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贼-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他自幼便比同龄人高壮,xiǎo名锻铁奴。盖俊出仕北地长史的次年,盖弋远赴西域任职,而一年之后,黄巾暴起,盖俊组建shè虎、落雕二营,二人就此错过。
也难怪盖俊认不出盖弋这位儿时好友,两人一别九年,那时盖弋还是一个形貌魁梧、xìng格腼腆的青年,现在胡子密密麻麻遮住半张脸,气势沉稳若山,能认出才有鬼。
盖俊尴尬的笑了笑,不过他反应很快,冲着盖弋的心窝轻轻一拳,口中说道:“锻铁奴,我可是等你等了整整七年,你xiǎo子现在才来,迟否?”
盖弋压抑jī动的心情,应对得体……
盖俊颇觉讶异,说实话,能在他面前镇定自若的人,不多,看来盖弋这些年在西域hún得不差。当下拉着盖弋坐下,两人把杯细聊。原来,盖弋因为出身不凡,英勇善战,数载以来战功累累,累迁至司马,威震车师前后部。后来韩遂、边章、北宫伯yù举起反叛,截断黄河道口,河西四郡及西域顿成无根浮萍。己校尉兼行戊校尉事者,即戊己校尉、酒泉人黄就弃官逃亡,盖弋以司马兼行戊己二校尉事,成功稳住大局。
只是,没有朝廷钱粮资助,单靠河西四郡维系西域驻军为天方夜谭,所幸戊己校尉部本身也有屯田,加之勒索西域东部诸国,尚能勉强支撑。
然而,当韩遂进兵河西四郡,切断后路,西域长史敦煌人张权再也tǐng不住,坚持要撤出西域。西域长史虽然名义上仅仅是个长史,却是西域一地之主,地位不逊刺史、州牧,盖弋惟有俯首听命。
至此,大汉经营数百年的西域,东汉以来,班超父子三通三绝,西域,终究还是丢了。
盖俊满心的无奈,西域他一时还无暇顾及,只有等天下大定后再说了。盖俊看得出他心有不甘,也是,八年苦心经营,一遭尽毁,换了谁都会不甘心。
而盖俊同时也从盖戈对话中惊喜的发现,自己身边这位儿时玩伴可不是陈彪那等单纯的猛将,听他将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若非西域长史张权坚持撤走,盖戈未必不能撑起西域。其人粗中有细,和、和董卓很像。当然了,把他比喻成董卓可能显得过于夸张,但两人无疑是同一类型的人。
盖俊拍了拍他的手背,正sè道:“锻铁奴,总有一日,西域会重归大汉国治下。”
“我相信将军。”盖戈肃容道。
盖俊又问道河西形势,得知韩遂如今基本控制了四郡。果然,没有马腾在旁掣肘,韩遂凭借高人一等的手腕,纵横西凉无敌手,成了隗嚣第二。
真是麻烦啊也不知董卓死后,关中大luàn,他会不会搀和一脚,十有**……
盖俊拉着盖戈聊了许久,暂命他为司马行武猛校尉,于帐下听用。这个职位盖戈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前时也只是司马行戊己二校尉事而已,而且,这个暂行之举并没有得到长安朝廷的正式承认,只是西域长史张权为稳定大局临时做出的决定。
盖俊接下来又接见几位盖氏族人,多为文职,盖俊宽言勉励,一一录用,将他们安chā入并州刺史部。他们现在职位可能不高,权位可能不厚,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并州本土系、河内系,抑或颍川系,皆不敢忽视这群人,只因为,他们是盖俊的宗亲。
饭毕,马昭带着诸nv、童离开,转往别室详谈。卫仲道、王粲则在不久后起身告辞,两人虽近似亲人,终究有别,傅干、马超则不需担心这些,他们从十一、二岁就开始跟着盖俊,至今五六载,已经是家人了。更何况马超还是马昭的族亲。
可是随着话题不断深入,开始触及到河北战略、秘密,堂内之人渐渐减少,当杨阿若、盖缭夫fù也走了,堂内只剩下盖勋、盖俊父子,两人一时间皆是沉默下来。
一声叹息后,盖勋浑厚硬朗的声音紧接着响起:“锦奴,你对为父说实话,明年南下讨董,是真是假?若为真,是孤注一掷,还是摆摆样子?”
