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句显然刺激到了袁绍,他猛地抬起了头,微眯着眼盯着张扬看了一小会儿,忽然扬首大笑道:“不意微扬兄竟有如此好口才!”又低下声音道:“你就不怕我把这番话漏给大将军吗?”
张扬听见袁绍改了称呼,心中已经一定,当下一边微饮了一口酒,一边笑着道:“那只好怪我识人不明了;不过,小弟现在已经不再属于北军系统了,大将军若要怪罪,恐怕还得得到陛下的认可和朝中大臣的公议;以袁兄的见识,应不会行此下策吧。”话中摆明了不怕何进。
袁绍嘿嘿一笑,不置可否,转过话题道:“对了,我手下有几个门客家将,颇有勇力,我想让他们也到军中助力,不知微扬兄以为如何啊?”
张扬一听就知道袁绍是想趁机抢权,本来,作为自己最有力的依靠,他是断不能容忍别人将手伸进新军里来的,但是袁绍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来开口,他若不答应,那今天取得的成果就算泡汤了,形势逼得他不得不妥协。
当下张扬一边心中暗恨自己一时失算,一边满脸笑容地道:“中军的事,本初兄自己定就行了,咱们自家兄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一句话,就算是把中军实际上的控制权交给了袁绍。
当然,这么做也不会没有条件,张扬趁机提出请袁绍想办法稳住何进,以维持住现在京中局势的平衡。要知道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最怕的就是何进和张让联手,当然这些真正的目的他是不会对袁绍明言的。
对袁绍来说,说服何进不要轻举妄动并非什么难事,相比之下,得到中军控制权所得到的收益就大的多了,当下忍不住心中大喜,一边满口答应,一边举起酒杯劝起了酒来,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后,张扬找了个借口告辞,袁绍亲自送出了家门。
不提张扬上车回府,单说袁绍回到后堂,逢纪和许攸已经从屏风后转了出来。
逢纪见袁绍一脸得色,忍不住劝道:“主公,张扬此人能力出众,野心不小,非是好相处之人。现在他是根基未稳,立足未定,所以才甜言蜜语,竭力拉拢主公;以我看,若等他羽翼丰满之后,必是主公的大敌;主公千万不可养虎遗患啊!”
袁绍一愣,看了看逢纪道:“那你的意思是?”
逢纪凑近一步低声道:“他不是要求主公稳住大将军吗?主公尽可反其道而行之,鼓动大将军去对付他,只要将他扳倒了,以主公和大将军之间的亲厚关系,加上您叔叔和士林派的关系渊源,取而代之也不是什么难事,又何必去和他合作呢?”
袁绍一听,觉得似乎也颇有些道理。不过一来他刚和张扬定约,脑子里要一下子转过来并不容易,二来作为一向讲究信义的士族的一员,这种翻脸无情背信弃义的行为从道德感上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因此不禁犹疑了起来。
这时候,旁边许攸摇了摇头,出言反对道:“符图兄此言差矣,张扬本不过是一介布衣,纵然有一身勇力,又有皇上的支持,毕竟在政治上根基浅薄,当个统兵大将还可以,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恐怕还离不开主公的支持合作,再说主公乃天下英雄,怎可为此背信弃义之行为?若让人知道了岂不令天下人齿冷,以后谁还敢和主公合作?此事万万不可!”
