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争史-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题率铭军,刘世俊率河南嵩武军,继毅军之后而进。又顾虑日军“熊岳—支诚恐有大股在后,章高元、张光前兵力太单,难以抵御,留徐邦道之十一营暂扎蓝旗厂,为章高元后应,而顾营、盖。”注6本来,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七日,乃木混成旅团麇集熊岳城,也进一步证实了他原先的判断。但是,鉴于总兵刘凤清所募的新毅军四营适于此时开到高刊,又据报海城日军“现惟专力御我”,采取守势,宋庆即认为“盖平尚不吃紧”,“章高元、张光前两军驻盖扼防,可敷防剿”,遂“调徐邦道一军前来高刊合剿”。注7旅顺口失陷后,徐邦道奉命改编怀字、成字两军,合为拱卫军马步十一营。他自称:“即此十一营亦足大战倭人矣!”注8所以,在此紧急的时刻,徐邦道一军举足轻重,命其离盖平而北调,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是夜,章高元“飞函告急,请派徐邦道一军前往援应”,宋庆才止徐邦道北行,饬其“星速回援盖平”。注9连日来,徐邦道一军南北奔驰,“夜不顿舍,军士饥怼”注10,疲惫不堪,行进缓慢,未能适时赶到。九日凌晨,宋庆又接章高元飞报日军大股渐逼盖平,于是急令毅、铭两军会合,南援盖平。但这一决定为时太晚,已经来不及了。这样,驻守盖平的章高元、张光前两军,实际上并未得到增援。

时章高元统山东嵩武军两营、广武军四营、福字军两营注11,共八营,张光前统亲庆军五营。盖平守军力量单薄,章高元得报徐邦道已经回拔,士气为之一振。先是,两军进行分工:章高元率所部嵩武军注12八营沿城南盖平河北岸设防扼守;张光前率所部亲庆军五营驻守城东约三里的凤凰山。至一月八日,章高元得报派往南路的探骑与日军前锋遭遇,因知日军主力已向榆林堡而来,益严戒备。并专骑飞报宋庆及徐邦道,请其迅速来援。九日,日军已进至城南四里处,大战在即,而援军尚未开到,章高元盼援不至,决心督军死守。

一月十日晨五时半,日军开始进攻。起初,日军试图用声势压倒清军,“从左右两翼和中央三面进逼,齐声呐喊,向清军阵地冲击”,但未收到效果。嵩武军守备严密,布阵于“盖平城前方大约三百公尺处,前控盖平河,据守半月形掩体”,努力防战。据日方记载,“我军在开阔的地面上进攻敌军,连可隐蔽身体的一草一木也没有。我军起立前进,敌军即从掩体后面射击;我军停止前进匍匐地面,敌军亦即停止射击。因地形不利于我军,处境十分困难。”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长今村信敏少佐“见此情景,带领部队前进至适当地点,命令部队展开,进行最激烈的射击。”注13在章高元的指挥下,嵩武军士气旺盛;“精神百倍”;皆怀有“奋不顾身,誓灭此寇”注14之心,“集中炮火,发大炮步枪,炮弹如雨”。今村所部尽管“奋力应战”注15,仍然陷于困境。

章高元(一八四三——一九一三)注16,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早年入淮军,隶刘铭传部下。一八七四年,日本发兵侵略台湾,从琅峤(今恒春)登陆,企图长期霸占。清政府下令布置台防,章高元随军入台。旋事定,遂撤回,驻军江阴。一八八四年,法军侵扰台湾,刘铭传檄调渡海守台。在基隆、沪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誓死拼战,“短兵肉搏,锋厉无前”。战后论功,简署澎湖镇总兵。奉命开辟山区番界,“筚路蓝缕,颇奏肤功”。注17一八八七年,改授山东登莱青镇总兵。一八九四年中日战争爆发后,章高元因有“骁将”注18之称,奉旨率军八营赴援辽东,由登州渡海至营口,隶于宋庆。赴援之初,章高元即以爱国大义激励将士,“均能奋往直前”。注19奉檄驻守盖平,其“军纪风纪之佳,为各军冠”注20,甚得当地人民支持。一八九五年一月十日,乃木混成旅团来攻,以主力进攻嵩武军阵地。尽管敌我“枪炮利钝相悬”注21,章高元身临前敌,毫无惧色,誓决死战,使诸将士深受鼓舞,上下“戮力同心”,无不“临阵当先,效其死命”。注22日军企图强行突破嵩武军正面阵地,终未得逞。

