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沈万元和吕国丈都是出声问道。问完以后,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是惊喜。两个人都是授命而来,都是为了劝林云宁出仕为官。而现在,目的达到了,两个人自然都很高兴。
“林某说话还是言而有信的。”林云宁微笑着说道。
“那还等什么,老夫这就回京告诉皇上这个好消息。有了林先生相助,皇上大业可成也。”吕国丈哈哈大笑,心情大爽。围棋也不下了,站起来说道。
“国丈大人等等,等等。这天色已经很晚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还是先歇下来,明曰与在下一起赶回京城不是更好?”林云宁也急忙站起来阻止吕国丈雷厉风行的行为。
“也是也是,老夫心急了。”吕国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坐了下来。“林先生明曰上京,可来得及收拾行装?”吕国丈关心地问道。
“国丈大人放心,林某一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就一些衣服细软,简单收拾就可以上路了。”
“那就好。那就明曰上路。”吕国丈大手一挥,很是豪气地说道。
“楠儿、琪儿!”林云宁对着外面喊道。
“父亲。”林楠和林琪琪一齐走进来,由林楠说话。
“你们俩去收拾一些衣服细软,明曰去京城。”林云宁吩咐道。
“是。父亲。”二人答应一声,便又回转下去,各自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行装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林家小院的门口已经站上了六个人和三辆马车,其中一辆好话的马车是吕国丈的,另外两辆简朴很多的则是 一大早刚雇来的。林云宁转头看着自己住了很多年的家,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转脸上了马车。
第八十六章:温瑜的改革方案
吕国丈一行人在下午赶回了京城。吕国丈做起事情来风风火火的,刚到京城就把林云宁拉去了宫里面见温瑜。而林楠和林琪琪则暂时住在吕国丈家里。当然,沈万元也要跟着进宫。这次受太后的命令进京,到现在还没有见到皇上呢。
林云宁这不是第一次踏进皇宫了,以前也曾受到皇帝的召唤进来过,但是这一次却是他最为郑重的一次。三人来到温瑜平曰呆的最多的思华殿门口,一问小太监,温瑜正在里面呢。
“皇上。吕国丈、沈国舅和一位林先生在殿外求见。”小太监进来禀报。温瑜正在和几个女子下他前世小时候玩的那个老鼠大象的动物棋。无聊了嘛,他又答应国丈暂时不出宫惹事,只好弄点小玩意娱乐娱乐。
“那个什么林先生答应了?快宣快宣。”温瑜整整了衣服,在位子上坐好,等待三人的进宫。
“臣(草民,草民)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个人称呼各不相同,但声音倒是挺整齐的。林云宁虽是读书人,但没有参加过科举,连个秀才都不是,所以自称草民。而沈万元虽然地位有点,但现在也是毫无官职在身,自称草民也还说得过去。
“平身平身,国丈和国舅辛苦了。”温瑜先是对吕国丈和沈万元说话,说完才开口问道:“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林云宁林先生了吧?”
“皇上过誉了,草民也就有点虚名而已。”见皇上向林云宁问话,吕国丈和沈万元自动闭上了嘴巴,本来他们还想道谢一下皇上的问候的。现在,他们只好听着林云宁回答。
“林先生这才是谦虚啊。朕可早就听说林先生大名了,如雷贯耳啊。林先生能答应出仕为官,朕非常高兴。”温瑜说道。
“谢皇上挂怀。草民愧不敢当。”林云宁依旧谦虚。
“呵呵。咱们就不要谦虚来谦虚去的了。林先生既然来了,想必也有所打算,林先生就说说吧?”温瑜问道。
“回皇上,草民是有一点打算。”林云宁这下倒是不当仁不让了,直接说直接有打算。
“好。朕就喜欢爽快的人。林先生就直说无妨。”温瑜很是大气地说道,帝王风范一览无余。
“皇上。草民虽然在士林中颇有些虚名,但说道处理政事的能力,草民还真的很欠缺,学习草民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草民希望皇上能够暂时安排一个职位不太重要的部门,好让草民先去熟悉熟悉。等草民熟悉了衙门各部门的办事流程,皇上在委以重任不迟。”林云宁很是简单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林先生想先去什么 衙门呢?”温瑜问道。
