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话说杨家将 作者:怀夫子-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起向城外冲杀。没想到事出异变。
天庆王的护卫队长胡达,原是辽东一带的独行大盗,不仅武艺高绝,且蹦、跳、窜、闪的轻功独到,江湖号称‘草上飞’,是武科前十名进士之一。这小子久走江湖,比一般辽将见识多、反应快。他老远就觉得撵上的太宗神气不正常,一直在撵车周围跟着。大郎抬臂时他喊声“不好!”没等韩昌下令,顺手夺过身边小番的长矛,跳起来刺向大郎,杨延平背朝他正要下撵,不防被刺中软肋,扮八千岁的杨延定这时刚接过杨明递来的长矛,眼角看到刺向大哥的长矛,已来不及救援,只是本能地抡起枪攥,把身体尚未落地的胡达的头打的稀烂!下马将大哥抱下撵查看伤势。
这时三、四、五、七,八郎已与蜂拥而至的辽将杀在一起,无遐看撵上的情况。当杨七郎奋勇杀死对手回顾撵车时,只见大哥尸身靠车轮坐地,二哥躺在马傍身体惨不忍睹。原来,当二郎把大郎的身子抱下车,大批辽骑兵已冲到,杨明、杨杰喊了一声:“二将军快上马!”即抡刀步战掩护。杨延定看大哥已是无救,将尸体靠车轮放好,持枪认蹬上马,才入一蹬,马被冲到的辽将打翻,马尸压着身体,马蹬扭住一脚,无从借力推开死马,被一拥而过围杀护撵御林军的辽骑兵战马踏身而过,顿成肉泥、、、、、、杨明、杨杰亦被乱兵所杀。
杨延嗣见二位兄长瞬间尸横在地,急的血充瞳仁,不顾个人安危要下马安置遗体。恰杨延辉杀回见状急喊:“老七别下马!先顾活的!快找老四他们要紧!”七郎问:“四哥他们现在何处?”三郎道:“守在土城东门口,我们按计划夺取了通道,可是不见你们出来,我就杀回来寻找,快走!一旦番人封死了东门,就出不去了!”兄弟二人快马奔到东门,告知四、五、八郎两位哥哥的恶耗,哥几个相对悲伤不已,杨延德道:“逝者已矣!此非丧痛之地,贼韩昌认为圣驾还在土城内,我们几人冲出时他必不会对我们太重视,我们冲出后不要恋战,全力向北杀,给他摆个迷魂阵,让他不明所以,离开战场再相机绕道南返幽州。”于是,七郎在前,三郎断后,四郎在左,五郎在右,八郎在中一起向外冲杀。
韩昌在大郎射死天庆王后,指挥辽军迅速格杀了随撵车的几百名御林军,同时也被杨家众弟兄杀死了不少战将,他看土城内地方太小,大军展不开,就下令全部撤出。把主力放在东西二门外,等待宋国君臣突围时一网打尽。当三郎等五人从东门冲出时,他认为是杨继业派的疑兵,果然不重视,仅派几名副将领一个千人队截杀。同时发信号让埋伏在芦定河岸的番兵注意收捕。所以杨家弟兄五人才得以冲出大军的包围。
五人杀散拦截的敌人,继续向北渐渐接近山区,在一处河湾,八郎杨延顺见已远离战场想去河边饮水,三郎杨延辉看河湾芦草丛生不放心,道:“四五七弟不要下马,就地稍歇,注意警戒!待愚兄陪八弟去河湾取水!”
