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去年初到现在,所有东西都加上的话,一千几百万两的银子,砸出去之后,也基本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爷,如今聚集在黄州、鄂州的百姓越来越多,那边已经不堪重负了,是不是往别处分流一些呢?”
粮食不缺,但州县的资源毕竟有限,已经过百万的难民,对黄州、鄂州的负担有些太大了,古雅月将下边的难处报给了杨猛,有些事儿可不是想一想就算完事儿的。
“嗯!看看湖北的州县,哪里缺人,哪里撂荒的土地多,就暂时分流一些,各处要建的厂房、该修的河道,不管时节如何,就趁现在拨派人手吧!
让云南的杨福泽、广州的丁泰辰,再拨配一批精锐的管事到湖北,各处的矿窑,差不多就开工吧!
如今这时节,没有那么多的后路可想,打到哪算哪!实在不成,再调整就是了!”
壮丁无论走到哪都能谋条活路,战乱时节最倒霉的就是老弱妇孺,孩童在湖北还成,直接发进学堂就是了,可那些老弱妇女,却需要给他们弄些谋生的营生,白养着,杨猛不是养不起,可吃白饭的那些,吃的都是粥铺那边清汤寡水的玩意儿,吃不饱饿不死,也是遭罪啊!
杨猛打造的畸形工业,现在还在起步之初,现在需要最多的就是壮劳力,多少有些劳力的老弱妇女,想在这个时候谋生可不容易。
织布、缫丝等等手工的活计,杨猛就没怎么在湖北发展,想要一下安置大几十万的老弱妇女,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爷,您之前在云南弄得纺织,四川的猪鬃,江南也产生丝,咱们能不能在这些方面下手呢?”
与古雅月只负责汇报不同,魏芷晴还有提建议的任务,两湖如今没有兵工厂,老弱妇女的出路窄了一些,做这些说不定是条不错的生路。
“嗯!办一办也成!机器缫丝西山之前关注过,这样吧!让西山那边,弄一批机器,从缫丝到纺织,再到成衣,成衣近期在国内销售,其他的按照西洋流行的样式做成布匹销售,这样咱们的利润也能高一些,用的人也能多一些!
让西山的葛师傅,专门成立一个手工业学堂吧!只要是能消耗人力,能挣钱的买卖,最近都上一批,能挣钱的留下,不好经营的,论证一下,实在不成,就放弃吧!”
这个时候的市场需求,杨猛也不甚了了,只能漫天撒网让市场决定成败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四章 厚与黑(二十二)

太平军在长沙周边频频得手,但大军的补给依旧有些捉襟见肘不甚富足,连战连捷攻城拔寨之后,太平军的战心也在慢慢的恢复,石祥祯也借机轮换了一下自己的部属,这样一来,大军上下又是战意澎湃了。
撤围岳州之后,一路顺风顺水,打湘潭合围长沙也就顺理成章了,石凤魁的大军分兵七千,由林绍章带领,直逼湘潭。
湘潭的地位重要,但为了拱卫长沙,骆秉章事情做的也有些惶急,把长沙周边的绿营兵,几乎都给调了个干净,湘潭这个长沙所属的军事重镇,只有区区五百兵丁把守。
五百对七千,别说守城了,跑都是个麻烦事儿,守城的绿营兵,一看势头不好,这湘潭连守都没守,直接弃城而走。
湘潭失守,林绍章的七千人马,就断了长沙城的后路,加上宁乡的石凤魁部,湘阴的韦俊部,这长沙已经成了一座无援的死城。
湘潭的失守有些出人意料,谁能想到,长毛贼不打长沙反攻湘潭呢?
湘潭的失守更是令人棘手,后路一断,长沙就成了死城,这道理大多数人都清楚,长沙有多少存粮?又能坚持多久?
长毛贼三路大军围困,打长沙,竟然摆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就是打江宁的时候,长毛贼也没有如此费尽心机吧?
先手已失,想要保住长沙,为今之计,只有重夺湘潭,不然死守。一两个月之后。长沙的粮食告罄。谁也找不到活路的。
出城、夺城,为保长沙只有一条路可走,若是降了长毛贼或许也是条路,但这条路长沙上下的官员,又有哪个敢走呢?
派谁出城也是个麻烦事儿,按说湖南提督鲍起豹是最高的军政长官,出城夺湘潭这事儿,理应鲍起豹带着绿营兵前去。可人家鲍起豹也不是傻子,带着绿营兵出去,找死吗?