他的最后一句话明显打动了袁绍,只见他挥了挥手阻止了逢纪的反驳,道:“好了,子远说的不错,我不能自坠名声,给别人留下话柄,此事就这么着吧。”
逢纪见袁绍下了决心,心中虽然失望,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另一边,许攸见逢纪吃瘪,心中暗乐,一边又在盘算着该如何从张扬那里多要些好处。
“今天张府管家送来的明珠虽好,毕竟只有一颗,怎么说也得成对才吉利呢。”他心中暗暗想道。
、第八十八章 张扬被算
一个月后,杨安国领着三百杨家家兵以及从黑山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近一千人到达了洛阳。张扬接报大喜,忙亲自迎了出去。
久别重逢,杨安国从常山来,张扬自然有许多事情要问,暂且略过不提,单说有了这一千精锐骨干的补充,整个西园新军才终于有了一个样子。
初步编组的结果,整个西园军分成上军营、中军营、下军营、左军营、右军营、助军左营、助军右营、典军营八个营。其中上军营拥兵三千,其他各营拥兵各一千,合计共一万人,单从编制数量上来看已经远远超过了北军五营。
虽然自黄巾之乱后,为镇压各地的黄巾军,北军另增加了不少别部司马营,实际人数已经大大超过编制数,增加到了近两万人,但因为大多分散在司隶各处,不如西园军是集中驻扎,所以论对京城政坛的威慑力,西园军已经超过了北军,占据了优势地位。
当然,西园军毕竟是新建,虽然中下级军官多为跟随张扬征战过的黑山军精锐,但招募来的士兵还是以“菜鸟”居多,如何尽快将他们训练出来又成了张扬面前的新的课题。
接下来的近一个月,张扬几乎每天都是在军营里渡过的。
要将一群刚放下农具的“菜鸟”训练成一只进退有据,纪律严明的军队,所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好在无论是杨安国还是曹操甚至是典韦都有足够丰富的练兵经验,着实帮了他的大忙。
尤其是曹操,专门制定了详细严格的军规军律,某些地方甚至可以称得上严酷,比如训练中的“连坐”制度“一人不合格,全队受罚;一人逃跑,全队处斩”。
张扬虽觉得不以为然,但实际执行下来,效果奇佳,不但训练成绩蒸蒸日上,而且尽管练得很苦很累,却没有发生一起逃亡的事例,这使张扬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曹操果然不愧为枭雄,军事能力很牛逼,自己要更加努力,尽可能的榨取曹操的价值,张扬心里对自己说道。
与此同时,张扬还特地向皇帝辞去了议郎的加衔,表面上当然是为了可以集中精力抓训练,实际原因却是因为郭嘉的建议暂时避开在政事上与何进张让的直接冲突,以维持住京城政坛暂时的平静,争取时间。
冬天,正是瑞雪兆丰年的大好季节,但对于大汉皇帝刘宏来说,中平五年的冬天,收获的却是一连串的恶讯先是匈奴持至尸逐侯单于于扶罗(原匈奴单于羌渠子,右贤王)因为不满汉朝皇帝对杀他父亲并篡夺其王位的须卜骨都侯的姑息政策,在并州起兵叛乱,并联合白波贼骚扰河东郡诸县;接着又是幽州的张纯叛军联合乌桓渠帅丘力居等大举南下,连破数十县,使得河北诸郡一夕数惊;最后是青徐各地的黄巾余党死灰复燃,连占数县,告急文书雪片一样地飞到了京城。
“朕这个皇帝还真是做得辛苦啊!”刘宏一边在心中哀叹,一边略显厌恶地看着阶下群臣在为究竟谁应该对此负责而互相攻击。
只听何进道:“此次各地骚乱并起,其实事先已有预兆,前些日子的关东地震就是证明,此乃上天的警示;对此,司徒崔大人难辞其咎,要平息叛乱,先得平息天怒。”何派众官忙跟着点头附和。
将天灾单纯地归咎于个人,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在汉代却是常有的事。汉代设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分别对应“天地人”,若天现异象,则太尉常常要被迫辞官,同样,地震洪水等也往往被归咎于司徒。
虽然实际上这往往都是朝内政治斗争的结果,但至少从台面上来说是说得通的。因此何进将矛头对准了司徒崔烈,虽然大家都知道其实是因为崔烈一向站在了张让一边的缘故,但一时倒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崔烈狠狠地瞪了何进一眼,出班奏道:“臣无能,导致上天震怒,自当领受处罚;但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这弹压不力之责也不可不究。”中官系众官也纷纷出言附和。
谏议大夫种劭这时站出来道:“地方治理本是地方上刺史太守的职权,怎可归罪于大将军?何况大将军现在正在调兵平叛,此时胜负未知,诸位恐怕有点操之过急了吧?”
张让见势头不对,眼珠一转,清了清嗓子出班奏道:“陛下,依臣愚见,崔大人一向忠心为国,虽有错失,也不应相责太过,臣以为不妨将他降为少府,让他戴罪立功。至于司徒一职,司空丁大人颇有德望,足可以胜任,请陛下明断。” 司空丁宫也是中官系的大将,在张让看来,许相既然已经保不住了,由丁宫来接任当然是最理想,何况少府负责皇室的财产管理,是个“肥得流油”的要职,料崔烈也不会有什么不满。
他这边算盘打得精,其他人也不是笨蛋,司隶校尉张温和太仆黄琬对视一眼,出班奏道:“陛下,司徒之位,非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