“回皇上,草民可以先去礼部,暂时可以帮助皇上处理科考事宜。”林云宁说道。
“恩。这个想法很好。就这么定了。那个林先生,你看给你个多大的官好呢?”温瑜同意了林云宁的说法。
“皇上随意给个身份就行,方便草民行事。”林云宁倒是看得很开。要是摆给一般人,此时怎么也得要个大官做做啊。
“恩。那就暂时去礼部任个主事吧。礼部的主事并不缺额,你这个主事是暂时的,现在只负责替朕处理科考事宜。”温瑜说道。
“谢皇上。微臣一定替皇上主持好本届春考。”温瑜刚开口封官,林云宁的自称便已经就势改了。
“恩。朕相信林爱卿的能力。小静子,把这事记下了,待会去礼部传旨。”
“奴才遵旨。”小镜子躬身答应。
“舅舅,朕本来准备安排你去都察院的,但是现在刑部出现个尚书的空缺,你就去刑部把刑部给领起来,怎么样?”温瑜转向了沈万元问道。
“一切但凭皇上吩咐。”沈万元这是变相地答应了。他本来就是正三品官员,后来因为沈太后的牵连而被罢官免职。现在皇上是他的外甥,官升二品也算是应有所得的。
“小静子,这事也记下了。”温瑜继续吩咐小静子把沈万元的事情也记下。
“是皇上。”小静子低眉顺眼的,很有奴才相。
“舅舅,朕知道你擅长破案审案,去刑部也算合适。但是,朕现在不指望你能够破多少案子,朕指望你能迅速地把刑部揽在手里,为朕所用,舅舅可明白?”温瑜说道。
“微臣明白。微臣一定不辜负皇上的重托。”沈万元郑重地回答,神情很是严肃。
“这就好。国丈,朕一直想安排你一个职务,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正好,朕这里有个想法,你们三个替我参考参考,是否可行?”
“皇上请说。”三人齐齐躬身抱拳。
“你们也知道现在丞相大权独揽,朕也就小打小闹,安排一些官职也还可行,但是安排下去了这些人能不能在那些衙门掌握权力,朕也无法保证。就像舅舅现在去刑部一样,刑部的大部分人都是秦丞相的人,舅舅如果不能找准方法切入的话,刑部尚书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丞相不臣之心是路人皆知,他之所以没有发动,那是因为他还顾忌着天下人心所向,想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天下人都承认他的所在,到时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废了朕,荣登九五之尊。
你们都知道六月初六朕要去泰来山祭拜天地。说句实在话,对于祭拜不祭拜天地,朕倒是无所谓。朕等的就是丞相发动的那一天。对此,朕也有所准备。但是胜负难料,朕不得不小心对待。
不成功便吧,朕也只能候着脸皮去见列祖列宗了。如果成功了,丞相这个职位朕也就准备不要了。朕要设置一个新的机构来处理政事,不能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丞相的手里,到时又会出现一个人大权独揽的现象,这正是朕所不想看到的。
朕也不矫情,朕实话实说。朕是皇帝,可以允许手下人收点钱,得点好处什么的,但是却不能对朕的地位有所威胁。朕可以在平常的事情上不去过问,但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影响社会安定政策的实施都得需要朕点头。同样,军中五品以上军官的升迁,也必须要朕点头才有效。
这些都是朕的初步设想,重点是朕现在所想要建立的这个机构。这个机构大概有二十来个人组成,但具体进行处理政事的就七八个人左右,分别对应着六部等各个衙门。其他人则只是负责联系各个衙门传递消息、传达朝廷政令、同时负责处理一些复杂具体的事情。
这个机构的名字我 也想好了,就叫内阁,首席负责的大臣称内阁首辅,其他相关负责人员则叫做内阁大臣。内阁首辅负责统筹处理相关政事,同时对朕负责。但是每四年则进行一次选举,选举新的内阁首辅。上一届内阁首辅可以连任,但是不得连任两届。其他内阁大臣的名单则有内阁首辅和朕商量任命。内阁大臣各自负责不同的政事,同时对内阁首辅负责。但是,如果内阁大臣对内阁首辅的处理有意见,也可以直接向朕禀报。
同时,朕准备裁撤一些重叠衙门和各部门的冗杂人员,对军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