日军对清军阵地实行中央突破不成,便改用绕攻侧翼的战术。

隐岐重节奉命率右翼支队进攻清军左翼。此时,凤凰山上“旌旗飘扬,步骑兵约两千人排成队形”,向接近山下的日军射击。隐岐在马上仰视曰:“此乃今日战场上之天王山,不速拔此山,我军将难脱困境。”注23随即命令第一大队长竹中安太郎少佐实行突击,攻占此山。张光前指挥亲庆军进行抵抗。“时两军战方酣,炮声喊声相应,仿若天地即将崩毁。”注24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虽然伤亡甚大,但仍猛攻不退。张光前不能坚持,阵地开始动摇。日军竹中大队趁机发起冲锋,“跨过倒在前后左右的同伴的尸体冲击直前”。注25亲庆军随之撤出阵地。上午七时五十分,日军占领了凤凰山。

日军竹中大队冲上凤凰山后,隐岐重节即令所部第二大队西渡盖平河,以冲北岸清军。并亲率预备兵两个中队进击,夺取山下清军据以防御的房屋。此时,竹中大队从山上冲下,向清军齐射。张光前的亲庆军全部放弃抵抗,向西沿田间小道败走。隐岐率部追击,其骑兵小队先于清军到达盖平城南门外。亲庆军见城门被堵,便纷纷逃散。上午八时十五分,日军从盖平城东南角攀上城墙,并竖起了日本旗。

章高元见盖平城已被敌抢占,便令分统、广武军统带记名提督杨寿山和分统、福字军统带副将李仁党,各带奋勇二百余名“回队顾城”。注26福字军帮统游击李世鸿等从之。遂在南门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杨寿山,字人杰,湖南人。一八六六年,投嵩武军,隶张曜部。一八七六年,随左宗棠出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入侵。杨寿山“屡立战功,素称骁勇”。中法战争后,驻军青岛,任广武军统带。一八九四年冬,奉命援辽,“拔队启行,过其寓而不入”。其养子叩马坚请稍驻,以安置家事。杨寿山斥之曰;“此何时!尚暇顾家?”言罢,“即扬鞭迳去,部曲为之感泣。”移军盖平后,连日与小股日军相接,“设伏迎剿,屡有斩获”。他带队赶至南门后,奋不顾身,冲锋杀敌,“透过贼队,毙贼数十人”。但为敌队所隔,不能归队。补用参将嵩武军亲军营营官张奉先带队接应,与杨寿山前后夹击,始冲开敌队。然又为城外敌队截断。张奉先再次回救,“中弹,陷于阵中”。杨寿山“步行闯出,血渍襟袖皆赤”。此时,日军突放排枪,杨寿山“正在指挥,忽一飞子洞胸而入,仆地气绝”,壮烈殉国。注27

李仁党原为陈士杰部将。一八八二年,陈士杰由浙江调任山东巡抚,李仁党从之。积功至副将,任福字军统带。中日战争爆发后,随章高元援辽。他在防守盖平东三十里的牵马岭期间,不顾“冰雪在地,不避严寒,与土卒露宿山顶十余夜”,屡次击退敌人骑队。此次奉命抢夺盖平南门,奋勇争先,高呼杀贼,亦不幸“中子殒命”。注28

杨寿山、李仁党牺牲后,李世鸿表现十分突出。李世鸿(一八四二——一八九五年),字海珊,安徽合肥人。一八五八年,以武童投寿春镇总兵麾下。一八六三年,改隶准军。一八七四年,随章高元渡台,以功保都司,加游击衔。内渡后,驻军江阴。中法战争起,刘铭传檄章高元援台,李世鸿以偏将从。“基隆之捷,世鸿在行中,殊憨战。”注29他曾于夜半率队“攻敌后营,踏破之,夺还炮垒,获法国军旗与其他器械甚伙”。注30以功升游击。一八八七年,章高元赴山东,令管带广武营。甲午战争爆发后,李世鸿任新募福字军帮带,奉命援辽。行前,驰书诫其子“善事祖母”。并称:“今当前敌,生死置之度外!”注31移驻盖平后,多次出队击敌。及乃木混成旅团来攻,东路敌军陷城,李世鸿随李仁党带队奋击。李仁党阵亡后,全队亦死伤殆尽,李世鸿“犹抽靴刀搏战,刈数人,冲入敌阵死之”。注32时人赞之曰:“不以无阶位故,缩纽偷息玷主者名。死事之烈,可壮士气。”注33

这时,杨寿山和李仁党所带奋勇已有多数牺牲。游击贾君廉、都司张世宝,也皆与李世鸿同时中弹阵亡。清军争城部队本来只有四百余人,现已所剩无几,且“无统将,以致溃退”。注34日军右翼支队既击溃了清军争城部队,便“绕出章高元军后,拊背夹攻”。注35这样,章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