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髀分缡纪ā
于是,按野津道贯的原定计划,各路日军于十五日凌晨向平壤发起了总攻击。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58—159页。
注2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59160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7编,第34页。
注4 《日清战争实记》第7编,第37页。
注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63164页。
四 船桥里挫敌
九月十四日午夜,大岛义昌为准备明晨的总攻,决定重新布置兵力,将部队分为以下四队:
一、中央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本部、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的两个中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一大队本部和第二中队,以及旅团卫生队之一半,以武田秀山中佐为司令官,沿土器店、水湾桥之大道前进;
二、右翼队: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本部和第二大队,炮兵第五联队本部、第三大队和缴获炮小队,以及旅团卫生队之一半,以西岛助义中佐为司令官,从右侧西浦洞、中山洞两高地之间进发,向船桥里前进;
三、左翼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本队和两个中队,由奥山义章少佐率领,乘预先夺得之船只,由羊角岛强渡大同江,到北岸登陆,再沿江边向东北方向的“长城”前进;
四、预备队: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第—大队(缺一个小队),由一户兵卫少佐率领,在中央队的右方前进。
此外,还以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之一个小队和骑兵中队,作为独立骑兵小队和独立骑兵中队,在右翼沿其东北之柯亭店道路前,以便与朔宁支队及时联系。
十五日凌晨三时,日军右翼队炮兵第三大队至前哨线位置,修筑胸墙,伐除树木。四时,布置炮列完毕,集合右翼队步兵于其侧,以步兵第五中队为前队,第六、七中队为后继,向船桥里的桥头堡进逼;以第八中队为炮兵护卫。当日军右翼队之前队进至船桥里的清军堡垒附近时,担任警戒的清兵开枪鸣警。于是,双方枪炮齐鸣,平壤之战开始打响了。
与右翼队行进的同时,日军中央队之前卫,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及第四中队,也在森祗敬少佐的串领下,向水湾桥方向前进。中央队之本队,包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一、第三、第九、第十等四个中队,炮兵第一大队及卫生队,继前卫之后。四时许,前卫尖兵行至碑石洞,为清兵所阻。口军第二队长町田实义大尉列队攻击,第四中队长小笠原松熊大尉欲同时进击,为森祗敬所制止,只令其分一个小队以助町田。清军原在土器店和水湾桥附近各筑有一座堡垒,伹其结构系利用旧草屋加固而成,挡不住敌人的枪弹。守卫在此处的清军小队便撤回船桥里。这样,清军在大同江南岸的据点只剩下了三个桥头堡。
于是,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桥头堡。其右翼队从正面攻击,中央队则从水湾桥沿江岸大道前进.攻击船桥里的右侧。这样,清军堡垒便处于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中。日军右翼队向清军堡垒猛烈轰击,大小火炮不间断地发射。中央队的柴田正孝
炮兵中佐和永田龟炮兵少佐,也都亲自指挥炮兵发炮配合。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马玉昆督同中国将士顽强搏战,毫无畏惧之色。
