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灿烂好劝歹劝才将赵婶子劝住,带上赵段豆腐坊自个做的豆腐干,两个人步行来到沈家,沈家住在镇中,山岗镇原本也不大,虽然一个在镇中一个在镇西,从豆腐坊到沈家也不过十分钟左右。
沈夫人听得下人报赵婶子和孙灿烂到了,连忙从屋子里迎了出过,将这两人带进了堂屋,分宾主坐下。
赵婶子递上手里提着的食盒还没开口,那沈夫人已经喜欢叫了出来:“哎呀,赵嫂子,这里面可是你们今日里才做好的豆腐干?”
“呵呵,就是俺家自个做的豆腐干,不是什么好东西,让沈夫人见笑了。”赵婶子有些难为情,毕竟是来商谈儿子的亲事,上门来却只带些自个做的东西。
“哎呀,太好了!那天山花小姐送去药房的豆腐干,只感到一个香啊,可惜我只尝到了一片,现在想想都要流口水……”那沈夫人还真是个敢说敢做的人,虽然出身上要比赵婶子强上不少,可是言行举止上却比赵婶子还要活泼奔放得多。
不过也正是沈夫人那对豆腐干毫不掩饰的欢喜,顿时让消除了赵婶子原本的拘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的商谈可就容易得多了,沈夫人首先表了态:“冬梅那丫头虽不是我的贴身丫头,可也是我从娘家带过来的,而且也是个能干的,识些字也会算些简单的账……
她家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她能够让你家看中并娶她做儿媳妇,那可是她的造化,我只有替她开心的份。
明日我让家里的给冬梅丫头去临溪镇办户籍,以后她可就是自由身了,再不是我沈家的丫环……”
沈夫人想得十分周到,连冬梅新的户籍问题都给想到了,听着沈夫人提起户籍证明,孙灿烂有些感慨,奴籍的人是没有户籍证明的,等到明日办好了户籍证,冬梅从此不再是任何人家的奴了。
双方商定了赵家迎娶冬梅的具体流程,一切都按当地的习俗来,赵婶子丝毫不愿意慢待了冬梅,所以接下来说会请媒婆上沈家提亲,年前将所有的的流程一一走完。
接下来赵大虎和冬梅的亲事就开始走流程,这亲事一定下来,冬梅就得回沈家等嫁,没法再在豆腐坊帮工了,豆腐坊没了冬梅,人手顿时紧张起来,赵婶子又要忙着赵大虎的亲事,豆腐坊顿时显得有些忙乱起来。
孙灿烂实在看不得豆腐坊现在的忙乱样子,还有赵婶子整天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却总还有忙不完的事,而且往往一头抓一头塌,为此还出了不少的差错。
虽然出的差错都不大,可是只要是错了,有的事就得重新来过,反倒让豆腐坊更加忙乱,所以这天将豆腐做好以后,孙灿烂拉住赵婶子劝道:“大姑,俺们还是再请个帮工吧,这样忙下去,到时就算把豆腐干全做出来,只怕俺们大家也得脱层皮……”
“可是俺们现在也没赚几个钱,又要给大虎成亲,要是再请人……”赵婶子这两天也是感觉到心力交瘁,可是想到请人又得花银子,顿时犹豫起来。
“大姑,段家那边已经同意了俺对豆腐干的定价,只要俺们家的豆腐干上市,银子自然就会有的……请个人也无需多少银子……你看看这才两天,你整个人就憔悴了许多,你要是被累倒下了,那俺们大家可如何是好?”孙灿烂知道赵婶子心疼银子,可她更心疼大家的身体,何况不请个帮工,她自己根本无法安心去做自己的事,于是极力鼓动赵婶子。
赵婶子大概这两天也真的是累着了,听了孙灿烂的话,神情明显有些松动,一边正忙着与张来福将最后收进来的豆子入库的赵黑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也帮着孙灿烂劝道:“孩子他娘,请帮工的事你就听山花的建议吧,俺们现在也不一定要去买个人回来,只是请个人每天过来帮忙做些杂事,好让你空出手来,更有时间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大虎的亲事。”
☆、第117章 再请帮工
赵婶子在孙灿烂和赵黑牛的连番劝说下,终于答应要请个帮工回来,可是请谁来做帮工又成了难题,毕竟赵家在山岗镇除了沈掌柜一家算是熟人,还真是没有什么熟悉的人了。
可是他们总不能有点什么事就去找沈掌柜吧,这样的一个帮工只要人忠厚勤快手脚干净就可以了,倒不需要多么的机灵精明。
