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佐率部进攻清军右翼,以第一中队长神大尉为前卫。但是,神大尉在行进中失路,与右翼之富田少佐部队相合,山口遂改命第五中队长小仓信泰大尉为前卫。山见少将知不夺取清军外重堡垒之东垒,便不可能接近牡丹台,遂命旅团副官桂大尉至前卫部队指挥。桂大尉即率小仓的第五中队和中间德次郎中尉(代理中队长)的第七中队共进,向外重之东垒冲击。
只见垒内“时有一缕烟氛,如墨冲天”,随之“平壤牙城(玄武门)亦烟腾,盖清兵扬狼烟也。”这是清军炮兵发炮的信号。“既而炮声俄起,响声如雷。小仓大尉与第七中队长代理本间中尉共进,近清兵,俄命突击之。清兵小部队坚守不动,本间中尉以下二十余人死之。”桂大尉麾众而进,清军小队被围,虽奋勇搏战,终因众寡不敌,全部壮烈牺牲。垒内清军坚决抵抗,枪炮齐鸣,“弹丸雨注,勇不可当”。注11日军依仗人多势众,向堡垒发起冲锋。清军将土誓死以战,跳出堡垒,与敌人展开肉搏。五十余人决心与堡垒共存亡,宁死不退,全部战死在阵地。在日军方面,桂、小仓两大尉亦皆被伤。七时三十分,日军终于冲进了清军外重堡垒之东垒。
在此以前,日军第十二联队第一大队长富田春壁少佐已率队逼近清军外重堡垒之中垒。富田先命炮兵轰击清垒,清垒不应,似“阒无一人”。富田便以铃木直义大尉率第二中队进击。铃木大尉率队刚进至低地,埋伏于附近高地的清军,骤然鸣枪,飞弹如雨。原先极为寂静之外重中垒,“至此俄张气势,炮如飞霰,(与)高阜清弹交叉于中队头上,兵皆伏地”注12,死伤甚众。此时,富田少佐急命大野齐大尉率第三中队进援。大野在铃木中队之右侧展开队伍,向高地清军射击。立见尚文又命炮兵第一中队长山名有友大尉在与清军“相距八百公尺的高地布置火炮阵地,不断发射榴霰弹,支援冲突清垒之富田少佐。”注13占据高地的清军仍顽强抵御,“与垒兵合力战,见日大队渐进,连激射之,其势若猛雨骤至”。注14但是,日军的山炮榴霰弹频频在清军阵地和堡垒上爆炸,使清军伤亡殆尽。
同时,富田又命四个中队发起冲锋。到上午八时,清军内重堡垒之东垒终被敌人攻陷。
先是在元山支队攻陷清军内外两座西垒之后,佐藤正大佐即命令石田正珍少佐率第—大队进攻箕子陵之清军。石田命第五、第九两个中队攻击箕子陵的正面,第八中队的两队从侧面以火力掩护。江自康的仁字营“尽力铳击,其弹丸为十字火注”。注15在清军的交叉火力射击下,日军伤亡不少。石田大队先利用侧面进攻以分散清军的力量,然后实行正面突击,使清军陷于困境。此时,江自康见势不敌,而且“子弹已完”,便“先自撤队”。注16于是,箕子陵亦为日军所占领。
至此,平壤城北的四座堡垒及箕子陵阵地,已全部落入敌手。
于是,立见尚文便将朔宁、元山两支队合并,重新部署兵力,分为三队:山口圭藏少佐率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进攻牡丹台外城;富田春壁少佐率第十二联队第一大队,进攻城后的高地;佐藤正大佐督第十八联队第二、第三两个大队,自牡丹台侧绕险隘出于牡丹台护墙背后。然后,三支部队从“三面以合击之”。牡丹台号称“天设险堑”,“巍然屹立于平壤城北角,截然临大同江”,“垒壁高五丈,炮座完备,掩蔽极坚固”。注17日军虽从三面向牡丹台发起猛攻,但“因清军固守,而攻取匪易”。注18牡丹台配备有野炮三门,以及速射炮和七连发步枪,火力很强,日军伤亡甚重,难以接近台前。原朔宁支队的一个炮兵中队和元山支队的一个炮兵大队,本来布置炮列,专向玄武门排击。“时见步兵苦战,欲援之,急转其炮口,以炮弹连发牡丹台外城。其弹轰坏牡丹台胸壁,清兵多杀伤,且坏裂速射炮。”注19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其步队乘势蚁附而上,牡丹台守军终于不支。八时三十分,日军攻上了牡丹台。
日军占领牡丹台后,即将山炮队移于牡丹台上,对玄武门及全城都造成了极大威胁。时左宝贵正在玄武门上督战.见牡丹台陷敌,知势不可挽,志在必死。往日,他“每临敌,辄衣士卒衣,身先犯阵。至是,乃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注20部下劝他换掉翎顶和黄马褂,以免敌人注目。左宝贵回答说:“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注21当时有一门大炮,原“由出洋肄业之某学生管理,未几中炮而殒”,于是他“亲自燃点”注22,先后发榴弹三十六颗。营官杨建胜“劝其暂下,宝贵斥之”。注23激战中,左宝贵已受枪伤,犹裹创指挥,誓死抵御。部下将土见状感奋,无不英勇搏敌。日军富田大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玄武门冲击,清军则以泥土坚塞城门口,拚死防战。“日兵三突之,清兵三退之。”注24“敌军披靡,相顾失色。”注25日军炮队在牡丹台“瞰视此状,故连发炮,霰弹聚中玄武门城楼,城墙崩碎”。“城门碎坏,唯见四柱耸于半空”。日军遂“乘势越玄武门胸壁跳入壁中,直夺其门以开之”。注26
