院经过商讨之后打算以四千万两白银为基础成立中央银行,当然和你的工商银行相比,这个规模作为中央银行来说是寒酸了些,不过这不过是一个开头……工商银行在货币转化上已经奠定了基础,银元、铜元、银元券等一系列货币至少在北方已经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像天津、上海等地基本上都使用我们的货币来结算,老百姓也已经开始习惯了。工商银行已经回收了大量的清朝发行地铜钱,以后这项工作还会继续下去,直到过渡到中央银行最后施行全部的纸币流通,辅以少量的硬币,彻底建立以金本位的货币体系……”
沈静和谭延又对国事进行了一番交流之后,便起身告辞,在走到门口的时候沈静转过身来说道:“组安。你就这么甘心割肉将银行给让出来?”
谭延听后一阵默然随后答道:“文渊。时至今日论权还是论财富,我个人都已经有了。就是你也是如此,到现在我们还图什么?不过就是图这个国家能够早日真正富强起来,能够和那些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不能让它们任由宰割……话说回来,现在我拥有的财富就是几代子孙坐吃山空花光都需要上百年,对于真金白银的渴求对我而言已经并不重要。再者说来即便是转移了货币发行权和一切特殊的权利,工商银行在中国依旧是银行中翘楚,列强在中国成立的银行不算,我估计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工商银行地规模也相当于全国大大小小银行捆绑在一起的样子,有这样一家大银行在手,无非是特权少了些而已,谈不上什么割肉不割肉……”
当初名震天下的直隶幕友堂到今天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几乎都成为政府或者是军界的要员,但是谭延并没有亏待他们,当初还是幕友堂形态的时候,他们就拿着远超乎同行的薪俸,在解散成为政府职员之后,他们都领到了一份大大的红包,少则一两千两,多则万两,像沈静、寇青、陈飞、郭正还有留德士官系中地代表人物们,都是十万两来计算地。
谭延之所以如此厚待他的幕僚,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了自己的行动,这些“散伙费”不敢说保证他们一生衣食无忧,至少他们可以做个富家翁;另外一方面在新政府成立之后,官员的廉洁是谭延所最为关注的,这笔散伙费变相的也成为养廉费,他也曾明确的告诉自己将要出任高官的幕僚们,一旦被他查出有贪污的事情,等待他们的下场绝对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沈静不单是得了谭延赠送的近二十万两红包,他和傅彩云结婚后,谭延也兑现了当初对傅彩云的承诺,并且还在其结婚之时赠送了可观的贺喜钱,就连天津英租界内的那幢豪华别墅也一起连同赠送,其财富加起来不下百万两,所以谭延才会说他们俩人根本不缺银子。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章 移民
 更新时间:2009…3…25 17:00:46 本章字数:5293
正如谭延所说的那样,到今天财富对他而言已经是非常靠后的位置了,以前他玩命的“钻钱眼”是为了保证自己有个富足的生活,然后才是造反,当他已经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而担忧的时候,使中国富强便是他的第一目标,为此损失些个人财富他并不在意,否则也不会有向中国海军输血这么一说了。
推翻一个旧有的制度创建新的秩序,也许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是很难,千头万绪不说,有很多都是以前从来没有的,像中央银行的创建便是其中之一。在很多问题上,谭延所采取的办法先是完全照搬国外的办法来应付,然后立刻派出留学生或是相关人员前往西方各国学习,其中中国和美国之间签订了很多协议,都是有关人才培养方面的,而在这点上也让谭延对老美佩服不已…………中国很多重要位置的人都有留美的背景,这对于美国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虽然现在还不到收获的时候,但是这些人才都是美国培养的,他们多少都带有美国的思维和价值观,这在政治上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对于谭延来说这也同样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件事本身对于双方而言没有什么吃亏不吃亏,美国人看重的是未来远期投资,而中国是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人才,两者都是各取所需。至于以后谁地算盘打得更响。这就要看双方博弈地结果了。好在谭延从来不将美国看成生死大敌,他从来不认为通过自己这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够让中国走向称霸世界的道路,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至少在他看来属于他的时代地中国应该不会获得称霸世界的资格,而是成为世界一线强国。这就够他努力一生了。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和美国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合作大于竞争,至于以后的事情,那是后人的责任和选择,他这一代只是一个奠基人的角色。
沈静听后拱了拱手说了一声:“佩服!”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人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谭延独自坐在书房中,对于沈静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出于真心的,他现在一心一意的只想让中国走向强大,走向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正轨路线。
“历史上中国在这一时期付出了太多的代价,错过了太多地机会,现在上天既然给我这个机会也给我这个能力,那我就要用自己的资源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谭延用手抚摸着龙首自言自语的说道。
圆明园是中国心中永远的痛,这些圆明园旧物被谭延收集起来并不是打算留着重建圆明园,或者是看重了它们的升值价值。而是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让中国走向强大,它们都是一把把刀子,告诉自己国家还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现在还不是马放南山的时候,现在不是,将来永远不是!
京畿卫戍师前往东北三省协助原有驻军开始剿匪行动,以便保障东北移民和东北开发的安全。毫无疑问新政府对于移民地相关优惠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移民工作的开展,山东、山西、河南、直隶、陕西、甘肃等北方省的大量农民开始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