可是赵家是做豆制品生意的,这帮工还真的找个牢靠的人才行,不能知根知底至少也得有相识的人介绍才成,一般的人还真不敢用,这可难坏了赵氏夫妇,孙灿烂一时之间也没辙了。
不过有时候你想着需要什么,真发愁没个着落,好巧不巧就会有人送上门来,这边孙灿烂和赵家夫妇正说着帮工的的事,发愁请不到合适的人,那边还有人为找不到合适的事儿正苦着张脸呢。
曾经帮过赵家的那个车把式,自从赵段豆腐坊开业以来,那牛车就整个交给了儿子,自个就每天抱着他那宝贝孙子来豆腐坊喝豆浆。
还真别说,他那宝贝小孙子在豆浆的滋润下,如今可是身体健康,活泼好动的紧,可把那车把式开心坏了,于是逢人就替赵段豆腐坊做广告,整日里都见他抱着个小孙子乐呵呵地开心得很,有事无事都喜欢带着小孙子来豆腐坊坐坐吹吹牛。
往日里只要牛把式跨进豆腐坊这院子,就能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今日里却很是不同。虽然还是抱着孙子来喝豆浆,却没了往日的笑声,对着小孙子也只是勉强地那么露齿苦笑而已。
“大叔,今儿个可是遇到啥难事了?听不到你那爽朗的笑声。俺还真不习惯呢!”赵大丫将一碗蜂蜜豆浆端上桌,这豆浆温度不高,稍稍吹吹就可以给孩子喝了,见牛车把式苦张脸,一丝苦笑挂在嘴边,不由十分好奇。
现在赵大丫可是卖豆浆、豆腐脑的主力。有时孙灿烂还会开赵大丫的玩笑,说她是山岗镇的豆腐西施,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孙灿烂把豆腐西施的来历细细地说了一遍,经过孙灿烂的解释,赵婶子他们有时也会拿这开开赵大丫的玩笑。
赵大丫已经快满十岁了,容貌可是越来越出挑,豆腐西施按在她的头上还真是实至名归,而且赵大丫为人热情且有些泼辣,还真是个做这种小本生意的好手。
“唉……”那车把式长叹了口气,却没有说出自己的苦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说出来也不过是让人徒增烦恼罢了。
“哎呀,大叔,有什么为难的事,不如说来听听嘛,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啊。何况这里这么多乡亲,你一个主意俺一个建议,说不定就能解了你的困境呢!”赵大丫是个热心的姑娘,最看不得别人长吁短叹。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如果能给俺儿媳妇找个事儿做做就好了,这样俺家那婆娘就会省事很多。可是俺那儿媳妇,你们也见过,最是个嘴笨的,不会说话人也是算机灵就只会干些呆活。在这山岗镇原本帮工的机会就不多,比她能干机灵的人又多了去了。一时哪里找得到合适的。就这样俺婆娘见天地念叨,真是烦人的狠哪!”牛把式又是一声长叹。
正与赵家夫妇商量着去哪里找帮工的孙灿烂不由眼睛一亮,牛把式那儿媳妇他们可都是见过的,正如牛车把式说的那样的确是个只会埋头干活,却很少说话的老实女子。她的年纪与冬梅一般大,长得比冬梅还要健壮,冬梅的力气在孙灿烂看来已经够大的了,可那车把式儿媳妇比起冬梅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可以称之为女汉子了。
这女子是几年前从外地逃荒到山岗镇的,当年牛把式在路上发现她的时候,她饿得躺在路边奄奄一息,牛把式可怜她将她带回家养大,然后就成了儿媳妇。
孙灿烂与赵家夫妇悄声商量了几句,然后赵婶子就起身走了过去,手上拿了块抹布在桌子上擦着,嘴里状似无意地问道:“大哥,想给你儿媳妇找个啥样的活?”
“唉,她那人从小没学过啥东西,来了俺家以后,俺那婆娘也不是个手巧的,精细的活她还真干不了,只能干些粗活呆活,这样的活现在难找啊……”牛把式一边喂孙子喝着豆浆一边回答赵婶子的活。
“这样的活工钱也没几个啊。”赵婶子继续说道。
“那是自然的,可是再少也能贴补些家用,更何况总比如今这般让她闲在家,天天被俺婆娘念叨要好上许多……
俺婆娘念叨得狠了,俺那小子心疼自个婆娘,见他娘见天地念叨,虽不至于与他娘发生冲突,可家里的气氛实在让人开心起来。
这不今儿一大早俺那不省事的婆娘为点小事,居然把儿媳妇给骂哭,我只说了几句公道话,俺那婆娘又是哭又是骂,唉……再这样下去家无宁日啊……”牛车把式大概是心中的确苦闷,这话匣子一打开就有些