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私大明-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的朵颜三卫驻扎在松花江的上游地区,但是随着气候的异常,草原上的冬天越来越冷,所以他们就慢慢的向南迁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不惜与大明打上几十年的主要原因。
西拉木伦河和辽河以南,东起开原,西近宣府的长城边外,都属于朵颜三卫的势力范围,其中实力最强的朵颜卫主要在大宁到喜峰口,比较靠近宣府的区域内活动,而从锦州、辽宁到辽河一带,则是泰宁卫的活动范围,至于福宁卫,则主要活动在在沈阳、铁岭到开原一带,可以说把后世的河北北部,以及辽宁的西部都给占据了。
不过朵颜三卫的这种地形也有弊端,那就是他们的南方和东方都是大明,若是大明想要攻打他们的话,可以直接从两方面进攻,到时朵颜三卫首尾难以相顾,很可能会被大明打的惨败。只不过以前大明只能勉强自保,根本没有余力进攻,所以朵颜三卫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
可惜现在的形势却是完全不同,大明在短短几年内,依靠着海贸的刺激,再加上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整个大明国富民强,军队的装备也是更换一新,再加上充足的军饷,使得边军的气势极盛,甚至连一向被朵颜三卫威逼的辽东卫,这两年也开始强硬起来,双方发生了数次的小摩擦,谁也没能占到便宜。
正德调集宣府、宁夏、大同等地边军集中在喜峰口一带,将实力最强的朵颜卫做为他们的战略目标,而辽东卫则集结所有兵力,另外还有李安良从倭国带来的五万仆从军,将泰宁卫做为他们的战略目标,准备从东向西攻击,若是战事顺利的话,大明的两支军队将在大宁城下汇合。
大明在两个方向增兵,这自然也引起了朵颜三卫的紧张,特别是之前大明的边军数次把鞑靼小王子打的大败,这让一直依附于鞑靼的朵颜三卫也都是心中忐忑,生怕大明会找自己的麻烦,结果是怕什么来什么,大明现在从两个方向增兵,而且据他们打探得来的消息,这次大明动员的兵力达到惊人的十五万,这简直是要将他们灭族啊!
朵颜三卫中以朵颜卫的实力最强,这一任的朵颜卫首领名叫花当,此人也是一个枭雄,当初借着大明与鞑靼之间的战争,在两大势力之间摇摆不定,哪一方强大他们就依附谁,结果是赚足了好处,可是现在大明把鞑靼人打的不敢南下,这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墙头草了。
不过朵颜卫的实力虽强,但他们朵颜三卫在实质上依然是蒙古人,内部依然是以部落的形势集结在一起,比如他们朵颜卫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联盟,除了他直属的大部落外,另外还有无数的中小部落。
泰宁卫和福宁卫的情况也一样,其中泰宁卫因为实力衰弱,所以只能依附于朵颜卫,但是福宁卫却并不受朵颜卫的管辖,而且大明这次也仅仅是将目标对准了朵颜卫和泰宁卫,至于位置偏北的福宁卫,大明还无暇顾及。另外朵颜卫与福宁卫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和睦,双方也时有摩擦,这次大明派出十五万大军讨伐他们,恐怕福宁卫根本不敢出兵,所以最后大明要对付的也只有朵颜卫和泰宁卫两部。
对于上面这些情况,朵颜卫首领花当也看的十分清楚,而且他也知道,只凭自己的朵颜卫和旁边的泰宁卫,想要挡住兵力强盛的大明军队,根本不太可能,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是投降,第二就是逃。(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五章 内阁议事
北京城文渊阁周重的办公房间里,虽然这个房间不是很大,但今天却是挤满了人,因为周重把内阁里的几位大臣都请了过来,另外还有几个朝中的重臣,所以把这个本来就不大的房间挤的满满当当,每人摆了把椅子坐下来后,整个房间里就再也没有一点空隙了。
说起来自从李东阳去世后,进行虽然对他进行了风光大葬,而且对他的身后事也十分的优厚,不过那都是因为李东阳已经是个死人了,所以周重不介意让对方风光一些,但是对于内阁留下的人中,他却丝毫的不客气。
比如原来的梁储和刘忠这两人,都是因为李东阳的推荐才能进入内阁,虽然这两人颇有才能,但却有些顽固,之前就对周重的一些举措提出异议,特别是对周重对吏治方面的一些改革,更是十分的抵触,所以周重就以对方年才为名,将这两人从内阁中剔除了出去,然后又将王守仁和杨一清提拔到内阁,至于张彩,因为他的身份特殊,所以根本不能入阁,但他却可以像一般的阁臣那样参与朝议,这其实和入阁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的内阁成员共有五分,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武英殿大学士焦芳,谨身殿大学士王琼,东阁大学士王守仁和华盖殿大学士杨一清,这五人中除了杨廷和之外,其它四人都是周重整治吏治和变法的核心力量。
