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一会,琴声突然又变,只叮叮当当轻响,似在为其它乐器伴奏。忽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音立止。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留当空明月,遍地树影。
琴音甫歇,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
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段誉身不由己地向着箫声传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只听得低音中渐渐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段誉谙熟音律,闻此绝响,不禁心驰神醉,犹如丧魂落魄一般。箫声停顿良久,他才如梦初醒,只见眼前溶溶如水的月光之中,一位白衣公子,峨冠高耸,飘逸如仙,正持箫悄立,却不是东方不败是谁?
她身旁放着一张书案,案上是一张焦尾桐琴。段誉越看越觉得东方不败是仙人般的人物,自她的琴音之中,又听出她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心想哪怕她没有心上人,自己也是万万难与之匹配的,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
就在这时,忽听得东方不败开口问道:“徒儿,原来是你啊!夤夜至此,不知有何贵干?”
段誉忙道:“弟子刚才在花园里散步,忽闻天籁,便循声来到此处,不曾想打搅了师父您的雅奏,还请原宥则个!”
东方不败笑道:“哪里,哪里,徒儿你并未打扰为师。为师只是刚刚奏完一曲,才停下来罢了。”
原来自从东方不败刚才领命护卫段正淳,她的心绪就颇不宁静,思量道:“我本不想再理会江湖之事,可又被卷进这武林纷争当中。一会儿南阳传来噩耗,一会儿陆凉州有高僧被杀,看来这江湖之中,风波不断,时不时更有惊涛裂岸,确是常态,几百年后如此,几百年前亦是如此。面对这阵阵惊涛,要做到真正地笑傲江湖,又谈何容易。嗯,笑傲江湖!”
随即想起盈盈送给自己的《笑傲江湖》曲谱,那晚也恰好被自己放在外袍的广袖之中,带到了这个世上。便翻出了那曲谱,命人抬来书案,取来一张瑶琴、一只洞箫,就在自己屋外的院中,独自一人弹琴奏箫。却不想,将段誉引了过来。
段誉心下连叫:“那就好,那就好。”继而衷心赞佩道:“佩服,佩服!师父,您当真神乎其技,难得是琴箫尽皆精通。敢问师父刚才弹拨吹奏的是什么曲子?”东方不败道:“这叫做《笑傲江湖之曲》。”
段誉道:“这曲子谱得固然奇妙,但也须有师父您这样的琴箫绝技,才奏得出来。如此美妙的音乐,徒儿我生平可是首次听见。”东方不败道:“哼!油嘴滑舌,尽拣好听的说。”顿了一顿,问道:“嗯,听徒儿你说得头头是道,难道你也是一位知音之人?”
段誉忙道:“哪里哪里,弟子只是粗通音律。”
东方不败问道:“那你会弹琴、奏箫吗?”
段誉答道:“略知一二。”
东方不败道:“那好,你来试试这首曲子。”她说到这里,指向书案上的一本册子。
段誉拱手道:“徒儿遵命。”然后来到书案前坐下,看了看那曲谱,接着只听得琴声响起,幽雅动听。
弹不多久,突然间琴音高了上去,越响越高,声音尖锐之极,铮的一声响,断了一根琴弦,再高了几个音,铮的一声,琴弦又断了一根。段誉“咦”的一声,道:“这琴谱好生古怪,令人难以明白。”
又听段誉道:“我试试这箫谱。”东方不败将手中洞箫递给了他,跟着箫声便从院中传了出来,初时悠扬动听,情致缠绵,但后来箫声愈转愈低,几不可闻,再吹得几个音,箫声便即哑了,**波的十分难听。
段誉叹了口气,对东方不败道:“师父,弟子技不如您,尚不能吹奏出来这样的低音。这琴谱、箫谱委实神妙,徒儿可得仔细推敲推敲。”
东方不败笑道:“无妨,听你演奏可知,你的琴艺、箫艺已然不俗。你把这本《笑傲江湖之曲》拿去好好参详参详,再多练习几遍。过几日咱们师徒两人,一人抚琴,一人吹箫,来琴箫合奏这《笑傲江湖之曲》。”
她说着,从书案上拿起那本册子来,递给了段誉。
段誉赶紧站起,躬身从东方不败手中接过曲谱,放入怀中,说道:“师父放心,徒儿自当尽力研习此曲。”顿了一顿,接着道:“师父,这部精妙的曲谱,是您创制的吗?”