二人来到河边,正要下马突然草中伸出无数挠钩将马拖翻,因八郎离水近,马翻时将他栽入河中淹没,三郎倒地尚未拔出佩剑已被乱刀分尸。这时埋伏的辽军人马纷纷现身,鬼哭狼嚎般围杀过来。四郎杨延朗悲愤地喊道:“五弟!七弟!我们人困马乏,已是强弩之末!不能再拼杀,估计三哥与八弟已遇难,弟兄们不能全死在此地!接敌时由我断后阻敌,你二人拼命冲向山中!杨七郎道:“要死!一起死!决不独活!”四郎掉转枪尖指向自己咽喉道:“你二人不听兄长的话!我就先死!”杨延德、杨延嗣只好含泪答应。兄弟三人拍马冲入敌群各刺死一将,趁潘兵一楞之际,延郎大喝一声:“分!”延德杀向西北,延嗣杀向东北,延郎左右阻敌。埋伏的番兵只有两个千人队,领兵的两个千夫长,一个副将刚才已被杀掉,另一副将看到宋将三下分开,自忖拦他们不住,就不再追跑向辽国腹地的二将,仅集中力量把杨延郎死死围住,战有一个时辰,杨延郎战马受伤多处,终于不支倒地,措手不及被俘。
且说五郎杨延德摆脱追兵,冲入山林下马暂歇,暗想:现在辽邦内地,到处都是辽人,穿着这身宋国的战服可说是寸步难行,怎么办?猛然想起昔年随父五台山探师,临别师傅交给自己一个小小木匣,道是:身逢绝境打开看。此时不看,更待何时!哪知打开一瞧,盒内竟是一把剃刀,一份上写自己法名、年龄的度牒。不由长叹一声道:“万般不由人,全是天管定!父母大人恕儿不孝!随脱去铠甲,剃去鬓角、胡须披散头发,用匣中法箍束好,怀藏度牒,放走战马去掉斧柄,将斧头藏入崖下石缝,以度牒为证,成了一名带发修行的出家人,掩过辽人耳目,望五台山清凉寺行去。
杨七郎冲出后信马沿着山下荒草野径进入山区。一路回想今日战况,心情沉烦,信马由缰不知不觉已深入山中二十余里,眼看日落西山,倦鸟归林也不知自己该向何处走。忽听前面树林内有人用汉语娇声喝问:“骑马者何人?来此何为?速驻马答话!再往前走就放箭了!”杨延嗣一楞停马答道:“本少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代州杨延嗣是也!尔等是中原人?还是番邦辽狗!在此设伏盖欲何为?七爷固累!杀尔百十人陪爷爷去见阎王还是绰绰有余!不要躲藏放马出来吧!”“误会!误会!大水冲了龙王庙!”林中出来一群叽叽喳喳、拿枪带刀的女兵,为头的一个打量杨延嗣半天问道:“将军真是火山王的七孙子?可知杜柏英是何许人?”“他老人家乃吾叔祖,十年前已在火塘砦西归,”“如此说来,真是七将军到了,我们寨主奶奶正待找你,请将军随小婢上山吧!”
杨延嗣将信将疑随女兵们进入山寨,只见从大厅奔出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边走边喊:“我看七儿哪里!七儿、、、、、、”杨延嗣细看之下认得是杜国显叔叔的夫人刘婶娘,忙大礼参拜:“七郎拜见婶娘!你老不是在火塘砦纳福嘛!如何在这里?”“免礼!请起!进屋叙话!”
大厅内已摆下酒宴,母侄边饮边谈,刘氏道:“说来话长!你表妹金娥四岁那年,我带她离火塘砦到代州看父,元宵节看灯时在人群中走散,遍寻州城内外数日不见,心疼失女,常与你叔口角,心中一烦就赌气回到火塘砦。前时得知太宗伐辽,担心你叔安危就又来到代州,巧的是金娥也在那日归来。原来看灯时,金娥被人贩子背往太原贩卖,夜宿客栈小女哭闹不止,恰恒山无色师太宿在隔壁,闻哭声有异,用十两纹银赎出,带往见性峰授艺,十四年后艺成下山寻父。你杜叔见失女复得,全家团聚,喜不自胜,邀王贵、及军中火塘砦老将痛饮庆贺,哪知乐极生悲,风寒伤酒竟一病不起,军中无良医,待快马请太原名医来,已是回天无力。老身见金娥已是身高袖长的大姑娘,就想起曾与你家定过娃娃亲,就携她赴幽州寻你父子,以期班师时同归汴京。赶到此地寨主拦路,服我母女武艺高强,拜为新寨主。前面辽宋大战,就暂住于此,哪知恰遇到你,真是天意!你不在前敌,到此何故?”杨延嗣唉了一声道:“太宗爷金沙滩双龙会中计被困,遵父命哥七个诈降计诱敌。箭射辽尊、大哥撵上被刺,救大哥二哥被马踏如泥,芦定河遭突袭三哥乱刀分尸、八弟溺水,突围战被冲散我一人到此,四、五哥生与死不知下稍。”言乞泪如雨下,伏桌低泣。
刘氏劝说多时,待延嗣情绪稳定、心情开朗又道:“七儿啊!自古瓦罐不离井台破,将军难免沙场亡。你为前敌战将,前途难料,今日到此乃是天意,老身今晚就让你与金娥成百年之好,非独了却老身心事,亦为你杨家虑尔!”言讫不由分说,强行完成花烛之礼。
次早,杨延嗣携妻前厅拜谢过刘氏成全之恩后道:“小婿蒙岳母错爱授婚,此举在岳母自是大义凛然、感人肺腑,在小婿则欠妥矣!为早日会见老父禀告军情,想今日就返幽州,不知岳母大人意下如何?”刘氏道:“贤婿之言固是成理,却有所不知。韩昌中计让太宗、八千岁巧离险地,一怒之下在金沙滩以北大肆搜捕我国散兵游勇,见者格杀勿论,放你下山无疑去送死!只能再停几日,待其收兵后再走”。是故,杨延嗣在寨中渡过了他这辈子仅有的三天‘蜜月’生活。
第四日杨延嗣听小喽啰报,辽邦大军已撤走,决意要行,杜金娥道:“将军一心为国尽忠,妾无异言,然,宋辽大战旷持日久,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