马玉昆(一八三七——一九O八年),字景山,原籍安徽蒙城,后徙居涡阳。幼家贫,性沉毅,有远志。咸丰间,随同父马贯一在籍办团练。一八六四年投宋庆毅军。宋奇之,使领亲军一哨,继檄充亲军营管带,倚为左右手。又统毅军四营,兼管全军营务处。积功至副将,以总兵记名。—八七四年,曾随乌里雅苏台将军金顺出嘉峪关,与左宗棠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的侵略。左、金皆以其“勇略冠诸将,倚为靖边之助”。注1马玉昆居新疆先后十余年,“收复名城以十数,暇辄使郎下屯垦辟地利”。注2一八八九年,经李鸿章奏调北洋,派至旅顺,统毅军后军。一八九四年,补授太原镇总兵。旋奉调赴平壤,在入朝四大军中表现最为突出。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马玉昆指挥毅军一营和盛军三营决不退让,“拚死防战,弹丸乱飞,不可向迩”。注3大同江北岸的清军也连连发炮支援,军势益张。据日方记载:“大小炮弹连发如雨,炮声隆隆震天撼地,硝烟如云涌起,遮于面前。”“在如此激烈的炮击下,原以为敌兵会立即溃散。然而,我军前进一步,敌军亦前进一步,彼此步步相互接近。此时,除使炮击更加猛烈外,亦别无他顾。战争愈来愈激烈,乾坤似将为之崩裂。”日军将领早即闻马玉昆“彪悍”之名,今日始知果不虚传。注4
未几,天渐明,东方稍露白色。从大同江北岸了望南岸,知敌营所在未占地利,可以乘机攻之。于是,卫汝贵亲率盛军传字正营两哨过江作战。尽管这批生力军仅二百人,却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清军“于堡垒频连发铳弹丸,掠树枝如疾风扫落叶。江右清垒亦飞巨弹拒之,弹片屡降,多伤日兵”。注5激战继续进行。直到太阳出现于东面山顶之上,双方阵地形势益明显可见,日军因缺乏可供隐蔽之良好地物,若强行逼近桥头堡,则不得不将身体暴露在清军枪口的正前方,伤亡甚众。
日军预备队一户兵卫少佐本在后阵,见两军战方酣,而进攻未能得力,便率队向前支援。第十一联队第二中队长町田实义大尉与第二十一联队第二中队长林久实人尉,各麾其队,欲实行突击,以夺取清军堡垒。垒壁高一丈二尺,周围绕以壕沟,难以靠近。在突击中,林久实大尉、队副细井有顺中尉及第一中队副今井键中尉等,当场被击毙。町田实义大尉中弹,随从土兵扶之,一弹飞来又击倒其随从士兵,皆死。日军前卫司令官森祗敬少佐亦中弹负伤。两中队始不敢向前,又退回原地。
日军中央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见前卫危急,激励士兵上前救援。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三中队本来受命护卫炮兵,见情况紧急,也投入战斗。其一个小队迫清军堡垒,清军断其后路,攻击益急。武田中佐急派队应援。日军小队被清军侧射,弹中四人,皆仆地。武田中佐又派第十中队长若月曾一郎大尉率队进援。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第十中队实行突击,举队猛进,遂夺一垒。此垒甚大,筑障壁于中间,将堡垒一分为二,日军与清军各据其一,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的搏斗。日方记述当时的情况说:“两阵相对,铳击最烈。俄而,清国大兵来袭,(若月)大尉以众寡不敌,弃垒而退。更又励众再三突击之,死伤甚多,大尉亦被伤。其他将校多死伤,曹长亦乏。兵队分散于各阵中,士官无一人者。”注6武田中佐见状,急命联队副官杉冈直次郎代若月大尉指挥其兵,又命工兵中队长芦泽正胜指挥步兵。此时,江北岸清军通过船桥不断为江南堡垒守兵运送弹药,而日军则弹药殆暍,土气更为低落。
先是日军中央队以第二中队进攻船桥里之桥头堡,配合右翼队的攻势,而以炮兵第五中队长山本忠知大尉和第六中队长樱本大尉,合兵排列山炮十二门于碑石洞东面的丘麓,炮击大同江南北两岸之清军堡垒。以中央队进至船桥里,两军处于近距离交战之中,日军炮队对江南岸清军堡垒已不再发挥作用。于是,右翼队司令官西岛中佐乃命山本大尉率炮兵第五中队,以小野大尉的步兵第八中队为护卫,转移至右翼队阵侧之高梁地中,轰击清军之桥头堡。“清兵见日本炮兵阵地近,举全力乱发小铣,山本(忠知)大尉、田上(觉)大尉、副官林中尉死之。田上大尉,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长也。至是,联队中无一大队长。”趁日军陷于混乱之际,马玉昆和卫汝贵又下令发起反攻。日方记其事颇详:“当是时,清军善拒善战,日兵决死当之。旗手大森少尉见事急,恐委联队旗于清兵手,令从卒穿穴曰:‘我如战死,宜合我尸以埋之。’因先埋旗以战。联队长西岛中佐伤左额,怒而益进,立于堡垒外角,大呼励众曰:‘宜进而死,勿退而生!’第二十一联队长武田中佐亦挥剑曰:‘不取敌垒,不敢退也!’部队甚决心,奋战甚力。清兵据桥头堡高处,俯瞰射日兵;堡垒以七连发铳愈加射击。日兵以单发铳抗之,弹药缺乏。长冈少佐欲视察战状,跨马出,于弹丸蝗飞中过中央队后。至右翼队,见西岛中佐被微伤,直下马慰之;又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