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忾军和镇边军向草河口日军阵地发起了猛攻。依军分两路进兵:一由草河岭直进,为北路;一由草河城从岭南进,为南路。依军两路共有马步十余营,计五千余人,携大炮六门。聂士成军马步三营,携大炮两门,从西路进击,以牵制日军。两天以前,聂士成奉上谕,特授直隶提督,为之感奋不已。二十四日,聂士成召集会议,激励众将说:“我曹不力战,步叶曙卿(志超)、卫达三(汝贵)后矣!”注5众将皆感激奋发。是夜,雨雪霏霏。聂士成“密约盛军接应,亲率数百骑乘敌不备夺回连山关隘。时敌在梦中惊觉,不知我兵多寡,逃窜分水岭。”注6二十五日天明,盛军队伍纷纷继至。于是,合军向分水岭进逼。
富冈三造见清军东西两路来攻,当即下令进行战斗准备。时日军集结在草河口的总兵力为步兵六个中队、骑兵三个中队及大炮四门。富冈命安满伸爱少佐率第二大队,配以两门大炮,扼守草河口东方的坡路,以抵挡依克唐阿军;今田唯一少佐率第一大队的两个中队,配以大炮两门,防守分水岭,以抵挡聂士成军;富冈本人率其余兵力为预备队,并亲自指挥东路的战斗。日军兵力本来就不多,经这样一分散,处境愈加不利。
是日上午十一时,依克唐阿军开始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军竭力防御。于是双方展开了激战,“彼此枪炮环施,子如雨注”,数十里外,“如迅雷疾发,终日不止。”草河岭一带山路崎岖,但敌忾军将士无不奋勇直前。步队统领寿山及营官等“绕山越涧,披荆力战。”马队统领永山“亦令各将土下马步行,分道猛进”。依克唐阿亲登山头指挥,只“见寿山、永山在南路山脊冲锋陷阵,弋什哈伤亡几尽,犹统率所部猛攻。”注7清军攻势之猛烈,使日军异常吃惊。日本的随军记者写道:“敌军似不使用其惯用的防御手段,而以攻势的姿态前进,真是奇中又奇!敌军一反常态,奋勇直前,攀岩石,冒弹雨,向我军冲锋。”注8这次战斗一直打到黄昏,历时约六个小时。
激战中,日军“炮兵大尉池田纲平被伤,中尉关谷溪代之,以指挥炮兵,亦被伤。此日,大尉斋藤正起以一小队自左方面进前,与清国马队相遇,奋战死之。”注9死伤共达四十余人。清军仅有十余人阵亡。黄昏后,下起大雪,咫尺不辨。聂士成已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便引军回营。随后,依克唐阿也下令撤离战场,退至白水寺。徐庆璋对此战评之曰:“有此一胜,稍振军威。”注10
二十六日,立见尚文接到草河口的战报,认为清军以赛马集为根据地,对日军右翼造成了极大威胁,决定倾全力以攻占该地。在此之前立见接到报告:根据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的命令,步兵第十一联队长西岛助义大佐率部已于二十三日由九连城出发,再向宽甸城行进,“击却宽甸近旁清兵,更转向赛马集”。注11立见当即率部从凤凰城出发,取道大西沟,与西岛支队并进,对赛马集采取包围的态势。立见率第十旅团主力倾巢出动,以步兵第十二联队长友安治延中佐为前卫司令官,富田春壁少佐的步兵第一大队,山名有友大尉的炮兵中队及丰边新作大尉的骑兵中队属之,立见本人自为本队司令官,冈见正美注12少佐的步兵第三大队,半田隆时少佐的步兵第二大队,以及卫生队和辎重队属之。经过三天的连续行军,至二十九日始行近赛马集南。立见下令以行军队形向赛马集前进。是日午后,日军前卫进入赛马集,发现已无清军踪影。适在此时,突有飞骑来报:富冈三造中佐的辎重队在草河城附近被清军袭击,死伤八人。立见立即下令:以原属本队的冈见大队作为前卫,原前卫富田大队,骑兵中队及炮兵中队编入主力,向后撤退。当天傍晚,抵草河城。三十日,立见探悉清军在白水寺,便命令前卫转道向北,进入白水寺。友安治廷中佐率前卫到达白水寺,结果又扑了个空。友安放出探骑,始发现清军已在东北方向的崔家房布阵。友安率前卫进至崔家房时,依克唐阿所部敌忾军、镇边军约四营已退据其北方最高山。两军相对峙于山上,铳战久之,至日暮而止。”注13十二月一日,日军发现对面山上清军已经撤离。
据日方记载:立见尚文率第十旅团主力进攻赛马集时,“二十六日发凤凰城,涉河十数流,草鞋悉冻,此夜宿于三家子。二十七日至马鹿甸子,涉河者又十数流,天寒雪降,入夜益甚,全军围燎火以彻夜。二十八日踏雪入于羊柳子,人马滑倒者颇多。”注14不用清军来攻,日军冻伤的兵员已是“十居八九”。注15仅十二月二日一天的时间,日军步兵第二十二联队冻伤者有一百五十五名,其中不能行走者约十六名;步兵第十二联队冻伤者达三百名,其中一百五十名“全休”注16,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至五日,立见不得不率领各部队由草河口撤回凤凰城。
