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注1 《论旅顺布置》,《李文忠公全集》,海军函稿,第1卷,第17页。
注2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35页。
注3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4卷,第1页。
注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295页。
注5 《哀旅顺》,《人境庐诗草》第8卷。
注6 张荫桓:《三洲日记》第5卷,第10页。
注7 此表主要根据日本参谋本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附录56之《旅顺口陆正面炮台兵备表》而重新编制。该表亦有一些不确之处,如将望台北炮台列入东方面炮台群,缺少椅子山炮台,等等。兹据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日清战争战记》第12编所载《旅顺战图》,及《英兵部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予以校正。
注8 《英兵部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17页。
注9 《日清战争实记》的12编,第18页。
注10 《龚照玙致津院电》,《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233页。
注11 《海定轮船装运兵弁、军械节略》,《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32页。
注12 《图南轮船装运部队清单》,《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21页。
注13 按编制,步队五营足额为2500人,另有马小队24人。因成字军长夫、伙夫、马夫、炮车夫等甚多,故超编近5OO人。
注14 《日清战争实记》第11编,第6、79页。
注15 《盛京将军裕禄奏报金州失守大概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069)。第25卷,第14页。
注16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18页。
注17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1页。
注18 《复旅顺龚道》,《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8卷,第26页。
注19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36页。
注20 《查参龚照玙片》,《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9卷,第36页。
注21 《张光前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26页。
注22 《刑部奏审明失守旅顺之龚照玙按例定拟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639),第33卷,第27页。
注23 《张光前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26页。
注24 林纾:《昭武上将军姜公家传》,见《碑传补》,卷末,第15页。
注25 《张光前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36页。
注26 《姜桂题等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27页。
注27 《姜桂题等致李鸿章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35页。
注28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40页。
注29 《张光前致盛直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第326页。
注30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28),第23卷,第28页。
注31 《北洋大臣致督办军务处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21),第23卷,第25页。
注32 《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十月初一日、十一日。
注33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28),第23卷,第28页。
注34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2),第23卷,第29页。
注35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5),第23卷,第30页。
注36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38),第23卷,第31页。
注37 汉纳根所说之二十一营,系单指驻旅部队而言,并不包括怀字军和拱卫军。
注38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50),第23卷,第43页。
注39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56),第24卷,第2页。
注40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960),第24卷,第3页。
五 土城子迎击战
十一月十五日,又组织两支大股部队进行前敌侦察:骑兵第一大队长秋山好古率骑兵大队及步兵两个中队,至土城子侦察地形;步兵第二旅团长西宽二郎率其支队,侦察旅顺后路炮台。秋山一股进至水师营北。西宽一股则行近旅顺后路炮台,因被守军发现而开炮,始退至营城子。十六日,日军暂止大股活动,只派少数探骑潜入水师营东南的八里庄,侦察旅顺后路炮台西面的通路。由于连日来的侦察,日军完全掌握了旅顺的防御情况。而清军明知“东兵从土城子、水师营而来,正走山凹缺口”注1,却不在此设防,而听任日军侦察部队自由往来。
十七日拂晓,日本第二军除少量留守部队外,全部出动,开始向旅顺进犯。其行进顺序如下:
骑兵搜索队:骑兵第一大队(缺三个小队)及骑兵第六大队第一中队(缺两个小队),由骑兵第一大队长秋山好古少佐率领。
前卫:步兵第二联队(缺第二中队)、骑兵第一大队的半个小队及卫生队之一半,由西宽二郎少将率领。
右翼纵队,第一师团本队(其中,步兵第十五联队的两个大队留守金州),由山地元治中将率领;混成第十二旅团步兵第二十四联队,由长谷川好道少将率领。
左翼纵队:混成第十二旅团步兵第十四联队(其中一个大队留于和尚岛的柳树屯,警备大连湾兵站监部驻地)、骑兵第六大队的一个小队、炮兵第六联队的一个山炮中队、工兵第六大队第二中队(缺一个小队)、第六师团卫生队之一半及粮食运输队之一半,由步兵第十四联队长益满邦介中佐率领。
野战兵工厂。
是日,骑兵搜索队,前卫、第一师团在三十里堡会合;混成第十二旅团本队驻于金州南;第二军司令部位于第一师团与混成旅团之间,左翼纵队在辛寨子;野战兵工厂在柳树屯。
十八日晨六时,秋山好古率领骑兵搜索队自三十里堡先发。西宽二郎率前卫继后。西宽二郎率队至前各镇堡与第一师团主力会合后,重新进行编队;又率步兵第三联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及工兵第一大队,作为前卫前进。这样,日军骑兵搜索队在前,前卫随后,经营城子、双台沟向土城子行进。
先是丁汝昌于十三日抵旅时,曾建议“抽奋勇为迎击之师”,但姜桂题自以“紧守长墙土炮台”为得计,对此建议并不重视,致使日军侦察部队得以屡次出现于旅顺后路炮台附近。徐邦道不顾新败之后,“固请于桂题,欲增兵与倭争后路,不许;乃请给枪械,桂题许之,令至军库自择。邦道率其残卒行,而怂恿卫汝成并进。汝成为所动,从之。”注2十八日,徐邦道率拱卫军行,卫汝成率成字军继之,经水师营进抵土城子。
上午十时,日军骑兵第一大队长秋山好古率骑兵搜索队抵土城子。前卫骑兵中队先发现清军步兵三百余人及骑兵四十余占领前方高地。前卫骑兵中队长浅川敏靖大尉根据往日的经验,以为清军一看到日军就会狂奔,但“今日不仅一步也不后退,而且有进攻的迹象”。果然,到十时三十分,清军突然在相距一千公尺的高地上吹响了军号,向日军发起攻击。浅川考虑:清军“占领了最便于进攻的位置,无论防守还是作战,日军皆处于不利的地位。”注3于是,他便带领前卫骑兵中队向土城子村西北撤退。此时,骑兵大队正在土城子村东北,据守沙河土堤,下马徒步作战。清军一面以步队进逼,一面以骑兵从土城子以西包抄日军后路。浅川见状,向秋山好古建议撤退。秋山认为,撤离河堤将会招致更大的损失,莫如坚持反击。浅川不得已率前卫骑兵中队回头作战,但仅战片时,即中弹落马,因被一土兵救起,侥幸未曾丧命。此时,双方刀枪相加,战况趋于激烈。由于徐邦道的拱卫军和卫汝成的成字军都投入了战斗,在数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而且士气旺盛,勇往直前,“清弹乱射,势不可当”注4,因此日军“骑兵全部陷于重围之中,面临进退维谷之境”。注5秋山好古见事不好,下令突出包围,向双台沟方向奔逃。清军遂将土城子占领。
徐邦道下令向北追击逃敌。时日军前卫第三联队第一大队长丸井政亚少佐已抵双台沟。丸井已先派步兵第三中队为尖兵,命其在双台沟高地选择防御阵地。及至日军前卫抵双台沟后,丸井即率步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