曾国藩,这个时候,也不主动求战了,只是和骆秉章联手逼迫鲍起豹出城,如此做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削去他曾涤生头上的紧箍咒。
与武汉三镇的杨老三不同,曾涤生曾侍郎,只是个帮办团练大臣。所谓帮办,就是要受湖南巡抚衙门的统辖。骆秉章曾国藩能搞定,这鲍起豹么?吓退就是了。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鲍起豹还是留在了长沙,而曾涤生的湘勇,就负起了重夺湘潭的重担。
官军的情报显示,湘潭的林绍章,只有七八千人马,而靖港的韦俊,却有两万多人马,湘潭在上游,靖港在下游,曾国藩的算计也很大,先下湘潭,之后顺流而下打靖港。
既然左季高无兵无将都能守住岳州,他曾涤生吃下长毛贼的小三万人马,应该也是很轻松的差事。
左季高从从容容守住了岳州,也让曾涤生的心气,瞬间冲天而起,长毛贼不堪一击的想法,在他心里已经转了半个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曾涤生一心想求战,只可惜之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一万余湘勇的水陆大军,刚出长沙不久,曾涤生就得了一个好消息,靖港空虚,这样一来,就可两路并走了,下湘潭收靖港,也算是大功一件。
曾国藩分兵的想法,大部分将官和幕僚不认同,但情报如此,主帅也坚持分兵,曾涤生倔强,认定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为了照顾主帅的颜面,罗泽南、塔齐布、曾家老九曾国荃率一半人马打湘潭,而曾涤生的率另一路人马占靖港。
两路人马都是六七千人,打湘潭差不多也够了,曾国藩的念头通达了,也带着满腔的热血直奔靖港而去。
打仗,情报和战术是关键,曾涤生出长沙打湘潭的战术是不错的,只可惜半路杀出了一个靖港空虚的情报,这两路分兵,就有些心急了。
长毛贼怎么打,都是那么多的数量,杨秀清分兵无果的前车之鉴,显然曾涤生是没有仔细考校的。
罗泽南、塔齐布、曾国荃的人马一路顺畅,成功的围了湘潭,还学着左骡子,顺手把林绍章的战船给烧了个精光,这下林绍章的水路被断,也只能死守湘潭了。
可湘潭毕竟不是岳州那样的要塞坚城,湘勇初战军心可用,攻城战打的极为凶悍,若是曾涤生能坐镇湘潭的话,这城防怕是旦夕可下。
可惜,曾涤生选择了分兵而走,靖港确实空虚,曾国藩顺利的进驻了靖港,这前戏做完了,韦俊的后戏也就来了。
三国之中的战法、战策,无疑是太平军的主流兵法,孙子兵法、韬略这些东西,一群不怎么识字的苦哈哈,也研究不透彻,唯有说书先生常讲的三国深入人心,里面的许多战法,都被太平军的将领用上了。
空城计,很简单,加上靖港的地形复杂,湘勇的水师只是一群架着舢板、木排的货色,大败一场也是毋庸置疑的。
韦俊兵多,曾涤生兵少,但湘勇是久经操练的,若是曾涤生能组织好反击,也能靠着地形之利,对抗一下韦俊,只可惜,突然受袭,作为主帅的曾国藩失了方寸,将乃兵之胆,主帅失措,手下的兵将自然要溃逃的。
虽说曾国藩亲自操刀做了督战队,可兵败如山倒,可不是你喊几句,后退者死,就能阻挡败军的,望着漫山遍野的长毛贼,曾涤生也是手足无措了。
为什么曾天养一个不识字烧炭佬能带兵,而曾涤生这个满腹经纶的夫子不能带兵呢?原因很简单,临战的反应。
曾涤生本就有些迟钝,做个运筹帷幄的将帅还凑活,做先锋,他显然是不够格的,将帅亲率大军征战,可不是说说话就成的。战前没有战略战术、战时没有快速的应对、战后没有撤退的后路。就是带着百战精锐。也只能吃败仗。
曾涤生到靖港的时候,一心只想着立功,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全然没有应对之法,没有合理的指挥,直嚷嚷着大军死战不退,傻子才不退呢?
靖港一场大败,曾涤生的六七千人马。仅剩了两三千,没了的那些,也不知是被杀了呢?还是跑路了?
逃出靖港之后,曾涤生的脸上除了呆滞还是呆滞,现在他的心里只有四个字,丢死人了!
被长沙官员排挤到衡阳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落魄?重入长沙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再出长沙之时,自己又是何等的雄心万丈?
湘勇比绿营兵厉害,湖南唯有湘勇可用。曾侍郎文武俱全、出将入相,这些恭维的话。现在想来是多么的刺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