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也是一支新兵。
若是不谈冻土矮墙这个有利因素的话,杨猛这几个月训练的直鲁民团,在实弹射击上,还是略优于英军的。
“三哥。达开接下来要怎么做?”
正在杨猛庆幸的时候。石达开这厮却骑着马来到了土丘之后。一副来请将领的模样。
“石相公,老子说话还是好使的,这仗该怎么打你自己看着办!
至于老子,你权当是个局外人就好,此后老子不干涉你的指挥权!”
石达开来的目的,杨猛很清楚,当兵的需要看将官,可领军的将官却不想头上压着一个太上皇。石达开此来,要权的目的怕是多过请示吧?
“三哥……”
“离开老子这里,老子要想知道前线的战况自会差人去询问的,你这一趟趟的来,暴露了老子的所在怎么办?
老子授你全权!”
“达开领命!”
“妈的!这崽子多少心眼子?这时候还有心玩这个!”
望着远去的石达开,杨猛恨恨的骂了一句,石达开这厮接触了之后,才知道他的心思有多重,看来徐子渭说的不错,这么操心劳力。这小子活不长。
彼此的试探过后,石达开觉得英法联军很棘手。这才去杨三哥那边问计,这问计是假,要权是真,面对这样的战局,石达开觉得杨三哥的存在束缚了自己,在杨猛那边得到了准确的答复之后,石达开的选择依旧是固守冻土矮墙。
而英法联军那边的指挥官们,同样也觉得石达开布出的那道几十里长的矮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作为津口一带的门户北塘这个大漏斗,是最好的进军通道。
北塘以南是一片矮山,极不利于陆军的挺进,而北部是大沽口炮台和津口城,在平原地带攻打要塞,显然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北塘一带成了英法联军突破的重点,而矮墙之后的那大片平原,也是理想的驻军营地,再有两三个月,海上的冰面融化之后,陆海结合的营地,就可以在北塘一带布置了,这次英法联军的目的,是彻底占据大清,北塘这个天然的港湾,也是英法联军志在必得的目标。
试探性的对射过后,英法两国的将领,联军海军司令英吉利人威廉?巴加,联军陆军司令法兰西将领麦克马洪,联军英吉利一方的陆军指挥官海军上将乔治?义律,英吉利殖民地事务高参,同样做过海军将领的查理?义律,聚在一艘塞入冰隙的海船之中,研究着对面的清**队。
英军死伤士兵所中的几十发铅弹,冰壳上捡来的几十发流弹,都被摆在了桌面上,面对几乎与联军一样制式的米尼弹,一众洋鬼子的脸色都是分外难看的。
这米尼弹,无疑是枪械史上的一次革命,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了线膛枪的装弹速度,而且在准确率与射程上,米尼弹对步枪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米尼弹的设计难度并不大,但制造难度不小,虽说众洋鬼子面前的铅弹大多变形严重,但子弹是机械加工的,这样的米尼弹,不是英法两国的产品,除了米利坚之外,怕是没人会卖给清国这样的子弹,亦或是制造子弹的机械设备。
若这些子弹只是外购的还好说一些,一旦是清国自产,那问题就大了!清军列装米尼弹已经成了现实,对英法联军来说,这无疑是近在眼前的一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这些米尼弹是清国自产的,那威胁就是长久性的了,米尼弹虽说英法也是在近几年装备的,但克里米亚一战,米尼弹大放异彩,他对步枪的射程与精准率影响太大,英法两国这几年一直在钻研米尼弹的生产技术。
刚刚英法联军之中的军械专家,也指出了清国的米尼弹,在质量上要远超英法联军装备的米尼弹,若是联军的枪弹,射出枪膛之后的变形率很大,即使没有射中目标的枪弹,也不可能保持原有的形状,而清国的这些米尼弹,除了弹头上的膛线痕迹之外,基本是没有什么变形的。
这就说明,在枪弹的制造技术上,有的国家超越了英法两国,这些枪弹若是米利坚出售的还好一些,若是清国自产的,那……
“正在变革的东方大帝国啊!”
查理?义律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之后,引起了联军一众将领的警惕,这是把米尼弹看做是清国自产的了,这样一来,英法两国的政府就必须要为了各自在远东的利益而奋战了!
“必须要扼杀!各位准备进攻吧!”
