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话说杨家将 作者:怀夫子-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府的大客厅内,六合王问:“杨宗勉、杨文远为何不出来见本王?难道全不在家中?”杨亜男道:“回王爷的话,家叔宗勉两年前已带全家赴江西探亲,至今未归;文远弟亦去云南探岳家,何时归来不得而知!如今火塘杨家仅剩臣妾及小儿怀玉看家。敢问千岁何事密临火塘砦,能告之臣妾一二否?”六合王赵怡长叹了一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月初,西夏王传位与太子李圭,传国书邀大宋国派员前去观礼。当今英宗陛下已经亲政,下旨封庞太师为观礼使,枢密使庞瑞为副使,镖骑将军‘桓寿’率五百御林军护送去西夏观礼。没想到使团刚入西夏国境,竟遭到西夏军的突袭,使团除牙门将袁大虎一人侥幸逃回外全部遇难。庞太后因父兄被杀,当殿哭求圣上发兵报仇。圣上亲政后任范仲淹为丞相,力图实行强兵富国的新政,早就想废除每年送几十万两银子给西夏的和约,苦于没有借口。这次准备借使团被杀为由起兵问罪西夏,借机重振我大宋国威。于是圣上下旨兵部尚书庞钰为招讨使带五万人马问罪西夏。那庞钰虽掌兵部多年,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且刚愎自用,不听边帅呼延忠义的劝告,冒然进兵中了西夏边帅达达木的伏击,全军覆灭。西夏王在女真国特使的鼓动下,下国书叫呼延忠义转呈朝廷:反责大宋无端挑起兵端,如不在三个月内赔偿西夏二百万两军费,即起大军攻宋。圣上与阁部诸大臣密议,定下两条国策,一是令呼延忠义代表朝廷与西夏谈判拖时间;二是调兵选将紧急备战。为防朝中亲夏派奸细知道,本王仅带世袭东平王‘郑权’一人驾车来火塘访请杨家将,没想到、、、、、、唉!莫非上天欲灭我大宋乎!”杨亜男瞧六合王神情甚是沮丧,激起了忠君爱国之心,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老杨家虽然全部下野,但毕竟是大宋臣民,舍身赴国难的豪气还是有的!我杨家文字辈当中还是有几名年轻战将可以赴国难的!,如吾三叔跟前的杨文贵、杨金玲、四叔跟前的杨文贤、杨文仁、杨金枝、杨金叶、杨金蕊、杨金蕾,文远弟跟前的杨凯、杨婉已及杨金花的孩子王进等,可惜的是他们都不在中原,奈何?火塘寨眼下只有杨耀宗、杨耀祖二名家将,及几名王氏家将尚可派用场,他们诚然非大将帅才,然率数千军卒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还是胜任愉快的!千岁如需要就带走吧!”六合王赵怡道:“杨夫人忠心可嘉!本王感激不尽!杨文远大帅不在中原的事,须急奏圣上,本王告辞了!”
六合王回到京城奏知英宗,英宗大急,要下旨派员去云南招杨文远进京。范丞相道:“当年杨家出战将多人,义助呼延忠义增援杨文广抗夏,大获全胜,朝中以庞太师为首的主和派,不但不为杨家义务杀敌的战将叙功,反而污奏主张抗夏的内阁行走杨宗勉妄议朝政,欲杀之而后快,若不是六王爷保本,杨阁老现在怕已骨化为泥了。此事,大大伤了杨家忠君报国的心,杨文远、杨宗勉辞朝,携家小远离中原乃是伤心避祸之意、、、、、、现在,朝廷需用人家就下旨、、、、、、他们会奉旨吗?臣冒死实奏,望圣上治罪!”英宗叹了口气道:“爱卿实话实说何罪之有?当年朕年幼无知,太后垂帘误国!如今事在两难皇叔有何高见?”六合王道:“老臣以为请将不如激将!现任御林军总教头王标的妻子——银花将军杨金花年轻时就成功地做过杨文远大帅的总参军,是个朝野皆知的女帅才!圣上可令王标夫妇为天使,到云南宣招杨文远回京,行前告之杨金花:如杨文远不能应招,就令杨金花挂帅征西夏。此招虽然有欠光明,对于数代忠君爱国的杨家来说还是有效的!不知圣意如何?”英宗大喜道:“就以皇叔高见行事!”