在日军步兵第十旅团回到凤凰城的当天,聂士成“挑选精锐千余,分作三队,进伏分水岭旁,突出奋击。敌军不支,弃岭而逃,追杀至草河口。”注17于是,聂士成命总兵夏青云率马队进扎分水岭,总兵耿凤鸣率新奉军扎连山关,总兵吕本元、孙显寅统盛军扎甜水站,记名提督江自康率仁字营扎老虎岭,营官聂鹏程、沈增甲各带本营扎齐京崴。这样,辽阳东路的布置更为严密。
在这次辽阳东路争夺战中,佐克唐阿采取运动战的方法,使敌军疲于奔命,而遭受很大的损失。据日方的总结,依克唐阿这种战法的特点有三:其一、在运动中“避众击寡是他的唯一战法,我军侦察队为此而三次受到敌军袭击”。其二、“实行完全的攻势运动”,“他们在草河口战斗中从前后夹击我军”。其三、“神出鬼没,进退灵活”,“在宽甸城、赛马集附近收容各部队,派出后卫有秩序地后撤;在崔家房战斗中,派出千余骑兵殿后,以掩护作战,而主力在数天前就离开了白水寺。”并称赞依军“漂亮地实行了上述三种运动”。注18
当然,依克唐阿所实行的运动战还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没有、也不可能把它提高到战略的地位上来认识,所以并不能真正地在战争中坚持下去。
注释: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4页。
注2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52页。
注3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14页。
注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5页。
注5 曹和济:《津门奉使纪闻》。见《中日战争》(1),第156页。
注6 聂士成:《东征日记》,见《中日战争》(6),第15页。按:《日记》将此事记于“十月二十九日”(公历11月26日)。应属追记,比实际发生的时间晚了两天。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所记与日方记载一致,可证。
注7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请奖恤伤亡弁勇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55),第26卷,第19页。
注8 《日清战事实记》第14编,第5页。
注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6页。
注10 徐庆璋:《辽阳防守日记》,甲午十一月初三日。
注1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7页。
注12 一作“冈见正胜”。
注13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8页。
注1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6卷,第237页。
注15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53页。
注16 日本参谋本部:《明冶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第15章,第457页。
注17 聂士成:《东征日记》,《中日战争》(6),第15页。
注18 《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第11页,第15编,第1页。
三 清军反攻凤凰城失败
日军既在辽阳东路的争夺战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便想改弦更张,打通辽阳南路通道,因此决定发动进攻海城之战。为了配合第三师团进攻海城,立见尚文奉命率部向连山关进逼,以牵制摩天岭附近的清军,使之不能分兵支援海城。
先是在十二月四日,徐庆璋以凤凰城日军兵力不多,“惟陆续往凤城搬运器械食物,意在图沈”,向盛京将军裕禄建议,调集各军反攻凤凰城。并认为:“若不趁此时进剿,后恐难以取胜。”注1日军既放弃草河口而撤回凤凰城,依、聂两军乃得以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