联军陆军司令,法兰西的麦克马洪,阴沉着脸嘶吼出了这个命令,米尼弹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联军要出现大量的伤亡了,这与之前的预测不符,联军大批伤亡,他这个陆军司令责无旁贷啊!
“嗬……准备动真格的了,哼哼!一群新兵,老子倒要看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联军指挥部发出了军令,一门门的火炮,被拉到了冰面上,见到英法联军再次增加火炮的数量,杨猛的脸上也露出了冷笑。(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八章 血肉开局(九)
英法联军的炮击,很快就开始了,但对于至少三尺厚的冻土来说,无论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都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英法联军的野战炮,大多都是直射炮,虽说能比较精准的命中冻土矮墙,但一百三十多门火炮的两轮齐射,却毫无斩获。
一百三十门火炮,对于几十里长的矮墙来说太过稀少,没有伤亡,也让石达开的人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适应了炮击,杨猛目光所及之处,暂时还没有出现逃兵。
但杨猛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一个时辰,英法联军就能将船用的长管臼炮,移动到如今的前线,有了臼炮,这冻土矮墙的防御力就会被大大的削弱了,葡萄籽或是开花弹,无疑是最好的攻击武器。
差不多正午的时候,百十门船用大口径臼炮的射击开始了,阵阵轰鸣之后,石达开的前线也开始出现逃兵了,对于新兵来说这是难免的,杨猛也想看看石达开要怎么处理这些逃兵。
虽说石达开带兵的本事,在太平天国之中,经受了不少历练,但在杨家,这只是他的初战,想要带兵,名声是次要的,本事才最重要,无论自己在不在战场,没有杀伐果断之心,就不适合带领大军作战。
但杨猛的这个想法马上就被英法联军的炮火给灭掉了,紧靠矮墙的位置还算是安全的,出了矮墙的防御范围之后,几乎就是死亡地带,漫天挥散的葡萄籽成了石达开的行刑队。临阵脱逃的百十人。基本没有跑到第二条防线的机会。就扑倒在了逃跑的路上。
十几轮炮击之后,石达开那边也不知用什么法子稳住了人马,绵长的防线再也没有一个逃兵了,一众新兵老老实实的呆在了矮墙的下面,而海岸上的英法联军也趁着清军躲避炮火的间隙发起了第一轮冲锋。
十几个方阵,大概四五千人的英军,一路小跑冲向石达开防守的矮墙,二百米的距离全速奔跑只要一两分钟的时间。一路小跑也不过四五分钟的时间,当石达开的人马,发现英军接近的时候,双方都已经进入了彼此的射程之中。
七十米的距离,对于矮墙之后的直鲁民团来说,正好合适,而对于英军,这个距离就明显有些远了,直鲁民团要瞄准的目标,是一个个囫囵的英军。而英军要瞄准的却是直鲁民团的脑袋。
面对英军猛烈的火力,直鲁民团的回击显得有些稀疏。但杀伤的数量彼此却是差不多的,石达开的直鲁民团吃亏在防线只有一条,没法组成连续的杀伤弹幕,而英军的优势,则是比较集中并且不间断的弹幕。
僵持的局面一下就出现了,有矮墙做防护的直鲁民团没有占到便宜,而暴露在清军射程之中的英军,则是依仗己方密集的弹幕,没有吃亏。
僵持,对于英军方阵是不利的,但英军新兵的韧性却出奇的高,无论伤亡如何,他们的射击频率却没有明显的降低,接战仅仅二十分钟,英军一方就开始撤退了,杨猛大概的看了一下,英军方阵的损伤起码达到了三成,这样的损伤,应该足以让方阵崩溃了,可是英军的新兵却坚持了下来,这对没有督战队的英军来说,无疑是韧性极强的表现。
不给石达开任何喘息的机会,红杉白裤的英军撤下去之后,红裤蓝衫的法军又开始进攻,与英军不同法军摆出的是散兵线,借助英军的掩护,法军冲到了距离矮墙五十米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比较危险的距离了,五十米,若是经过长久训练的新军防守这座矮墙,基本上是可以达到九成的命中率。
当然这只是说打靶,若是作战,还要看对方的精锐程度,法军的精锐程度,就让杨猛的眉头跳了跳。趴在矮墙上的青袍直鲁民团,不用望远镜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一个个的倒下,虽说法军的伤亡也不小,但直鲁民团的射击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