在激烈的战斗中,左宝贵本“先中两枪,仍在炮台指挥。复被炮中胸前,登时阵亡”。注27
“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
火光所到雷础尝,肉雨腾飞飞血红。
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注28
他将鲜血洒在玄武门城头,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左宝贵牺牲后,光绪皇帝亲作《御制祭文》:“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表示极度的痛悼。“本期痛饮黄龙府,不意难回落日戈。”注29人民既无限崇敬他的爱国精神,又为他的抱恨牺牲而惋惜不已。时人有数语以评之;“见危授命,血战捐躯,生气懔然,临大节而不可夺。”注30可谓恰当之论。
继左宝贵之牺牲,奉军的三个营官除守备杨建胜重伤断腿外,副将杨建春和都司徐玉生先后中弹阵亡。尽管如此,奉军依然不屈。有数百土兵仍“据高壁,飞铳如骤雨降,不可向迩”。还有部分奉军土兵骤集于乙密台,“自楼橹左右壁眼频放铳”,顽强地进行抗击。日军步兵第十八联队第二大队冲进玄武门外门,伹聚集一起,处境甚是不利。“忽有一弹丸飞中神田中尉,再有一弹中上等兵译村宽次,二人皆死。”注31此时,日兵仅余二十七人陷于苦战之中,赖牡丹台炮兵助之,勉强支持,仍无法突进内门。立见尚文见一时难以攻进内城,便派飞骑传令,命进入玄武门的部队悉撤至城北高地,以观清军动静。这样,玄武门的战斗也随即停了下来。
注释: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3、182页。
注2 同上,第182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0页。
注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82、183页。
注5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6 《寄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7卷,第12页。
注7 《费县志》第11卷,《左宝贵传》。
注8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9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1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83页。
注1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5页。
注12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3174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1页。
注14、1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4、184页。
注16 《叶志超致李鸿章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电报档。
注17、1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页。
注18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2页。
注20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21 《清朝野史大观》第8卷,第49页。
注22 《中倭战守始末记》第1卷,第19页。
注23 《费县志》第11卷,《左宝贵传》。
注2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页。
注25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26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177页。
注27 《叶志超致李鸿章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电报档。
注28 黄遵宪:《悲平壤》,《人境庐诗草》卷8。
注29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