半月后,王标与杨金花及儿子王进日夜兼程风扑扑赶到点苍山。杨文远与柴燕喜出望外,大摆宴席、热情招待。饭后,杨文远看了英宗的旨意,对杨金花道:“为了大宋的百姓不受战火带来的灾难,愚弟理该奉诏挂帅!可恨的是近年心脉不稳,时常突然旋晕,郎中严禁吾骑马发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高血压,心脏病)吾如应诏统军,不能骑战马驰骋战场,如何管军?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朝廷把金花姐作为元帅候选人,固有迫兄弟必须接旨的意思,也显示出目前朝廷确实缺乏将帅之才。罢!罢!罢!为了百姓!亦为了不弱咱杨家先人的名头,金花姐就勉为其难吧!兄弟叫凯儿跟你去为将,叫婉儿带四名功夫了得的女弟子作你的贴身护卫。另外,兄弟再给咱三叔、四叔分别写封信你带上,回程到三元、古阳停一下,也告知长辈们知晓此事!军情紧急兄弟就不留姐了,凯旋时欢迎来兄弟这儿住个一年半载!”
王标一家与杨文远夫妇洒泪告别,两天后来到三元。杨宗兰问明事情的原由,拍案而起道:“赵家朝廷真是无耻之极!不用人时说杀就杀!须用我们卖命时又好话说尽!叫我说不如把亜男母子亦接来云南住,干脆不管他赵家与西夏的烂账事,我不信西夏军进了中原还敢把咱火塘的老坟给刨了不成!”老夫人朗西珠道:“你在三元是山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你,就不想标姑爷一家还端着朝廷的饭碗,就算他们可以远逃抗旨,可老杨家能丢起这个‘遇国难即逃逸’的脸吗?真是的!”杨宗兰哈哈一笑道:“我不过是说说气话而已!朝廷既然点了咱杨家的将,老杨家就不会做缩头乌龟,我当然会同意文远的意见,让金花接帅印,瑛夫人你说是吧?”王瑛道:“金花呀!甭听你三叔乱侃!婶老了,不能陪你去征西,婶可以派你文贵兄弟、金玲妹陪你去、、、、、、”“婆母!为什么不让我去帮金花姐?”杨文贵的妻子达达寒梅着急地道。王瑛道:“你不是还要照看达儿嘛!”“达儿已经三岁啦,跟着你老就行!我想趁机也见见我堂哥嘛!”王瑛把手一拍道:“对!我倒把这个茬口忘啦!你是西夏的郡主,人熟、路也熟,去了还有大用呢!另外我听丐帮的兄弟说:西夏军有一支‘牦牛军’很厉害,这次庞家那个王八犊子就是吃了‘牦牛军’的大亏。文贵呀!你走时把蜘蛛堂、蝎子堂的徒众带上,把后寨未改良过的巨毒蝎子全带上,用咱们的五毒兵对付夏军的牦牛兵!我就不相信我家的五仙毒不死老毛牛”
过了两天,杨金花带着杨文贵夫妇、杨金玲、五毒门蝎子堂、蜘蛛堂的二百名徒众、达达寒梅的二十名男女西夏亲兵、杨凯、杨婉、押着五车装满毒物的马车,一路走官道,住驿站顺利到达古阳。杨金花将人役留在古阳县驿站,仅带杨家的人去景德镇。见了杨宗勉一家自然另有一番热闹。杨宗勉看在南清宫与杨家世代交好的份上,全力支持杨金花挂帅,请夫人王青梅带长子杨文贤、儿媳窦青竹、次子杨文仁、长女杨金枝、次女杨金叶、小女杨金蕾、及二百名男女堡丁随杨金花西征。
却说杨金花一行五百余人,在古阳县乘五艘官船顺水到江夏县上岸,走旱路回到汴京,将人马安置到兵部驿馆。第二天进宫向宋英宗密奏了去云南的经过。英宗随即传旨宣王青梅、杨文贵、达达寒梅、杨金玲、杨凯、杨婉、杨文贤、窦青竹、杨文仁、杨金枝、杨金叶、杨金蕾、王标、王进觐见。看到杨家竟还有这么多飒爽英姿、英俊不凡的少年将愿为朝廷效力,龙心大悦,对诸将勉励有加。当即全封为四品游击将军,每人赐名马一匹,宫制精品佩剑一口。
次日大朝,宋英宗传旨六合王代替皇帝亲征西夏。封杨金花为征西招讨大元帅,御林军总教头王标封龙骧将军、副总教头林渊封虎贲将军。禁卫军骠骑将军佘豪、佘杰为先锋官,王青梅为御营参军,调京城卫军一万人做帅帐护卫亲军,调各州府驻屯军十二万人马、管军将佐三十余名,牙门将四十余员,调神机营大火炮四门,火药若干,随军出征。
十日后,杨金花率领十三万经过短训的人马随六合王西征。大军过潼关后,杨亜男派杨家生的儿子杨孝祖、杨家育的儿子杨孝宗带领五百名火塘子弟随军做帅帐亲兵护卫。
大军在路走了半月到了宋夏边镇庆阳府,杨金花下令扎营已毕,即同宋边帅呼延忠义到御营同六合王商议军情,呼延忠义道:“庞兵部全军覆灭后,末将奉旨与辽边帅达达木开始和谈,夏方坚决不承认围杀我大宋使团一事(实际情况是生活在东北的女真族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女真国后,其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