盖俊目视父亲,斩钉截铁道:“孤注一掷”言讫,盖俊目光转向mén口,向远方极尽处延伸,一字一句道:“明年南下后,我不打算再回晋阳了……”
盖勋藏在袖中攥紧的双拳微微松开,瞥向儿子,眼神复杂难明,又道:“勤王成功,你将为谁?霍耶?王耶?”霍即霍光,一手挽救了因为汉武帝暴*、好战,而变得摇摇yù坠的大汉国,中兴之臣。王则是王莽,篡夺西汉,建立新朝,luàn臣贼子。
盖俊哑然,屋内气氛霎时凝重犹若实质,压得人心口憋闷,喘不过起来。良久,盖俊缓缓抬起眼皮,声音轻淡而又坚定:“父亲……我不为霍”
盖勋勃然而起,怒指盖俊,愤声道:“竖子不为霍,难道你想当王莽?……”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虎父无犬子
“竖子竖子……不为霍光,难道你想当王莽不成?……”盖勋勃然而起,愤怒的质问声响彻厅堂,久久回外甲卫、奴婢林立,却是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盖俊安安稳稳地跪坐蒲席之上,看着眼前怒不可遏的父亲,年过五旬的他,身姿依然挺拔,然而华发却已不在仅仅局限于两鬓,额头皱纹亦更加深刻几分,从面相上看,比他实际年龄至少要大五六岁。
“竖子你说、你说……”
面对父亲的再次质问,盖俊神sè平淡地道:“父亲息怒,且听我言:班孟坚赞霍大司马光曰:“其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帝,立宣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儿窃以为,此语中肯。”班孟坚即东汉大儒,《汉书》作者班固,也是班超、班昭之兄。
“……”盖勋眼睛死死盯着盖俊,他知道儿子后面还有话要说,静静等候下文。
盖俊缓缓摇了摇头道:“霍大司马果敢善断,知人善任,老成持重,秉持朝政凡二十载,并无诡心,可谓至忠矣父亲以为然否?”不等盖勋回应,盖俊再道:“大司马生前鞠躬尽瘁,死后则极尽哀荣,然其不能庇其宗,死后不到三年,汉昭诛夷霍家宗族。悲乎?”
“……”
“今天下大luàn,幼主暗弱,诸侯桀骜,不服王命,我若勤王长安,诛杀董贼,入主西京,必集权威以扫天下。夫权威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掌之,久而不归,岂不受到天子猜忌?我为霍光,生前或享荣光,可死后呢?世间恐再无敦煌盖氏之名。”
盖勋沉默良久,开口反驳道:“此言差矣。霍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况且其子孙多骄侈豪宄之辈,自取死路耳。异**掌大权,只要多多规劝家族子弟……”
盖俊似笑非笑的望着父亲,直令盖勋再难说下去。其实父子二人心里都很明白,朝堂,从来就是君、臣尔虞我诈的角斗场,当你坐到了那个位置,想退让都不行,因为,后面将会有无数只手推着你前进。
盖勋平素自认汉室忠良,但他却也不想为救国而灭家。
要知道,家族,才是士人的根本。
盖俊眼见差不多了,再度开口道:“我不会当霍光,自然,也不会当王莽……”
“那你的意思是……”
“为桓、文如何?”盖俊轻描淡写道。霍光终有一日会归权天子,要时刻担心天子秋后算账,此法不可取,王莽篡汉手法则太过激烈,盖勋绝不会接受。既然两者都不妥,那就折中好了,为桓、文,即奉承汉室,权归盖家,此,霸者之道也,天下士人皆能接受。
当今之世,也许霸道是最快平定天下的方略,但大汉国已君临天下数百载,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不同于chūn秋时期,走到最后一步,霸道必然会寻找转变为王道的机会,取汉室而代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所谓的霸道,不过是当今士人的遮羞布而已。
当然了,也不可否认有一些死硬派汉臣,仍然对霸道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奢望,比如,盖勋……
盖俊先前种种行为,不能说有不臣之心,然利己之心甚重,隐隐有割据之势,如今坦诚yù行霸道,为桓、文,对盖勋来说,这不是他最希望得到的答案,却也是能够勉强接受。
父子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使得两人关系大为缓和,至少不再像先前那般紧张对立。这也算去了盖俊的一块心病,毕竟,父子不和,会严重影响他的名声,需知,在汉代,不孝,可是比不忠更让人不齿。
聊完公事,盖勋、盖俊放松下来,聊了聊琐事,其后起身转往侧室,盖氏一大家子nv眷、童子围聚棋盘,见二人到来,纷纷看过来,包括对弈中的马昭、蔡琰。
方才盖勋质问盖俊时,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她们皆有耳闻,只不过,这种事她们不好chā口,也chā不得口,惟有当做没听到。现在见两人容sè轻松,都是暗暗放下心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