说起来周重要推行改革和整顿吏治,最好是能够让内阁和他一条心,这样在推行法令的过程中。才能够没有任何掣肘。不过杨廷和却不是一般人。他本来就是正德的老师。之后又被李东阳看重,将他当做内阁首辅的接班人培养,现在李东阳一死,杨廷和就成为整个南方系官员的代表,而南方系官员又占了大明官吏的七成以上,现在周重已经吏治了梁储和刘忠,若是再把杨廷和也踢出内阁,恐怕会让整个官场大乱的。
另外周重也考虑到。自己在变法和整顿吏治时,朝堂上需要一个反对的声音给他提醒,避免他在某些事情上做的太过,而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刚好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条件,所以周重这才依然让杨廷和担任首辅之职,甚至也没有架空杨廷和的权力。
本来杨廷和还不知道周重要做什么,但是随着内阁的一系列变动,再加上周重为改革和整顿吏治做的一些准备,这让政治触角十分敏锐的杨廷和也终于察觉到周重的目的,这让他在震惊的同时。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不知道自己该在这场变革中站在什么位置?
说起来杨廷和是南方系官员的代表。大明官场上的**之风由来已久,若是进行改革的话,那么肯定会牵扯到整个大明官场,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数最多的南方系官员,而他身为南方官员之首,自然要维护自己一方的利益,但是身为大明的首辅,他也希望可以彻底革除大明官场上贪腐之风,这不但是对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他这个首辅来说,同样也是一件留名清史的好事。
也正是杨廷和的这种矛盾心理,所以对于周重在改革前做的一些准备,杨廷和一直都是报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即不阻拦也不大开绿灯,有了问题他也同样会提出异议,而这也正是周重想要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周重与杨廷和并没有因为改革而发生太大的矛盾。
今天周重忽然将五大阁臣都召集到他这里,杨廷和就已经有了一种预感,只是之前周重没有明着表示要改革时,他还可以用中立的态度不偏不倚,但若是周重正式公布大明进行改革,那么他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而是必须加入一个阵营,要么是像杨一清和王守仁那样,彻底站在周重那边,要么就是像李东阳和所有南方系官员希望的那样,对周重的改革加以抵制。
杨廷和心中矛盾重重,周重在讲话之前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已经看出了杨廷和的纠结,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而是清了清嗓子道:“各位,今天请大家前来,主要商议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陛下亲征辽东的事,不知各位对此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听到周重提到正德亲征辽东的事,所有人都看向王琼,毕竟他不但是内阁大学士,同时还兼任兵部尚书,所以这种军事的事情他最有发言权。
只见王琼清咳一声,站起来开口道:“启禀监国,现在陛下率领的南路军,以及辽东都司率领的东路军都已经集结完毕,另外后勤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两路军随时都可以发起进攻,只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这次对朵颜三卫之战还是以招降为主,所以在发起进攻之前,礼部已经派出使者去了朵颜三卫,希望可以说服朵颜三卫直接归附,不用再起刀兵,毕竟只要战事一起,不但会有无数的将士战死,另外也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向朵颜三卫派遣使者这件事,周重也知道,毕竟朵颜三卫本来就是大明与鞑靼之间的墙头草,若是能够用使者说服对方再次归顺的话,那也是一件好事。
“王大人,以你之见,朵颜三卫会不会被我们的使者说动,从而脱离鞑靼倒向我大明?”周重沉思了片刻开口问道,王琼虽然人品有问题,但才干却可以称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