东方不败微一沉吟,便道:“不是,撰写此曲的另有其人。那两位前辈,一位精于抚琴,一位善于吹箫,这二人结成知交,共撰此曲,可惜遭逢大难,同时逝世。二位前辈临死之时,将此曲交于一位少侠,命他访觅传人,免使此曲湮没无闻,从此散失。而那位少侠将其送给了我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又把它转赠给了我。”
那位少侠自然指的是令狐冲,而那位朋友便是她东方不败前世的徒弟任盈盈了。
段誉听罢,说道:“那二位前辈心意相通,结成知交,合创了这曲神妙绝伦的《笑傲江湖》。他二人携手同死之时,显是心中绝无遗憾。”
第六十四章 惊涛裂岸(四)论曲【二更】
东方不败又道:“这曲子不但是他二人毕生心血之所寄,还关联到一位古人。这《笑傲江湖曲》中间的一大段琴曲,是他们中的一位依据晋人嵇康的《广陵散》而改编的”
段誉不解道:“自来相传,嵇康死后,《广陵散》从此绝响,那位前辈却又从何处得来?”
东方不败呵呵一笑,解释道:“呵呵,嵇康临刑时抚琴一曲,的确很有气度,但他说‘《广陵散》从此绝矣’,这句话却未免把后世之人都看得小了。这曲子又不是他作的。他是西晋时人,此曲就算西晋之后失传,难道在西晋之前也没有了吗?那位前辈对他这句话挺不服气,便去发掘西汉、东汉两朝皇帝和大臣的坟墓,一连掘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的曲谱。”
段誉听后大吃一惊,说:“啊!这位前辈为了一首琴曲,竟然去连掘二十九座古墓,真是,真是大大的不该。”
思量片刻,又问道:“师父,这一曲《笑傲江湖》,是从嵇康所弹的《广陵散》中变化出来,而根据东汉蔡邕《琴操》记载,《广陵散》则是抒写聂政刺韩王之事。之前听师父奏这《笑傲江湖曲》,却多温雅轻快之情,似与聂政慷慨决死的情景颇不相同,请师父指点。”
东方不败道:“曲中温雅之情,是写聂政之姊的心情。他二人姊弟情深,聂政死后,他姊姊前去收尸,使其弟名垂后世。你能体会到琴韵中的差别,足见于音律之上颇有造诣。”
顿了一顿,声音高亢了起来,说道:“这《笑傲江湖之曲》,跟《广陵散》的确略有不同。聂政奋刀前刺之时,音转肃杀,聂政刺死韩王,其后为武士所杀,琴调转到极高,再转上去琴弦便断;同时箫声沉到极低,那便是聂政的终结。此后琴箫更有大段轻快跳跃的乐调,意思是说:侠士虽死,豪气长存,花开花落,年年岁岁均有侠士侠女笑傲江湖。人间侠气不绝,也因此,后段的乐调便繁花似锦。”
段誉一拍大腿,说道:“师父,您说得真好。不过,根据《史记》记载,聂政的尚义任侠另有其事。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受到韩哀侯的宠信而受到了韩相侠累的嫉恨。”
“严仲子惧为侠累所害,逃离韩国,开始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刺杀侠累。后闻听魏国轵地人聂政因杀人避仇,携母及姐隐迹于齐国,其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当可结识。严仲子遂赴齐,寻至聂政所居,数次登门拜访,并备酒馔亲向聂母致礼,还赠黄金百镒与聂母为礼。聂政坚辞不受,但已心许严仲子为知己,所不能从,盖因老母在堂,不能以身许友。”
“时过多日,聂母辞世。严仲子亲执子礼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此后,聂政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姊,独剩孤身始赴濮阳严仲子处,询问严仲子仇家的名字,并谢绝严仲子欲为其遣人相助的要求,孤身赴韩。韩相侠累府宅护卫森严。”
“方时侠累正高坐府堂,执戟甲士侍立两旁。聂政仗剑直入韩府,诸多甲士反应不及,正自呆若木偶时,聂政长剑已刺入侠累胸膛,侠累顷刻命丧。顿时府中大乱,甲士们醒悟过来,齐上围攻聂政。聂政仗长剑击杀数十人后,难逃重围,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